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關中通漢中的谷道]

子午谷[關中通漢中的谷道]
子午谷[關中通漢中的谷道]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子午谷:在陝西長安縣南, 是關中通漢中的一條谷道, 長300餘公里。《戰國策》張儀說趙王,秦一軍塞午道,鮑彪註:“長安有子午谷,北山是子,南山是午,午道秦南道也。”西漢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通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經漢中,南口在今石泉縣境。 諸葛亮、魏延、曹真、桓溫、唐玄宗、孫傳庭、高迎祥、王耀武在歷史上均曾與此處有過關聯。

基本信息

簡介

【注音】:zǐ wǔ gǔ/gǔ/yù

【釋義】:谷名。在今陝西省秦嶺山中,為川陝交通要道。據《長安志》載,谷長六百六十里,北口曰子,在西安府南百里;南口曰午,在漢中府洋縣東一百六十里。北起陝西省長安縣西南秦嶺山中,南至石泉縣;北方出口稱“子口”,南方出口稱“午口”。

歷史事件

在古代,穿越秦嶺去往西南及周邊地區的道路主要有六條,從西到東依次為: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庫谷道、武關道。秦嶺地區山高谷深,儘管這六條大道全都占據險要,但在古往今來的戰爭中,它們仍然許多次或被攻破,或被偷渡,這其中,子午谷里的子午道,卻是這六條古道中,唯一一座多次被人謀劃偷渡、但卻從來沒有成功過的險峻要塞。所以,有史學家才發出了"秦嶺六道,子午為王"的感嘆。

子午谷的地理路線,大概是從杜陵(今西安東南)起,然後穿秦嶺到達漢中。它開闢於秦代,在默默無聞了百年之後,首次登上戰爭舞台的時間是在秦末,當時正是"劉項相爭"的時期,劉邦被迫前往漢中就任漢王,正是從子午谷通過,道路的艱難激發了漢軍士兵對抗項羽的決心,最終,他們殺回了關中,奪取了天下。到了東漢時期,漢中太守王升專著《石門頌》,讚揚子午道對漢軍士兵士氣的激發:"高祖受命,道由子午,興於漢中……"

三國時代,蜀漢丞相諸葛亮於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前,《三國志》載大將魏延曾提出子午谷之計,“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但諸葛亮認為此計太過冒險而拒絕。諸葛亮之所以未采此計,其中非常重要得原因就包括了子午谷區域多變難測的天氣,以及艱塞險阻的地理。不過,魏延所謂“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也很有可能並非指由子午谷出兵,而是由儻駱道。至曹魏大將曹真伐蜀時,則明確說明取子午谷、斜谷等道進軍,可是遇上連雨天氣,兼之棧道斷絕,曹真用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路程,被迫撤退。魏延的計謀後來也有人試過,但都失敗了,如東晉桓溫北伐前秦,就是像魏延一樣偷渡子午谷,結果還沒出谷就中了秦軍的埋伏。

儘管子午谷以難行著稱,但在歷史上,這條路在唐代時被平整過,成為了一條令人震驚的"高速公路"。

這段歷史,和那個著名的"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傳說有關。因為在唐代,子午道被賦予了另一個稱呼:荔枝古道。據史料記載:公元742年,唐玄宗為滿足楊玉環吃新鮮荔枝的喜好,頒旨在涪州(今重慶涪陵)建優質荔枝園,修整涪州到西安的道路,從涪州置專驛,換人換馬不換物,接力快速傳送,建起來一條全程1000多公里,專供荔枝運輸的驛道。這段古道從涪州起,經宣漢、萬源、通江等地,最後進入子午道到達長安。

儘管蜀地荔枝在質量上不及嶺南所產,但比之從嶺南進貢,路途可節省一兩千里,於是,荔枝古道便成了唐代最繁華的一條驛道。那么,當年從重慶至西安需要多久呢?這條古道給了人們一個震驚的答案:只需7天。據《大唐久典》記載:唐代動用上萬人力,驛道每隔20里設定1個驛站,然後把採摘下來的荔枝經過土法保鮮後裝籠上馬(比如將荔枝帶葉密封在竹筒中),每隔二十里換一個人,六十里換一匹馬,日夜兼程,保證在七天七夜的時間內把鮮荔枝送到長安。

