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谷奇謀

子午谷奇謀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曹魏[湖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名將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延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諸葛亮一向用兵謹慎,認為此計過於兇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後世有人認為諸葛亮過於謹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大大地失策,錯過了絕好時機;也有人認為,諸葛亮不採用的原因是,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長安,他的目標應當是先取涼州,然後步步為營、逐步蠶食曹魏。

基本信息

子午谷

子午谷,南北縱向,長約三百三十公里,北起陝西省長安縣西南秦嶺山中,南至石泉縣;北方出口稱“子口”,南方出口稱“午口”。子午谷懸崖絕壁,棧道無數,其險要的原因乃在於秦嶺。秦嶺又稱為終南山,山勢西高東低,為長江、黃河兩大流域的分水嶺。子午谷圍於其中,其山勢之險峻,途徑之惡劣,則可想而知。《資治通鑑》記載:“子午:褒中縣,屬漢中郡,為王莽所通。”

奇謀簡介

子午谷奇謀示意圖子午谷奇謀示意圖
諸葛亮首次北伐,大將軍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襲之計,率領五千精兵由子午谷快速到達長安城下,一舉拿下長安,由諸葛亮率領大軍由斜谷趕到長安支援。諸葛亮認為此計過於兇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從現在開始魏延認為諸葛亮過分謹慎。後人也以此作為魏延之後謀反的理由之一。也有人認為,諸葛亮不採用的原因是,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長安,他的目標應當是涼州。

可行論

前序

三國時期諸出祁山準備收復中原時,魏延曾提建議自己引兵從子午谷的小路過,讓孔明帶大部隊從大路過,長安太守夏侯楙並非將才,魏延就可以殺他個措手不及,鹹陽以西唾手可得。蜀漢劍鋒可以直指洛陽,將來統一中原甚至平定天下。但諸葛亮用兵謹慎,擔心風險太大所以沒有採納他的意見,堅持從大路進軍。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魏國。蜀將魏延向諸葛亮多次提出“(兵)出子午谷”之計,但諸葛亮沒有採用。對此,史書和小說里都有敘述。

史書里是出自裴松之注《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的“魏略”:

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楙聞延奄至。比東方相合聚。”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三國演義》對此事的描寫,內容與“魏略”大體相同,可見羅貫中明顯取材於“魏略”。我們可以對照一下。第九十二回《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智取三城》開頭寫道:

忽哨馬報導:“魏主曹睿遣駙馬夏侯楙,調關中諸路軍馬,前來拒敵。”魏延上帳獻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無謀。延願得精兵五乾,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夏侯楙若聞某驟至,必然棄城望橫門邸閣而走。某卻從東方而來,丞相可大驅士馬,自斜谷而進。如此行之,則鹹陽以西,一舉可定也。”孔明笑曰:“此非萬全之計也。汝欺中原無好人物,倘有人進言,于山僻中以兵截殺,非惟五千人受害,亦大傷銳氣。決不可用。”魏延又曰:“丞相兵從大路進發,彼必盡起關中之兵,於路迎敵,則曠日持久,何時而得中原?”孔明曰:“吾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兵,何憂不勝!”遂不用魏延之計。魏延怏怏不悅。

歷史上魏延真的向諸葛亮提出過“(兵)出子午谷之計”嗎?根據“魏略”,這件事似乎是不容置疑的。我們也基本肯定它的真實性,並因此指出諸葛亮用兵只知“以正合”,不知“以奇勝”,謹慎,以至錯過了時機。但我以為,對這件事的分析和評判,有兩點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

一點是,魏延提出兵出子午谷這種奇計的可信度到底有多大。陳壽是有“良史”之稱的,他寫史選材相當嚴謹,非真實可靠者,決然不予採用,因而在史料的真實性和可信度上,肯定會超過司馬遷和後來的裴松之。像魏延向諸葛亮建議兵出子午谷一事,他就在《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里未予照錄,卻是這樣表述的:“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長謂亮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這與“魏略”的表述,雖有相似之處,但還是有差別的。有差別就有文章可做,就有疑點。

另一點是,歷史是不可以假設的。即使魏延有兵出子午谷的建議,因為並未採用,也就是說未經實踐進行檢驗,到底是否可行,是否好於諸葛亮的“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的進兵方針,不得而知。雖然有不知真假的司馬懿關於“諸葛亮平生謹慎,未敢造次行事。若是吾用兵,先從子午谷逕取長安,早得多時矣。他非無謀,但怕有失,不肯弄險”的說法,但司馬懿怎么說也只是個事後諸葛亮,如果蜀漢把兵出子午谷的計策真正實行起來,未必他就得不到訊息和來不及布防,而且從司馬懿以閃電戰擊敗上庸孟達的事例上看,司馬懿肯定會在魏延行軍途中就看破魏延的計畫。因此,用不用子午谷之計,是不能把帽子扣在諸葛亮頭上的。

