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產不毀鄉校

子產不毀鄉校

子產不毀鄉校,作品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故事包涵著典型的公共關係思想。對於鄉人聚會議政的鄉校,然明主張毀掉,子產不同意,他說,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用今天的話來說,子產把鄉校作為獲取民眾議論政事的反饋信息的場所,而且注意根據來自公眾的意見,調整自己的政策和行為。子產執政後,重視聽取百姓的議論,還把刑書鑄在鼎上公告於世,努力疏通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關係,頗得百姓的愛戴,從而使鄭國強盛起來。

基本信息

原文

子產不毀鄉校子產不毀鄉校
鄭人游於鄉校⑴,以論執政⑵。然明謂子產曰⑶:“毀鄉校,何如⑷?”子產曰;“何為⑸?夫人朝夕退而游焉⑹,以議執政之善否⑺。其所善者,吾則行之;其所惡者,吾則改之。是吾師也,若之何毀之?我聞忠善以損怨⑻,不聞作威以防怨⑼。豈不遽止⑽?然猶防川⑾也:大決所犯,傷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決使道⑿,不如吾聞而藥之也⒀。”然明曰:“蔑也今而後知吾子之信可事也⒁。小人實不才⒂。若果行此,其鄭國實賴之,豈唯二三臣⒃?”

仲尼聞是語也,曰⒄:“以是觀之,人謂子產不仁,吾不信也。”

譯文

子產不毀鄉校子產不毀鄉校
鄭國人到鄉校休閒聚會,議論執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壞。鄭國大夫然明對子產說:“把鄉校毀了,怎么樣?”子產說:“為什麼毀掉?人們早晚幹完活兒回來到這裡聚一下,議論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壞。他們喜歡的,我們就推行;他們討厭的,我們就改正。這是我們的老師。為什麼要毀掉它呢?我聽說盡力做好事以減少怨恨,沒聽說過依權仗勢來防止怨恨。難道很快制止這些議論不容易嗎?然而那樣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樣:河水大決口造成的損害,傷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開個小口導流,不如我們聽取這些議論後把它當作治病的良藥。”然明說:“我從現在起才知道您確實可以成大事。小人確實沒有才能。如果真的這樣做,恐怕鄭國真的就有了依靠,豈止是有利於我們這些臣子!”

孔子聽到了這番話後說:“照這些話看來,人們說子產不行仁政,我是不相信的。”子產名公孫僑,春秋時政治家。他任鄭國卿後,實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認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徵收軍賦;鑄刑書於鼎,為我國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張保留“鄉校”、聽取“國人”意見,善於因才任使,採用“寬孟相濟”的治國方略,將鄭國治理得秩序井然。本文說的就是子產主張將鄉校作為獲取民眾議論政事的反饋信息的場所,從而根據公眾的意見來調整自己的政策和行為。這在當時具有極大的進步意義。

注釋

⑴鄉校;古時鄉間的公共場所,既是學校,又是鄉人聚會議事與娛樂的地方。古代養老兼校舍的地方。

⑵執政:指掌握政權的人。

⑶然明:鄭國大夫,姓鬷(zōng),名蔑,字然明。

⑷何如:如何,等於說怎么樣。

⑸何為:為什麼?表示不同意的詰問。

子產不毀鄉校子產不毀鄉校
⑹夫:句首語氣詞,引起議論。退而游焉:退:工作完畢後回來。游:閒逛。焉:句末語氣詞,無意義。

⑺善否(pǐ):好和不好。

⑻忠善:盡力做善事。損:減少。

⑼作威;擺出威風。防:堵住

⑽遽:很快,迅速。

⑾防:堵塞。川:河流

⑿道:同“導”,疏通,引導。

⒀藥之:以之為藥,用它做治病的藥。藥:用如動詞,當作(治病)的良藥。之:指鄭人的議論。

⒁今而後:從今以後。信:確實,實在。可事:可以成事。

⒂小人:自己的謙稱。不才:沒有才能。

⒃二三:這些,這幾位。

⒄仲尼:孔子的字。是:這。下文“以是觀之”的“是”同。

讀解

子產不毀鄉校子產不毀鄉校
春秋時的鄉校,使人聯想到古代希臘和羅馬的民主政治。在希臘羅馬,凡自由民,都有參與政治的權利。鄉校自由地議論政治,與希臘、羅馬的情形有些相似,但有一個重大差別:鄉校的平民百姓雖然可以議政,卻無權參政,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因此,二者有實質性的差別。

不過,考慮到中國傳統等級制度之下的政治專制,能移開一個口子讓老百姓無所顧忌、暢所欲言地議論統治者,真是要很大的氣魄和開闊的胸襟。真的,能做到這一點,在幾千年的傳統社會中,即使不是絕無僅有,也算得上幾十年、幾百年才會見到一次。