古道的速度之快令人咂舌,但實際上,這條路的效率卻是人們用血肉乃至生命堆砌出來的,為了運輸荔枝,運輸人員常常"人馬斃於路者"。清代學者童顏舒則用一首《子午谷·藥木關》寫出了當年驛人的心酸:"武侯不肯行軍處,唐主翻教貢荔來。今日坦途千里望,誰知猶是玉環開。"現今在子午谷中,還能見到許多當年荔枝古道的遺存,比如攔馬牆、飲馬槽、關牆、營盤等,依舊全都存在於大山秦嶺之中,長長的石梯和石板鋪成的道路,被歲月打磨得嶙峋而斑駁,漫步其間,倍感歷史的厚重與滄涼。

或許是受了大秦嶺的豪氣影響,生活在谷中的人似乎從出生開始,骨子裡就秉承著一種彪悍的個性,正如這裡的山歌所唱:"山歌子來把山頭,閻王見我也發愁。孔夫子見我就下馬,皇帝見我也低頭。"

在明代,大山中的人曾組建過一支隊伍,因為驍勇善戰,被後人稱為"明末三大王牌軍"——秦軍(另二者為關寧鐵騎和天雄軍)。這三大軍中,秦軍僅次於關寧鐵騎排名第二。歷史學家評價,關寧鐵騎強悍,是因為機動能力強,天雄軍善戰,是因為團結,而秦兵的戰鬥力來源,正是因為大秦嶺賦予給士兵們的個性。

子午谷曾經讓不知情的兵家吃盡了苦頭。最為突出的例子就是闖王高迎祥,他甚至因為無知還在子午谷中丟了性命。崇禎九年(公元1636年)7月,闖王高迎祥率領全部主力進入子午谷,企圖偷渡這裡,然後奇襲西安占領陝西。但他首先忽略了子午谷的天氣與險峻的道路:由於道路狹窄,天降大雨,高迎祥的幾萬大軍走了好幾天,才走了一半路程,人困馬乏,物資損失嚴重。當他艱苦行軍終於到達子午谷黑水峪的時候,卻發現早已有兩萬明軍埋伏在此。

明軍之所以在子午谷的黑水峪耐心等待,是因為統帥孫傳庭知道,艱苦跋涉完子午谷之後,出現於他面前的高迎祥和他的部隊都是十分脆弱的。兩軍相遇,隨即開戰,高迎祥率軍發動多次突擊,但由於子午谷的明軍太猛,而且士兵中多有熟悉地形地貌的當地人,高迎祥的進攻完全沒用——明軍男女老幼齊上陣,喊一嗓子就能動員一群親戚,即使防線每次被衝垮,但過不了多久就會再次聚攏……最終,雙方激戰四天,縱橫世間七年的闖王高迎祥被俘,就此結束了他的一生。

1936年12月12日,西安,張學良、楊虎城扣押了前往敦促其剿共的蔣介石及隨同他一起到西安的十多名軍政要員,由此,西安事變爆發。

有一支駐紮在陝西的生力軍,在其新任師長的率領下,受命出子午谷直逼漢中“勤王”,因中途事變已經和平解決,該師隨即在漢中駐防。這個師的番號是:國民革命軍第五十一師,師長的名字叫王耀武。

三國演義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準備收復中原時,魏延曾提建議自己引兵從子午谷的小路過,讓孔明帶大部隊從大路過,長安太守夏侯楙並非將才,魏延就可以殺他個措手不及,鹹陽以西就能得。但諸葛亮由於謹慎,擔心風險太大所以沒有採納他的意見,堅持從大路進軍。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魏國。蜀將魏延向諸葛亮多次提出“(兵)出子午谷”之計,但諸葛亮沒有採用。對此,史書和小說里都有敘述。

史書里是出自裴松之注《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的“魏略”:

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橫門邸閣與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東方相合聚,尚二十許日,而公從斜谷來,必足以達。如此,則一舉而鹹陽以西可定矣。”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魏延之計

關於魏延的偷襲關中計畫,主要有兩個版本:

《魏略》的記載,前面《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已有提到。

《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這兩個版本的前半部分是相同的,大致是用一萬輕裝部隊出子午谷偷襲關中,不同的是後半部分:第一個版本是計畫占領長安一帶,待諸葛亮主力自斜谷來會合,目標是一舉拿下鹹陽以西的關中地區;第二個版本則是要搶占潼關天險,將魏軍增援拒於關外。