退一步講,我們百分之百相信魏延確實向諸葛亮提議過兵出子午谷,我想說的是,難道諸葛亮就想不到這條計策嗎?諸葛亮年僅26歲,還在隆中高臥的時候,就有“隆中決策”,其中就有“兩路進攻”曹魏的謀略:“待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這一謀略與一齣子午谷、一出斜谷之計相比,不是要大氣,也更保險得多么?另外,諸葛亮固然謹慎,但並非無能無謀,他是一個思慮精密、部署嚴謹的人,是不可能想不到這一條幾乎連外星人都可以想得到的計謀的。因為那個地方,發生過距三國也才三四百年的漢高祖故事,即韓信故事“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這個故事是會使正處於戰爭狀態雙方的大多數將領都會聯想到的。既然想得到卻並不採用,正是因為這條計策勝算極低,風險極大,危險係數極高。“魏略”說:“亮以為此縣危,……故不用延計。”而《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則只說:“亮制而不許”,什麼原因,倒並沒有說。

這個計畫風險極大但收益也極高,是個典型的博膽策略。企圖用五千精兵突襲長安,進而一舉鯨吞整個關中,達成“還於舊都”之願,可謂極有氣魄,極為冒險。

魏延奇襲子午谷軍事計畫的可行性

公元228年,蜀軍在經過多年的準備之後,計畫向魏國發動大舉進攻,以完成劉備的遺願:北滅曹賊,光復漢室!

這時在蜀軍的參謀本部里,有兩個軍事計畫:

一個是諸葛亮的計畫:派疑兵出斜谷吸引魏軍主力於關中地區,大軍安從坦道,攻取隴右,切斷魏關中與河西地區的聯繫,為進一步攻取關中和河西打下基礎。這個比較保險。

另一個就是魏延的偷襲關中計畫。歷史上諸葛亮最終是採取了自己的第一個計畫,結果是雖然經過5次北伐(如果包括後來姜維的就更多了),但收效甚微,姜維的那更是賺的少賠得多。

那么,我們就想知道,魏延的計畫是怎樣的呢?如果採取的是魏延計畫,歷史會改變嗎?

關於魏延奇襲子午谷計畫的可行性,主要問題有如下幾點:

魏延的計畫到底是怎樣的?

兩個計畫本身的優劣是什麼?

魏延計畫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魏延計畫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少?

歷史上的類似戰例的比較。

魏延的計畫

關於魏延的偷襲關中計畫,主要有兩個版本:

《魏略》的記載:“夏侯楙為安西將軍,鎮長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茂少,主婿也,怯而無謀。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茂聞延奄至。比東方腥聚合。’亮以為此縣危,不如安從坦道,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故不用延計。”

《三國志·魏延傳》記載:“延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如韓信故事,亮制而不許。延常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

這兩個版本的前半部分是大致相同的,大致是用一萬多輕裝部隊高速出子午谷用閃電戰突襲關中,不同的是後半部分:第一個版本是計畫占領長安一線,待諸葛亮主力從斜谷出來會合,目標就是一舉拿下鹹陽以西的關中地區;第二個版本則是要搶占潼關天險,將魏軍增援拒於關外,切斷曹魏潼關內外的聯繫,由諸葛亮的主力部隊掃清駐紮於關中的曹魏重兵集團,進而占領整個關中地區。

在此之前,大部分文章和資料均以為第一個版本是魏延的計畫,其實不然,理由如下:

1、軍事上第一個版本並不合理,所以也遭到普遍的批評。因為根據第一個版本,即使魏延計畫完全獲得成功,也僅是控制了關中的西半部分。當從中原方面增援的魏國大軍趕到後,必將在長安附近的平原地區與蜀軍展開決戰,這對擅長複雜地形作戰的蜀軍可是非常不利的;2、長安一帶除了潼關和武關根本無險可守,這對於身經百戰,有著豐富實戰經驗的宿將魏延來說,不會不清楚在這樣的地形,蜀國的輕裝步兵與以高速騎兵和重裝步兵為主的魏軍決戰會是什麼結果;3、一旦關中地區成為戰場,雙方則均無法依靠當地供應糧草,十萬蜀軍的糧草需要依靠從漢中翻越秦嶺來供應。而魏軍可以依靠渭河的水運從河東、中原方面進行補給,比較方便(曹操當年進攻關中馬超韓遂集團就是依靠河東的糧草的),這樣蜀軍必不能長久;3、魏延的本意,就是想按照西漢韓信的模式進行此次作戰,應當是要將整個關中包括潼關全部收入囊中。(這將在歷史比較中談到)4、長安是西漢的舊都,魏國的陪都之一,又是雍州的治所,經過漢朝歷代帝王,包括董卓,李傕,鍾繇等數代人的增築修補,僅圍繞城牆一周就有80里長,是座出了名的難攻不落的堅城。即便魏延擊敗或趕跑魏守軍占領長安,也已是元氣大傷,何談守不守得住?

