孔沛然

孔沛然的觀點是“小劑可以療病。 孔沛然因其“小劑”藥方,更受貧苦大眾歡迎。 孔沛然的醫術負有盛名,從他的子孫收藏的病人送來的牌匾可見一斑。

人物簡介

孔沛然(1854-1945),番禺洗墩鄉人,晚清附貢生。其父孔繼溶是一方名醫,他繼承父志,廣讀醫書,深研醫理。1887年,清廷考官汪柳門到廣東主考,設“醫學經古”一科取士。孔沛然欣然應考,得考官垂青, 遂名聞於世。以後,他又入博濟醫院所辦的南華醫學堂學習,得學士學位。後還入兩粵醫學校就讀至畢業。
孔沛然於清末民初設醫館於廣州豪賢路榨粉街61號。1912年間, 曾受廣東陸軍速成學堂之聘,任軍醫長兼醫學教習,主講生理學及急救法。
1938年移居香港,在梨園街開設醫館。l945年6月8日病逝於香港。

行醫理論

孔沛然診症雖以中醫藥為主,但提倡中西醫結合、洋為中用,不僅運用中醫的望、聞、問、切傳統診法,還運用西醫的視、觸、扣、聽等診法,取長補短,故可稱中西醫結合先驅之
孔沛然用藥以少而精見長。他一般開處方只有三四味藥,每味藥量只二三錢,一劑藥僅有幾錢至一兩餘,但卻甚有療效,故有“孔小劑”之稱,與名醫陳伯壇(“陳大劑”)同時揚名於省港澳。
孔沛然與陳伯壇一樣也很喜歡用《傷寒論》和《金匱》的古方,但其獨到之處在於精簡古方和減少劑量,這與其“小劑”之名是一致的。比如對患產後發熱面赤的病人,他就開減味竹葉湯(竹葉七塊,生黨參一錢,減去金匱原方,葛桔,桂姜棗,草,附八味)令患者一服而愈。他對先便後血的病人,開給黃土湯去草,也是一服痊癒。以上兩例不只是精簡原方藥味,也減少了分劑大概80%。孔沛然的觀點是“小劑可以療病。何必用大劑?藥能殺病菌,亦殺細胞。藥能攻邪,亦傷正氣。故用藥之量,當適可而止。過量即難免有害病人之體質矣。”“是藥三分毒”,孔沛然行醫一直銘記於心,因此他開的藥方每味藥僅用二、三錢,甚至數分,一劑總量往往不到一兩,其用藥量為傳統用藥的20%,且不喜歡用名貴藥材。
孔沛然認為:藥能殺病菌,亦會殺細胞;藥能攻病邪,亦會傷正氣。故他用藥以輕靈巧取、切中病邪、適可而止為宗旨,亦成一大學派。
孔沛然因其“小劑”藥方,更受貧苦大眾歡迎。孔沛然的孫子孔憲儀回憶說,爺爺為人很隨和,他行醫不是為錢,在廣州豪賢路榨粉街61號開醫館時,常常為周邊的民眾贈醫送藥,每天還為10個人免費診治。正是因為行醫不求財的緣故,他的後輩基本上都沒有跟他學醫。此外,因為孔沛然用藥便宜量又少,不少藥材鋪都不太喜歡為他的藥方抓藥。

經典病例

“孔小劑”成名源於1891年在廣州流行的瘟疫。活用《傷寒論》的孔沛然,用加減普濟消毒飲(連翹、薄荷、馬勃、牛子、荊芥、姜蠶、元參、艮花、板蘭根、桔梗、甘草、葦莖)救濟,結果救活了數千人。於是他的聲名大噪,就診者也越來越多。究其根源,孔沛然援用的是《傷寒論》中的瘟病條辨之方劑。那些有患暑溫憎寒壯熱咽喉不利、口渴舌燥未至面腫的人,也開用這個藥方,亦都痊癒。
孔沛然的醫術負有盛名,從他的子孫收藏的病人送來的牌匾可見一斑。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0月1日,一名患兒的父親歐陽駒送來一塊致謝的牌匾,上面寫著歐陽駒的兒子從民國二十年(1931年)夏天開始患痙攣症,兩年多在滬、港等地看了多位中西醫都是時好時壞,經朋友介紹向孔沛然求醫。孔沛然診斷為肝氣不足,僅服其開的藥方10天,愈後兩個多月都沒有復發。文中歐陽駒盛讚孔沛然中西醫結合治病之道。也有好友送來的恭頌牌匾,稱孔沛然為“儒術宗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