在此之前,大部分文章和資料均以為第一個版本是魏延的計畫,其實不然,理由如下:

1、軍事上第一個版本不合理,所以也遭到普遍的批評。因為根據第一個版本,即使魏延計畫完全獲得成功,也僅是控制了關中的西半部分。當魏國中原增援大軍趕到後,必將在長安附近的平原地區與蜀軍展開激戰,這對擅長山地作戰的蜀軍可是非常不利的;

2、長安一帶沒有任何險要可守,這對於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魏延來說,不會不清楚在這樣的地形與騎兵和重裝步兵為主的魏軍決戰是什麼結果;

3、一旦關中成為戰場,雙方則均不能依靠當地供應糧草,10萬蜀軍的糧草需要依靠漢中翻越秦嶺來供應。而魏軍可以依靠河東、中原進行補給(有渭河水運),比較方便(曹操當年攻關中就是依靠河東的糧草的),這樣蜀軍必不能長久;

3、魏延是想按照西漢韓信的模式進行此次作戰,應當是要全取關中。(這將在歷史比較中談到)

4、長安是魏國西京,又是雍州治所,僅城牆一周就有80里長。即使魏延擊敗或趕跑魏守軍占領長安,也根本守不住。

5、攻占長安,只能切斷關中魏軍逃走道路,但是不能阻擊增援大軍。

因此,魏延計畫的第一個版本,從軍事上看是很不合理的。而魏延計畫的第二版本,則完全避免了這些問題。所以我認為,《三國志魏延傳》所記載的偷襲關中計畫才是魏延向諸葛亮提議的真正的計畫——既第二版本計畫,是比較符合軍事規律和歷史規律的。

這個計畫就是:偷襲關中——以輕裝兵快速出子午谷到長安,不攻長安而迅速東進奪取潼關等險要,大軍出斜谷攻略關中各地,並與子午谷部隊儘快會合,堅守潼關、武關等險要,直接奪取關中,拒魏軍於關外。

所以,下面所說魏延計畫均是指《三國志魏延傳》記載的魏延第二版本計畫。

兩個計畫

兩個計畫是指 諸葛亮計畫魏延計畫

戰略上:

諸葛亮計畫是奪取隴右,以後再根據情況進行發展;魏延計畫是直接奪取關中,一步奠定光復漢室的基礎。

如果蜀國的戰略目標是光復漢室,則消滅中原的魏國是首先必須完成的任務。其後才是統一中國的大業。

從歷史上看,以關中為根據地統一中國的有:秦、漢、隋、唐,而以關中為基地統一中國北方的則是前秦。而以四川或隴右為根據地統一中國或北方的則一個都沒有。

隴右在人口、經濟發達程度、對中原地區的威脅上均無法與關中地區相比,因此關中的失陷對魏國的打擊是更為嚴重。

所以,要想完成光復漢室、統一中國的戰略目標,魏延的計畫是比較積極的,而諸葛亮的計畫是相對平穩,也是比較消極的。這也從歷史的實際得到了證明。

戰術上:

魏延計畫可以在短時間內成功,而後集中兵力堅守險要的潼關、武關、蒲坂等地,確保關中的

安全,而且可以防止魏軍主力的快速增援。由於魏國隴右和河西地區兵力不多又分散,完全可以隨後逐步加以各個擊破。這對於國力弱小、兵力不足的蜀國來說,是比較理想的;

諸葛亮計畫則由於道路遙遠,相對要花較長的時間,這樣,魏軍就能贏得時間向戰區增援大軍。而且隴右的防禦並不容易,除了正面的隴山隘口外,還有北面的高平迂迴線路和南面的武都,都有可能遭到魏軍的攻擊。這樣必定要陷入長期作戰的局面,這對於運輸線遙遠的蜀軍來說,決不是戰術上的好選擇。

冒險性:

諸葛亮的計畫看似非常有把握,是安全、十拿九穩的計畫。但是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從歷史的實際看,諸葛亮所謂十全之計,在從228年到234年的5次北伐中,根本沒有一次有完全成功的希望。即使是最接近成功的第一次北伐,由於魏軍主力已經到達關中,即便馬謖沒有失街亭,也會在隴右與魏軍展開長期的作戰,很明顯,蜀軍從漢中到隴右的運輸線過長,根本無法支撐這樣長期的作戰。最後的結果很可能與東漢時期的隗囂一樣——失守隴右。