5、就算魏延攻占長安,也只能將關中魏軍逃走的道路部分切斷,而且無法阻擊增援大軍,若要阻擊曹魏的中原軍團,就必須控制潼關,從而達到完全獲得整個關中的控制權。

因此,魏延計畫的第一個版本,從軍事上看是很不合理的。而魏延計畫的第二版本,則完全避免了這些問題。所以我認為,《三國志·魏延傳》所記載的偷襲關中計畫才是魏延向諸葛亮提議的真正的計畫——既第二版本計畫,是比較符合軍事規律和歷史規律的。

這個計畫就是:偷襲關中——以輕裝步兵高速出子午谷抵達長安,不攻長安而迅速東進,從背後奪取潼關、武關等險要,諸葛亮的主力兵團出斜谷攻略關中各地,並與子午谷部隊儘快會合,堅守潼關、武關等險要,進而奪取整個關中及隴西,禦敵於潼關之外。

所以,我們下面所說魏延計畫均是指《三國志魏延傳》記載的魏延第二版本計畫。

計畫的優劣

兩個計畫是指諸葛亮計畫和魏延計畫。

戰略上:

諸葛亮計畫是先奪取隴右,居高臨下,以後再根據情況進行發展;而魏延計畫是直接奪取關中,一步到位,奠定光復漢室的基礎。

如果蜀國的戰略目標是光復漢室,則消滅中原的魏國是首先必須完成的任務。其後才是統一中國的大業。

從歷史上看,以關中為根據地統一中國的有:周(西周)、秦、隋、唐等,而以關中為基地統一中國北方的則是前秦,而以四川或隴右為根據地統一中國或北方的則是西漢,但對於當時魏國的智囊團來說,不同時代的“暗渡陳倉”又並非不容易被察覺。

隴右在人口、經濟發達程度、對中原地區的威脅上均無法與關中地區相比,因此關中的失陷對魏國的打擊是更為嚴重,韓信暗渡陳倉奪下關中就很能說明問題。

所以,要想完成光復漢室、統一中國的戰略目標,魏延的計畫是比較積極而相對激進的,而諸葛亮的計畫是相對平穩,也是比較消極的。這也從歷史的實際得到了證明。

戰術上:

魏延計畫可以速戰速決,在短時間內成功,而後可以分散一部分兵力堅守險要的潼關、武關、蒲坂津黃河渡口等地,確保關中的安全,而且可以防止魏軍主力的快速增援。由於魏國隴右和河西地區兵力不多而且分散,完全可以在隨後用步步蠶食之法加以各個擊破。還有一點,攻下漢朝舊都長安,這對以興復漢室為最終目標的蜀軍的士氣是一種莫大的鼓舞,這對於國力弱小、兵力不足的蜀國來說,是頗為理想的;諸葛亮計畫則由於路途遙遠,相對要花較長的時間,這樣,魏軍就能贏得時間向關中重兵集團源源不斷地增援大軍。而且隴右的防禦並不容易,除了正面的隴山隘口外,還有北面的高平迂迴線路和南面的武都,都有可能遭到魏軍的攻擊。這樣必定要陷入長期作戰的被動局面,這對於運輸線遙遠的蜀軍來說,決非是戰術上的好選擇。

冒險性:

諸葛亮的計畫看似非常有把握,是安全、十拿九穩的計畫。但是戰場形勢瞬息萬變,從歷史的實際看,諸葛亮所謂十全之計,在從228年到234年的5次北伐中,根本沒有一次有完全成功的希望。即使是最接近成功的第一次北伐,由於魏軍的主力曹真,張郃,郭淮集團已經到達關中,即便馬謖沒有失守街亭,也會在隴右與魏軍展開長期的拉鋸戰和消耗戰,很明顯,蜀軍從漢中到隴右的運輸線過長,根本無法支撐這樣長期的作戰。最後的結果很可能與東漢時期的隗囂一樣——失守隴右。

而看似冒險的魏延計畫,雖說風險高,然而一旦成功就可以依託潼關、武關、蒲坂津渡口的天險,保衛關中,而這時的關中將成為蜀軍可靠的新補給基地,不再依靠陝南的漢中基地去翻越秦嶺補給,蜀軍最頭疼的糧草問題也會隨之一併解決。

所以兩相較之,諸葛亮計畫即使成功也沒有最終勝利的希望,而魏延計畫一旦成功,可以說光復漢室的計畫已經完成一半了。

關鍵因素

要實現魏延計畫,需要具備哪些必備條件呢?