完全可以構想到老百姓議政的內容,比如國家的繁榮昌盛,社會的風習,與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問題,施政方針,一直到宮廷秘聞,某個官員乃至國君的私生活。不管是什麼樣的話題,平民百姓中橫挑子豎挑眼、雞蛋裡面挑骨頭的人,畢竟是少數,而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都有相對公平的衡量尺度,他們眼睛盯住的是統治者的施政實績,而不是統治者的誇誇其談。

可以打個比方,老百姓的評論,是統治者所作所為的無情的鏡子。統治者可以用高壓手段迫使百姓保持沉默,卻無法使人們不在心裡估價,無法左右人心的向背。所以,沉默並不意味著順從;相反,沉默中蘊含著可怕的力量。

出處

《子產不毀鄉校》選自《春秋左傳》

《左傳》是儒家經典之一,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公羊傳》、《穀梁傳》是從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釋《春秋》,而《左傳》則從豐富的歷史材料去詮釋《春秋》。唐劉知幾《史通》評論《左傳》時說:“其言簡而要,其事詳而博。”對研究春秋史和遠古史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左傳》敘事敢於直書不諱,揭示事情的真實面貌,全書有關戰爭的文字較多,這些文字翔實生動,如晉楚城濮之戰、秦晉郩之戰、齊晉鞌之戰、晉楚鄢陵之戰,都有出色的敘述。善於敘事,講究謀篇布局,章法嚴謹,都是《左傳》的獨到之處。正因為如此,它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歷代注釋《左傳》的著作頗多,西晉大學者杜預撰《春秋經傳集解》,把《春秋》與《左傳》合為一編。唐孔穎達遵循杜預注而為疏,成為歷史上最有影響的注釋之作。清洪亮吉撰《春秋左傳詁》、劉文淇撰《春秋左傳舊註疏證》、今人楊伯峻撰《春秋左傳注》,都是比較重要的注本。

《左傳》相傳是春秋末期的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馬遷首先認為《左傳》是左丘明所寫,自劉向、裴駰、劉歆、桓譚、班固皆以《左傳》出於左丘明。唐朝的劉知幾《史通·六家》亦稱:“左傳家者,其先出於左丘明。”

作者簡介

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說姓丘,名明,左乃尊稱),春秋末期魯國人。左丘明知識淵博,品德高尚,孔子言與其同恥。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太史司馬遷稱其為“魯之君子 ”。左丘明世代為史官,並與孔子一起“乘如周,觀書於周史”,據有魯國以及其他封侯各國大量的史料,所以依《春秋》著成了中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闢的編年史《左傳》,和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別史《國語》,成為史家的開山鼻祖。《左傳》重記事,《國語》重記言。

相關人物

子產子產
子產(?~公元前522)春秋時政治家。複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鄭稱公孫。鄭州新鄭縣(今河南新鄭)人。他是鄭穆公的孫子,公子發子國的兒子。公元前554年任鄭國卿後,實行一系列政治改革,承認私田的合法性,向土地私有者徵收軍賦;鑄刑書於鼎,為我國最早的成文法律。他主張保留“鄉校”、聽取“國人”意見,善於因才任使,仁厚慈愛、輕財重德、愛民重民,執政期間在政治上頗多建樹。被清朝的王源推許為“春秋第一人”,採用“寬孟相濟”的治國方略,將鄭國治理得秩序井然。

點評

子產是春秋時代著名的宰相級人物之一。作為執掌鄭國國務大權的大夫,他以自己獨特的執政風格將國事調理得井然有序,從而享譽一時。本篇文字,記載了子產政治活動中的一個側面,頗能反映其理國治民的手段與態度。

鄭國人常聚集在鄉間的學校里,議論國政。因此就有人向子產建議,是否毀了這些學校,以免生事。子產卻不以為然,他認為,對這些議論不必多慮,議論所讚賞的,就去辦,議論所憎惡的,就改正,這恰似我的老師一樣。為什麼要毀掉呢?隨後,子產說出了一番頗為精彩的治國之道;只聽說用做好事來消減怨恨,卻未聽說能用高壓來阻止怨恨的。不是不能及時堵住,但這就象築堤防水一樣,一但大水決堤,必有大傷害,要想補救也來不及了,倒不如預先以小小的決口來疏導。也就是說,不如聽取這些民間的議論,並以此作為良藥。

子產的確是悟透了治國與治民的箇中奧秘,明白眾怒難犯的道理。後世治國者多有借鑑於此的。然而,今人費解的是,始終有為數不少的治國者因維護表層的秩序與威福,而屢犯此忌,結果是於民國不利,於己也未有長遠之利。(哈果)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