而看似冒險的魏延計畫,一旦成功就可以依託潼關、武關、蒲坂津的天險,保衛關中,而這時關中將成為蜀軍可靠的補給基地,蜀軍最頭疼的糧草問題無憂也。

所以兩廂比較,諸葛亮計畫即使成功也沒有最終勝利的希望,而魏延計畫一旦成功,可以說光復漢室的計畫已經完成一半了。

必備條件分析

要實現魏延計畫,需要具備哪些必備條件呢?

1、 突然性。利用劉備死後5年蜀軍沒有在北線採取任何軍事行動、蜀國比較有名的軍事領導均已去世給魏國造成的麻痹思想,充分作好戰役的保密工作,發動突然的襲擊;

2、 速度。隱蔽作好一切準備工作,快速進兵,搶在魏軍增援到來前按計畫占領各重要戰略要點和險關,阻擊魏軍於關中以外;

3、吳國的配合。利用吳國在東線發動大舉進攻(或與其聯合計畫)、魏軍戰略機動部隊東進的時機,適時發動,使魏軍短時間內難以進行有力的反擊;

4、 魏國關中地區防禦力量薄弱,保證蜀軍突擊部隊可以迅速達到戰役目標,避免陷入相持局面或被魏守軍擊退;

5、 蜀軍集中最強大的部隊和指揮力量,不可猶豫,務必一戰成功,否則這樣的戰機不會再有。

那么,以上5個條件蜀軍是否具備呢?分析如下:

第3、5個條件,是完全取決於蜀國自己和同盟,相信只要通過努力完全能夠達到;

第1個條件

主要取決於蜀軍自己。因為漢中相對出口較少,很容易進行封鎖,特別是戰役準備的最後階段,應當能夠做到保守秘密。魏延輕裝部隊所走的子午谷,人煙稀少,也沒有什麼迂迴道路,只要先派出便衣偵察隊,清理和秘密封鎖道路,就可以保證在部隊出子午谷前不被對手知曉;

第2個條件,也主要取決於蜀軍自己,還部分依靠老天的幫忙——不要下雨。由於蜀軍以山地兵見長,在秦嶺中快速行進應是其基本技能。在正常情況下,是可以按照計畫要求快速進軍的;

第4個條件,則主要取決於敵人,部分受到蜀軍戰前煙幕成功與否的影響。只要前面幾個條件完成,魏軍就不會察覺到蜀軍的企圖,也就不會增加兵力或更換指揮官了。

魏延計畫

魏延計畫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

如果前述5個條件滿足,魏延計畫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諸葛亮完全可以選擇在吳國於東線大舉進攻的時候,發動這次戰役,或者象第五次北伐那樣與吳國在戰前就確定下聯合進攻的時間,這樣一來,魏軍在洛陽的戰略機動兵團極有可能會調往東線,當蜀軍在西線發動時,魏軍機動兵團再掉頭西進的時間就會大大增加了。

蜀軍已經集中了9萬大軍,參加這次進攻,加上多年的物資準備和穩固的後方,以及魏延、趙雲、吳壹、高詳、王平等戰將,可以說對魏關中守軍處於完全的優勢。

根據多年駐守漢中的魏延的計畫,蜀軍輕裝部隊經過子午谷需10天,可到長安。從長安到潼關約260華里,也既370漢里,根據司馬懿8天走1200漢里的行軍速度,平均急行軍每日可走150漢里,這樣一來,魏延軍再要3天左右應可趕到潼關一線。如果魏延軍在長安作戰3天(只要擊退長安守軍或把其嚇的不敢出來即可),再趕到潼關,也是不會超過8天的時間即可完成,而魏軍增援的大軍卻最快也需要10天以上才能趕到(包括長安去洛陽報告3天、魏軍商討對策1天、兵力集中調動2天、向西開進4~5天,潼關到洛陽430華里,既614漢里),故從時間上魏延軍完全可以提前占領潼關。由於當時潼關處於魏國內地,故平時不會有什麼守關部隊。

而諸葛亮的主力20天左右也可以自斜谷進到關中(應是前軍輕裝軍,不用完成攻城任務),可以留部分兵力,圍困可能堅守的陳倉、眉城、武功、長安等地,主力迅速東進與魏延軍會師潼關,再分兵北進蒲坂津和南下武關,封閉另外的兩個進入關中的通道。

魏軍

唯一的問題是:長安魏軍有多少兵力,指揮官是誰,會堅守長安嗎?