1、戰術突然性。利用劉備死後5年蜀軍沒有在北線採取任何軍事行動、蜀國比較有名的軍事將領如張飛,黃忠,馬超等均已去世給魏國造成的麻痹思想,充分作好戰役的保密工作,用閃電戰發動突然的襲擊;2、速度。隱蔽地作好一切準備工作,高速進兵,搶在魏軍增援到來前按計畫占領各重要戰略要點和險關,阻擊魏軍於關中以外;諸葛亮出祁山地圖

諸葛亮出祁山地圖

3、吳國的配合。利用吳國的陸遜、朱然、諸葛瑾集團在沿長江一線的下邳,合肥,襄陽等重鎮發動大舉進攻(或與其聯合計畫)、魏軍的戰略機動部隊東進,無暇西顧之機,適時發動,使魏軍在短時間內難以調動重兵進行有力的反擊;4、諸葛亮一出祁山之前,魏國關中地區防禦力量並不強,曹真和張郃集團仍舊還在襄陽前線防禦東吳,可以保證蜀軍突擊部隊可以迅速達到戰役目標,避免陷入相持局面或被魏守軍擊退;5、蜀軍集中最精銳的部隊和最強大的指揮力量,不可猶豫,務必速戰速決,一戰成功,否則這樣的戰機將不會再有。

那么,以上5個條件蜀軍是否具備呢?分析如下:

第3、5個條件,是完全取決於蜀國自己和東吳的同盟,相信只要通過努力完全能夠達到;第1個條件,主要取決於蜀軍自己。因為漢中方面相對出口較少,很容易進行信息封鎖,特別是戰役準備的最後階段,應當能夠做到保守秘密。魏延輕裝部隊所走的子午谷,人煙稀少,也沒有什麼迂迴道路,只要先派出便衣偵察隊和特工,清理和秘密封鎖道路,就可以保證在部隊出子午谷前不被對手知曉;第2個條件,也主要取決於蜀軍自己,還部分依靠上帝的幫忙——不要下雨(要知道曹真的三路大軍合圍漢中的計畫就因為一場大雨給澆沒了)。由於蜀軍是以大編制的山地兵團為主要戰力,在秦嶺中快速行進應是其基本技能。在正常情況下,是可以按照計畫要求快速進軍的;第4個條件,則主要取決於敵人,部分受到蜀軍戰前煙幕放沒放成的影響。不過只要前面幾個條件(尤其是第一個)做到完美無缺,魏軍也就不會察覺到蜀軍的企圖,就更別說增加兵力或更換指揮官了。

成功的可能

假如前述5個條件完全滿足,那魏延計畫成功的可能性就極大:

諸葛亮完全可以選擇在吳國的重兵集團於東線大舉進攻的時候,發動這次戰役,或者象第五次北伐那樣與吳國的陸遜在戰前就確定下聯合發起攻擊的時間,這樣一來,魏軍在洛陽和許昌方面的戰略機動兵團極有可能會調往東線,當蜀軍在西線發動時,魏軍機動兵團就需要再掉頭西進,那魏軍的時間就會大大增加了。

蜀軍當時已經集中了近十萬大軍,參加這次進攻,加上多年的物資準備和穩固的後方,以及魏延、趙雲、吳懿、高翔、王平等戰將,可以說對曹魏關中守軍處於絕對的優勢。

根據在漢中呆了十年的魏延的計畫,蜀軍輕裝部隊經過子午谷需10天,可到長安。而從長安到潼關的距離約為130公里,也既370漢里,根據司馬懿打孟達用8天走1200漢里的行軍速度,平均急行軍的話每日可走150漢里,這樣一來,魏延集團再要3天左右應可趕到潼關一線。如果魏延軍在長安作戰3天(只要擊退長安守軍或把其嚇的不敢出來即可),再趕到潼關,也是不會超過8天的時間即可完成,而魏軍增援的大軍卻最快也需要十天以上才能趕到(包括長安去洛陽報告3天、魏軍商討對策1天、兵力集中調動2天、向西開進4~5天,潼關到洛陽約有215公里,既614漢里),故從時間上魏延軍完全可以提前占領潼關。由於當時潼關處於魏國內地,故平時不會有什麼守關部隊,並且是潼關背後偷襲,時間還可再縮減一些。

而諸葛亮的主力部隊也會在二十天天左右也可以自斜谷進發到關中(應是前軍輕裝軍,不用完成攻城任務),可以留部分兵力,繼續合圍還可能在堅守的陳倉、眉城、武功、長安等要地,主力迅速東進與魏延軍於潼關會師,再分兵北進蒲坂津渡口和南下武關,封鎖另外的兩個進入關中的通道。至此,北上進攻關中的計畫全部完成。

還剩下的唯一的問題是:長安魏軍有多少兵力,指揮官是誰,會堅守長安嗎?

根據魏延的戰前偵察,魏長安守將是安西將軍夏侯楙:

《三國志·夏侯惇傳》記載:“敦弟廉及子茂素自封列侯。初,太祖以女妻茂,即清河公主也。茂歷位侍中、尚書、安西、鎮東將軍,假節。”

《魏略》記載:“楙字子林,敦中子也。文帝少與茂親,及即位,以為安西將軍,持節,承夏侯淵處都督關中。茂性無武略,而好治生。”

《魏略》又記載:“亮於南鄭與群下計議,延曰:聞夏侯茂少,主婿也,怯而無謀。……茂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長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

由此,可以看出,魏長安守將乃從未帶兵作戰,不喜軍事,沒有謀略的皇帝女婿,由於是西線無戰事,才派來此地做官的。這樣的將軍,一旦蜀軍突然出現於長安城下,必定是手忙腳亂,哪裡還能組織有效的防禦和反擊呢?從魏國後來的反映也可知道:魏國後來得到諸葛亮揚聲從斜谷而出,馬上就把長安方面的指揮官換成了曹真。

魏軍在長安一帶有多少部隊呢?根據《魏略》記載:“始,國家以蜀中惟有劉備。備既死,數歲寂然無聲,是以略無備預;而卒聞亮出,朝野恐懼,隴右、祁山尤甚,故三郡同時應亮。”

由於魏國根本沒有想到蜀軍會發動進攻,所以關隴地區的防禦力量非常薄弱,基本就是各郡的地方軍守備各城鎮,而基本沒有機動的野戰部隊。關中沿秦嶺的要點有陳倉、眉城、武功、長安等地,如果前三鎮各1~2千兵守備,長安5千兵,估計在這一線撐死也才有1萬人。可是由於是分散部署,很難對抗蜀軍的閃電戰進攻。另外在北面的各郡還會有5千到1萬兵力用於防備羌族騎兵等對各郡的侵擾。

故,在長安能用來反擊魏延軍的封頂也就五六千人而已,這也是為什麼魏延敢於用5000輕裝兵長途奔襲長安的原因。否則,如果長安魏軍兵力超過1萬的話,恐怕魏延的疲憊之師要在長安城下被吃個精光了。

魏延軍以主力擊退長安的守軍,而後留下負糧的5000人,自己率精銳5000東進奪取潼關等地,利用當地民眾的糧食做補給,短時間內不可能挨餓。這樣一來,魏延計畫成功實現,關中為蜀所有,統一大業的基石奠定矣。

這裡面其實最關鍵的就是長安的魏軍指揮官。如果是曹真,張郃,司馬懿等人,將不會守在城裡,而是集中兵力出城,保持與魏延軍的距離,牽制住魏延,即不作戰又不讓其順利東進或蒐集糧食,以贏得時間。

但是夏侯茂不會有這樣的能力,而唯一希望是郭淮幫助其指揮。即使這樣魏延還有成功的可能,就是犧牲負糧的部隊——上去對郭淮兵團死纏爛打,自己的精兵迅速東進奪取潼關。

所以,我認為魏延軍成功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有人擔心魏軍會在子午谷里埋伏,這是缺乏基本軍事常識的擔心:首先蜀軍的前提就是保密,魏軍不可能提前去埋伏;而子午谷極為險峻,兩面不是峭壁就是懸崖,大部隊是不可能埋伏的。

還有人以為子午谷在魏國境內,實際上根據地圖,子午谷在蜀國一側,不過離魏興郡比較近。魏延作計畫時,孟達還沒反(後來司馬懿到了城下他也還未來得及造反呢),魏興郡也一直在申耽、申儀兄弟手裡,魏延制訂計畫當然要考慮這面的情況。

還有人擔心諸葛亮大軍20天出不了斜谷。注意,第五次北伐諸葛亮之所以跑那么慢,是因為他不需要著急,因為已經與吳國約定同時進攻,走的慢一些,魏國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吳國那邊。這也是軍事常識問題。