根據魏延的戰前偵察,魏長安守將是安西將軍夏侯懋:

《三國志·夏侯惇傳》記載:“敦弟廉及子茂素自封列侯。初,太祖以女妻茂,即清河公主也。茂歷位侍中、尚書、安西、鎮東將軍,假節。”

《魏略》記載:“楙字子林,敦中子也。文帝少與茂親,及即位,以為安西將軍,持節,承夏侯淵處都督關中。茂性無武略,而好治生。”

《魏略》又記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楙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

由此,可以看出,魏長安守將乃從未帶兵作戰,不喜軍事,沒有謀略的皇帝女婿,由於西線一直平靜無事,才派來此地做官的。這樣的將軍,一旦蜀軍突然出現於長安城下,必定是手忙腳亂,哪裡還能組織有效的防禦和反擊呢?從魏國後來的反映也可知道:魏國後來得到諸葛亮揚聲出斜谷,馬上就更換了長安的指揮官。

魏軍在長安一帶有多少部隊呢?根據《魏略》記載:“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

由於魏國根本沒有想到蜀軍會進攻,所以關隴地區的防禦力量很薄弱,基本就是各郡的地方軍守備各城鎮,而基本沒有機動的野戰部隊。關中沿秦嶺的要點有陳倉、眉城、武功、長安,如果前三城各1~2千兵守備,長安5千兵,估計在這一線有1萬人。可是由於分散部署,很難對抗蜀軍的進攻。另外在北面的各郡還會有5千到1萬兵力用於防備少數民族騎兵等對各郡的侵擾。

故,在長安能用來反擊魏延軍的僅5000人而已,這也是為什麼魏延敢於用5000輕裝兵長途奔襲長安的原因。否則,如果長安魏軍兵力超過1萬,恐怕魏延的疲憊之師要被消滅在長安城下了。

魏延軍以主力擊退長安的守軍,而後留下負糧的5000人,自己率精銳5000東進奪取潼關等地,利用當地民眾的糧食做補給,短時間內不會挨餓。這樣一來,魏延計畫成功實現,關中為蜀所有,統一大業的基石奠定矣。

這裡面其實最關鍵的就是長安的魏軍指揮官。如果其水平高,將不會守在城裡,而是集中兵力出城,保持與魏延軍的距離,牽制住魏延,即不作戰又不讓其順利東進或蒐集糧食,以贏得時間。

但是夏侯楙不會有這樣的能力,而唯一希望是郭淮幫助其指揮。即使這樣魏延還有成功的可能,就是犧牲負糧軍——上去纏住郭淮軍,自己的精兵迅速東進奪取潼關。

所以,我認為魏延軍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有人擔心魏軍會在子午谷里埋伏,這是缺乏基本軍事常識的擔心:首先蜀軍的前提就是保密,魏軍不可能提前去埋伏;而子午谷極為險峻,兩面不是峭壁就是懸崖,大部隊是不可能埋伏的。

還有人以為子午谷在魏國境內,實際上根據地圖,子午谷在蜀國一側,不過離魏興郡比較近。魏延作計畫時,孟達還沒有造反(後來司馬懿到了城下他也還未來得及造反呢),魏興郡也一直在申儀手裡,魏延制訂計畫當然要考慮這面的情況。

還有人擔心諸葛亮大軍20天出不了斜谷。注意,第五次北伐諸葛亮之所以走的很慢,是因為他不需要著急,因為已經與吳國約定同時進攻,走的慢一些,魏國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吳國那邊。這也是軍事常識問題。

還有人擔心,魏軍會不會從新城、魏興郡一帶進攻漢中呢?可以說是可能性極小。因為新城等地到漢中也都是高山峽谷,道路艱險,魏軍很難在短時間內集結大部隊並最好進攻準備——即使在諸葛亮突然攻打祁山、三郡回響、魏國形勢危急而漢中空虛的228年,在這個方向魏軍也根本沒有任何的動靜,何況當時司馬懿正帶領4萬多大軍剛剛消滅了孟達於新城。