還有人擔心,魏軍會不會從新城、魏興郡一帶進攻漢中呢?可以說是可能性並不大。因為新城等地到漢中也都是高山峽谷,道路艱險,魏軍很難在短時間內集結大部隊並做好進攻準備——即使在諸葛亮突然攻打祁山、三郡回響、魏國形勢危急而漢中空虛的228年,在這個方向魏軍也根本沒有任何的動靜,何況當時司馬懿正帶領4萬多大軍剛剛在新城把孟達給吞了。

魏延為什麼要計畫出子午谷呢?我們知道斜谷比子午谷好走的多。那是因為只有出子午谷才能突然出現在長安附近,才能搶在長安部隊前面到達潼關,因為從漢中去潼關,子午谷是最近的一條路——魏延的計畫一切都是為了搶占潼關天險。

類似戰例

歷史上最成功的漢中偷襲關中的戰例,就是魏延要模仿的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了。我們知道,這個戰役的成功,使劉邦完全占有了關中地區。劉邦就是依靠關中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強大的經濟基礎,打敗了百戰百勝的霸王,統一了中國(當然還有許多因素)。

我們來進行對比分析:

1、兵力對比:

關中兵力對漢中兵力:

劉邦時期:漢軍有兵力5萬(帶入漢中3萬,又發展2萬);關中三王有5萬(其中雍王章邯有近3萬,塞王司馬欣、翟王董彝各有1萬多一點)。兵力對比1比1。

三國時期:諸葛亮軍有兵力8~9萬(魏延1萬偷襲,諸葛亮大軍7~8萬);關中魏軍有1萬,加上北部的郡兵合計2萬左右。兵力對比4.5比1。

(以上韓信兵力數字引自《中國戰爭史》,三國兵力參見《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評析》)

2、突然性:

兩個時期漢中方面都具備出其不意的條件,其中劉邦是主動製造的多一些,而三國時則是自然形成的。

3、牽制性:

劉邦時由於齊國的田氏家族反項羽,使項羽大軍被牽制在山東地區,一時難以西進。加上張良那封麻痹信的作用,為劉邦占領關中爭取了足夠的時間;三國時,諸葛亮則可以充分利用吳國的力量吸引魏軍機動兵團於東線,但是相比之下,魏軍的增援會比項羽西進速度快的多。

4、戰術:

韓信採取了不被敵堅守要點所牽制的戰術,在集中主力擊破阻擊的敵軍後,除留下部分兵力圍困堅守廢丘城的章邯外,主力迅速東進潼關、武關一線,完成了正整個的戰略部署(當年8月出陳倉,月底已經占領潼關一線,甚至兵出武關了)。即使項羽很快西進,也無法攻入關中了。隨後再逐步攻克內部那些被圍困的城堡:

3個月後,攻拔隴西;6個月後,攻拔北地,俘虜章平;10個月後,攻占廢丘,這時才完全占領了整個關中地區,這已經是劉邦在彭城大敗回來後的事情了。

所以魏延計畫也是學習韓信,進入關中後,不急於占領長安等大城鎮,而是先搶占割斷關內外聯繫的潼關、武關,再回過頭來慢慢收拾那些堅守的城鎮。何況很多城鎮看到已經被切斷、包圍,回響、投降的不在少數(比方諸葛亮一出祁山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相信以魏延的5000精兵應可以擊破長安附近可能的阻擊(也是5000人)。

5、後方的實力

諸葛亮是四川、漢中的實際控制人,加上已經治理了多年,比起秦末時期的巴蜀,應當說經濟實力更強一些,這方面只會強於劉邦。

相比之下,我們可以發現,這兩個時期的情況非常的相似,只有兩點區別:

1、項羽被齊王田榮所牽制住,不能很快抽身,所以韓信並沒有派部隊去搶占潼關;而魏軍機動兵團在洛陽附近,很可能快速增援關中,所以魏延計畫必須搶占潼關,以阻擊魏援軍。

2、韓信面對的關中守軍兵力與其差不多,所以韓信集中兵力對其進行突擊,勝利後再安計畫挺進潼關、武關等地;諸葛亮軍則比魏關中守軍兵力強大的多,消滅這些分散守城的魏軍不是難事,而時間則更加關鍵,所以要兵分多路。

諸葛亮軍在各個方面都優於韓信軍,唯一的不足是魏軍的增援將比項羽快很多。所以只要魏延軍能按計畫完成搶占潼關等地的任務,這個戰役是必定會取得成功的。

就好象是要完成關門打狗的任務,魏延的任務就是不惜一切代價把潼關這個“門”關上並且鎖死;至於打狗的任務嘛,諸葛亮的大軍完成起來真是爽到不行啊。

如果說古代的例子不行,那就舉個現代的例子吧:在1950年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志願軍第38軍所擔負的就是魏延軍的任務(魏延軍任務還帶有些戰略性),其就是要突然、秘密的搶占敵後方的三所里、龍原里,切斷敵軍退路,阻擊美軍增援,玩上一個關門捉賊。穿插成功的38軍,被彭德懷情不自禁地稱為“萬歲軍”。

其實如果說這個戰役真的得手的話,估計古德里安的閃電戰理論會把這個經典戰例奉為圭臬了。

最後的結論

所以,根據以上的史料和分析,可以認為:

1、魏延計畫的中心是搶占潼關,進而占領整個關中地區,而不是攻占長安,占據鹹陽以西地區。《三國志魏延傳》記載的計畫是符合基本軍事規律的;2、魏延計畫是蜀國以弱勝強、甚至統一中原(乃至全中國)的最佳計畫;3、魏延計畫在當時的情況下,有很大的成功希望,而風險並不是很高;4、魏延的計畫作為一個一戰成功的計畫,風險是一定存在的,但是即便失敗了,也不過損失萬來人,而對諸葛亮出斜谷的主力兵團不會有任何損失,更不會危及蜀國的整體安全;5、戰場形勢瞬息萬變,根本就沒有什麼十全必克的軍事計畫。為了完成光復漢室的大業,這樣的風險是值得冒一下的。何況就連被諸葛亮稱為十全必克的平取隴右計畫,最後還不是一個兵敗街亭,損失2萬多人的結果嗎?

關於子午谷奇謀,我只想舉兩個例子。一、曹操北伐烏桓,回來卻重賞勸他不要北伐烏桓的人。請問:為什麼?因為曹操的軍隊差點渴死在沙漠。那么,奇襲烏桓是對是錯?我想:如果給曹操再來一次選擇的機會的話,曹操肯定不會同意奇襲烏桓。二:那就是鄧艾奇襲成都。鄧艾暗度陰平,引兵行時,又見一個大空寨。左右告曰:“近聞武侯在日,曾拔一千兵守此險隘,後主廢之。”請問:鄧艾奇襲成都是對是錯?如果諸葛亮還活著的話,或者劉禪或姜維不把這一千兵調走的話,鄧艾只有死路一條。可見,魏延只是賭長安沒有防備。憑魏延的武功和謀略才智,(劉備把漢中交給魏延而不是張飛就可以看出魏延的才幹)成功的幾率還是比較高的。

這樣的結論,可能喜歡諸葛亮的朋友不高興,可是不管諸葛亮出於什麼原因(性格謹慎、不善出奇兵、壓制魏延)而沒有實行這個計畫,但這並不影響諸葛亮的偉大和智慧。(如子牙、韓信復生則必用此計若說難度也遠比鄧艾奇襲成都李靖千里奇襲襄平低的多)

不可行論

主要問題首先在於魏延是否能短時間內拿下長安,否則在對峙中隨時可能被離得很近的雍州刺史郭淮和一馬平川的關東援軍包圍。

其次在於拿下長安後魏延是否能堅持到諸葛亮的援兵抵達,而面臨的情況同樣是郭淮和來自關東的援軍。

必要條件

(1)魏延從褒中出發,循秦嶺東行,進入子午谷,循子午谷到長安,這個行軍必須在10天內完成。諸葛亮大軍從斜谷出發,必須在20-30天之內到達長安(或者潼關),同魏延會合。

分析:這個條件是非常苛刻的。全長三百多公里的子午道,兩邊高山對峙,中間水流湍急,這樣的路況就連汽車都很難全速前進,更別說人走了,而且整條子午谷道全靠架在岫巖上的棧道通行。遇到棧道壞處便要修復,若壞處較多,則勢必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修復,嚴重影響行軍速度。在這種情況下,魏延這一萬人能保證在10天之內穿過子午谷進抵長安城下?恐怕得打個大大的問號。同理,諸葛亮大軍從斜谷進軍,也要走棧道,也面臨魏延同樣的問題,能否在30天內趕到長安?顯然也是個未知數。

事實上,兩年後曹真伐蜀時就是走的子午道,“會霖雨三十餘日,或棧道斷絕”、“曹真發逾月而行才半谷,治道工夫,戰士悉作”——曹真十天才走完一半路程,其艱難可想而知!