魏延為什麼要計畫出子午谷呢?我們知道斜谷比子午谷好走的多。那是因為只有出子午谷才能突然出現於長安附近,才能搶在長安部隊前面到達潼關,因為從漢中去潼關,子午谷是最近的一條路——魏延的計畫一切都是為了搶占潼關天險。

類似戰例

歷史上最成功的漢中偷襲關中的戰例,就是魏延要模仿的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了。我們知道,這個戰役的成功,使劉邦完全占有了關中地區。劉邦就是依靠關中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強大的經濟基礎,打敗了百戰百勝的霸王,統一了中國(當然還有許多因素)。

對比分析

我們來進行對比分析:

兵力對比

關中兵力對漢中兵力:

劉邦時期:漢軍有兵力5萬(帶入漢中3萬,又發展2萬);關中三王有5萬(其中雍王章邯有近3萬,塞王、翟王各有1萬多一點)。兵力對比1比1。

三國時期:諸葛亮軍有兵力8~9萬(魏延1萬偷襲,諸葛亮大軍7~8萬);關中魏軍有1萬,加上北部的郡兵合計2萬左右。兵力對比4.5比1。

(以上韓信兵力數字引自《中國戰爭史》,三國兵力參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評析》)

突然性

兩個時期漢中方面都具備出其不意的條件,其中劉邦是主動製造的多一些,而三國時則是自然形成的。

牽制性

劉邦時由於齊國反項羽,使項羽大軍被牽制在山東地區,一時難以西進。加上張良的麻痹信的作用,為劉邦占領關中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三國時,諸葛亮則可以充分利用吳國的力量吸引魏軍機動兵團於東線,但是相比之下,魏軍的增援會比項羽西進速度快的多。

戰術套用

韓信採取了不被敵堅守要點所牽制的戰術,在集中主力擊破阻擊的敵軍後,除留下部分兵力圍困堅守廢丘城的章邯外,主力迅速東進潼關、武關一線,完成了正整個的戰略部署(當年8月出陳倉,月底已經占領潼關一線,甚至兵出武關了)。即使項羽很快西進,也無法攻入關中了。隨後再逐步攻克內部那些被圍困的城堡:

3個月後,攻拔隴西;6個月後,攻拔北地,俘虜章平;10個月後,攻占廢丘,這時才完全占領了整個關中地區,這已經是劉邦在彭城大敗回來後的事情了。

所以魏延計畫也是學習韓信,進入關中後,不急於占領大城鎮,而是先搶占割斷關內外聯繫的潼關、武關,再回過頭來慢慢收拾那些堅守的城鎮。何況很多城鎮看到已經被切斷、包圍,回響、投降的不在少數。相信以魏延的5000精兵應可以擊破長安附近可能的阻擊(也是5000人)。

後方實力

諸葛亮完全據有四川、漢中,加上已經治理了多年,比起秦末時期的巴蜀,應當說經濟實力更強一些,這方面只會強於劉邦。

相比之下,我們可以發現,這兩個時期的情況非常的相似,只有兩點區別:

1、項羽身陷齊國戰場,不能很快抽身,所以韓信並沒有派部隊去搶占潼關;而魏軍機動兵團在洛陽附近,很可能快速增援關中,所以魏延計畫必須搶占潼關,以阻擊魏援軍。

2、韓信面對的關中守軍兵力與其差不多,所以韓信集中兵力對其進行突擊,勝利後再安計畫挺進潼關、武關等地;諸葛亮軍則比魏關中守軍兵力強大的多,消滅這些分散守城的魏軍不是難事,而時間則更加關鍵,所以要兵分兩路。

諸葛亮軍在各個方面都優於韓信軍,唯一的不足是魏軍的增援將比項羽快很多。所以只要魏延軍能按計畫完成搶占潼關等地的任務,這個戰役是必定會取得成功的。

就好象是要完成關門打狗的任務,魏延軍的任務就是不惜一切代價關上門;至於打狗的任務,諸葛亮的大軍完成起來真是很爽呀。

舉個現代的例子吧: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第38軍所擔負的就是魏延軍的任務(魏延軍任務還帶有戰略性),其就是要突然、秘密的搶占敵後方的三所里、龍原里,切斷敵軍退路,阻擊美軍增援,來個關門打狗。穿插成功的38軍,被彭德懷情不自禁地稱為“萬歲軍”。