(2)曹魏長安守將夏侯懋得知魏延軍突然來到時,一定要棄城逃跑。

分析:夏侯懋固然怯而無謀,但他會不會怯懦到“聞延奄至,必乘船逃走”呢?萬一他不逃走,而是據城固守怎么辦?要知道,長安城可不是一般的小城池,其防禦必然堅固。何況曹魏名將,雍州刺史郭淮近在咫尺,一旦夏侯懋固守待援,郭淮用最快的速度來救援,魏延這么點人馬豈不被包了餃子?

(3)夏侯懋逃跑時還得留下大批糧食。

分析:前面已經分析了,夏侯懋不大可能望風而逃。退一步來說,即使夏侯懋真的望風而逃,他會不會順手將橫門邸閣的糧食付之一炬呢?要知道,當年曹操打張魯那會,張衛就有這個主張。

(4)曹魏的關東援軍要在20天后才能到達長安。

分析:這個判斷可靠嗎?常言道兵貴神速,這是人們熟知的軍事原則。魏延認為“比東方合聚,尚須二十日”,不過是根據常理作出的估計。但軍事活動偏偏就不能拘泥於常理的。我們遠的不說,就說司馬懿平孟達吧。孟達估計司馬少說一個月才能趕到新城。可結果呢?司馬僅僅用了8天就到了,就打孟達一個措手不及。再說魏軍從關東趕往關中,交通方便,一馬平川。而諸葛亮大軍要走斜谷的千里棧道,怎能保證在關東援軍這前到達長安呢?萬一落在了後面,魏軍正好先吃掉魏延,然後封鎖訊息,以逸待勞,把諸葛亮的主力兵團釣出斜谷道,從而一鼓聚殲之。在這之後引發的後果將不堪構想,如果真的這樣的話,諸葛亮的主力兵團全軍覆沒,而曹魏則可挾勝利之威,越秦嶺南下,直撲成都,而成都方面無一兵一卒可供調度,蜀漢將會會提前幾十年亡國!

不止以上幾點,從當時蜀漢的政治角度分析的話,可以看見,當時的諸葛亮,完全是將劉禪的君主權力掌控在自己手裡,一旦諸葛亮攻下長安,蜀漢定會遷都長安,而諸葛亮的這一系列舉動,會讓世人認為,蜀漢的諸葛亮,會是第二個曹操,由此造成的輿論壓力是非常巨大的,劉禪不可能不知道,從他在諸葛亮死後一系列的舉動來看,劉禪本人對諸葛亮的管頭管腳是很反感的,諸葛亮作為一個智者,肯定會預見到攻下長安後整個蜀漢會因為自己而瀕臨破產邊緣,為了蜀漢的延續,諸葛亮不得不做出了選擇西上隴右的戰略部署,就是希望自己是在不斷北伐而北伐屢敗屢戰,他的底線其實就是不能攻下長安,因為諸葛亮很清楚攻下長安的後果,會引起蜀漢朝廷內怎樣的變故。

戰例與結果

公元230年(太和四年),曹真接替曹休的職位,遷為大司馬,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曹真上表認為蜀漢多次犯境,建議數路大軍攻伐蜀漢。魏明帝採納,但司空陳群反對從斜谷進軍的計畫,曹真再次上書要求從子午道進攻漢中,陳群有陳述不能出兵的理由,且認為大規模征戰軍事用度花費甚巨。魏明帝下詔將陳群的意見提供給曹真參考,但曹真卻據此詔書隨即出發,改從子午道入;另遣大將軍司馬懿經漢水進軍,郭淮、費曜等部或從斜谷入、或從武威入。後因漢中艱險,會逢雨季,棧道遭雨水沖刷斷絕,曹真用了一個月,才走了一半路程,朝中大臣華歆、楊阜、王肅等都上疏勸魏明帝下詔撤軍,至九月,曹真只得受詔撤退。

東晉桓溫派遣司馬勛自漢中出子午谷,結果未出谷就被苻雄率領的前秦軍隊擊敗,司馬勛逃出子午谷,致使桓溫兩路夾擊的計畫失敗。

明將孫傳庭對抗農民起義軍闖王高迎祥,高迎祥準備出四川至陝西,經漢中後,走的就是子午谷,孫傳庭以新招募4個月的新兵(最多2萬人)伏擊高迎祥主力(最少5萬人)。戰鬥結果,高迎祥部基本被殲滅,本人受傷被俘。

西安事變,王耀武意圖出子午谷奇襲張學良,行軍三天之後就被迫折回,原因有兩個:“一是谷中環境太過險惡,無水源。二是行軍途中得知西安事變已經和平解決,遂退軍。不過即便他真正穿過去了,下場恐怕不會比司馬勛和高迎祥好,因為張學良當時已經察覺到了,雖然嚇了一跳,但已經及時派軍把住了谷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