結論

所以,根據以上的史料和分析,可以認為:

1、魏延計畫的中心是搶占潼關,進而占領整個關中地區,而不是攻占長安,占據鹹陽以西地區。《三國志魏延傳》記載的計畫是符合基本軍事規律的;

2、魏延計畫是蜀國以弱勝強、甚至統一中原(乃至中國)的最佳計畫;

3、魏延計畫在當時的情況下,有很大的成功希望,而不是非常冒險;

4、魏延計畫作為一個一戰成功的計畫,有一定風險,但是即使失敗,也不過損失1萬人,而對諸葛亮出斜谷的大軍不會有任何損失,更不會危及蜀國的整體安全;

5、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根本就沒有什麼十全必克的軍事計畫。為了完成光復漢室的大業,這樣的風險是值得冒一下的。何況就連被諸葛亮稱為十全必克的平取隴右計畫,最後還不是一個兵敗街亭,損失2萬多人的結果嗎?

這樣的結論,可能喜歡諸葛亮的朋友不高興,可是不管諸葛亮出於什麼原因(性格謹慎、不善出奇兵、壓制魏延)而沒有實行這個計畫,但這並不影響諸葛亮的偉大和智慧。

計策變數

魏延的計畫必須滿足以下幾個條件才能夠實現:

(1)魏延從褒中出發,循秦嶺東行,進入子午谷,循子午谷到長安,這個選種必須在10天內完成。諸葛亮大軍從斜谷出發,必須在30天之內到達長安(或者潼關),同魏延會合。

分析:這個條件是非常苛刻的。全長600多里的子午道,兩邊高山對峙,中間水流湍急,全靠架在岫巖上的棧道通行。遇到棧道壞處便要修復,若壞處較多,則勢必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修復,嚴重影響行軍速度。在這種情況下,魏延這一萬人能保證在10天之內穿過子午谷進抵長安城下?恐怕得打個大大的問號。同理,諸葛亮大軍從斜谷進軍,也要走棧道,也面臨魏延同樣的問題,能否在30天內趕到長安?顯然也是個未知數。

事實上,兩年後曹真伐蜀時就是走的子午道,“會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曹真發逾月而行才半谷,治道工夫,戰士悉作”——曹真十天才走完一半路程,其艱難可想而知!

(2)曹魏長安守將夏侯茂得知魏延軍突然來到時,一定要棄城逃跑。

分析:夏侯茂固然怯而無謀,但他會不會怯懦到“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呢?萬一他不逃走,而是據城固守怎么辦?要知道,長安城可不是一般的小城池,其防禦必然堅固。何況名將雍州刺史郭淮近在咫盡,一旦夏侯茂固守待援,魏延這么點人馬豈不被包了餃子?

(3)夏侯茂逃跑時還得留下大批糧食。

分析:前面已經分析了,夏侯茂不大可能望風而逃。退一步來說,即使夏侯茂真的望風而逃,他會不會順手將橫門邸閣的糧食付之一炬呢?要知道,當年曹操打張魯那會,張衛就有這個主張。

(4)曹魏的關東援軍要在20天后才能到達長安。

分析:這個判斷可靠嗎?兵貴神速,這是人們熟知的軍事原則。魏延認為“比東方合聚,尚須二十日”,不過是根據常理作出的估計。但軍事活動偏偏就不能拘泥於常理的。遠的不說,就說司馬懿平孟達吧。孟達估計司馬要一個月才能趕到新城。可結果呢?司馬8天就到了,打了孟達一個措手不及。再說魏軍從關東趕往關中,交通方便,一馬平川。而諸葛亮大軍要走斜谷的千里棧道,怎能保證在關東援軍這前到達長安呢?萬一落在了後面,魏軍正好先吃掉魏延,然後以逸待勞,殲滅遠道而來的諸葛亮大軍。如果真的這樣的話,蜀漢提前幾十年就得亡國!

(5)參考《明朝那些事》,高闖王就是到聽到了這條小道,欣喜異常,結果game over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