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嬰兒手語混合了聾啞人使用的標準手語和嬰兒天生就會使用的某些手勢。其發明人為美國加州大學心理學教授Acredolo和加州大學嬰幼兒成長方面專家Goodwyn。嬰兒手語發明的最初目的就是為了讓還沒有學會說話的孩子提前接觸與人交流。手語本身的設計考慮了嬰兒的學習能力,所以全部採用簡單的手勢,並且很多符合成人的日常習慣,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需要專門的培訓就能掌握。
嬰兒手語已經在美國廣泛使用,並成為美國兒科醫生的標準“工作語言”。它還適用於各種正式和非正式場合,比如孩子間的交流,幼稚園阿姨的指導等等,甚至在學會說話以後,這套手語也能起到有益的輔助作用。
事實上,你的孩子天生就會使用一套他們自己的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揮動雙手,表示和大人說拜拜;用食指尖指向他們想要的東西;擁抱他們喜歡的人等等。這些簡單手勢無需解釋,每個人都可以憑藉直覺了解其含義。所以,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整套手語可以非常容易地被人接受,他能讓你的寶寶提前一年在與人交流方面邁出關鍵一步。當然,最重要的還在於你可以不必絞盡腦汁去猜測小傢伙腦袋裡到底在想些什麼了。
緣起
提起手語,可能大多數人都認定它是聽力障礙人士進行溝通的一種特殊語言,不過現如今流行於早教圈子的嬰兒手語,可與這種手語概念不甚相同。
事實上,孩子天生就具備依靠某些身體語言來表達自己感受的能力。用食指指向他們想要的東西,擁抱他們喜歡的人等,很容易憑藉直覺了解其含義,而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嬰兒手語考慮了嬰兒的學習能力,所以全部採用簡單的手勢,並且很多符合成人的日常習慣,無論父母還是孩子,都不需要專門的培訓就能掌握。
研究顯示
根據一份關於嬰兒手語的研究報告顯示:通常嬰兒學會單字發音是在大約13個月,而說出包含2~3個詞的簡單句子平均要到20個月左右。相比起來,通常8個月的嬰兒就能準確掌握一種簡單手勢,比如“牛奶”,“還要一些”等等。
有提供課程的公司表示,外國研究指出,曾學習嬰兒手語的8歲小孩,智商高於一般小孩12分,該公司開班一年已吸引約100名家長報讀。 美國早年的研究發現,曾學習嬰兒手語的嬰兒,24個月大時的說話能力等於27至28個月大的嬰兒,到36個月大時說話能力與47個月大的嬰兒相若,至8歲時智商則高於一般小孩12分。
發現
在嬰兒手語的課堂上,這裡除了有專門的老師教授手語之外,還有遊戲、唱歌等多種活動,全方位促進嬰兒和父母的交流。
在這裡,父母和嬰兒要學習替代不同文字意義的簡單的手語手勢,它們的主要內容大多與嬰兒的餵食和情緒表達有關。比如,屈臂放於胸前,手掌朝下,從上到下揮動就代表東西沒有了;用食指輕觸嘴巴就是餓了;渴了的話,動作就變為了拇指抬起,其餘四指微屈形成奶瓶的形狀,然後做出“喝”的動作;不停地吹氣是熱了;夾緊雙臂,緊貼身體兩側是代表冷了……經常用簡單的手語與嬰兒交流會減少他的失落感,在親子間建立起溫暖而又豐富的聯繫。教手語的關鍵是要重複,每天都要進行,而且父母做手勢的同時還有輔助語言和具體物品,要正確地說出相應的話,以便強化嬰兒的印象。
父母在知曉這些動作之後,就可以和嬰兒用手語進行溝通,更好地明白孩子的意思。父母與嬰兒憑藉手語得以真正的快樂交流,孩子的每一個要求都可以在充分理解後得到滿足。有研究表明,如果讓半歲左右的嬰兒開始系統學習手語,不但有益於其身心健康,而且對其腦部發育也很有好處。
作用
還沒有人能夠肯定地說嬰兒手語會對嬰兒的智力發育起促進作用。專家認為,這項研究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還需要大量的一手資料。儘管現在說使用嬰兒手語能提高智商為時過早,但根據美國國家健康研究學會的研究表明:對比傳統教育的嬰兒,學習手語能夠顯著加快嬰兒學習語言的速度。
這種學習速度的提高,部分原因在於一旦孩子開始與成人交流反饋,周圍的人會更加樂於與之交流而產生良性互動。比如“嗨,看呀,孩子在輕拍頭部!應該給他找頂帽子了。”諸如此類的情景會直接刺激嬰兒的大腦皮層,這是語言發展的本質因素。
當然,父母不應過多關注於嬰兒手語對智力開發的影響。從本質上講,手語的目的是為了幫助父母與孩子相互之間的交流。通過使用手語,父母和孩子相處會增加許多樂趣,只需一個簡單動作,就能讓你確實感受到孩子和你之間那種沒有任何間隔的真摯感情。
或許是因為嬰兒嘴部肌肉群的發育通常不會早於20個月,但此時,嬰兒早已明白交流的本質,並且已經具備了通過手勢進行交流的能力,嬰兒手語的發明人如是說。當時,他發現聾啞兒童通過手語進行交流要比同樣年紀的聽覺正常的兒童使用語言交流流暢得多。
學習步驟
學習手語的第一步,交給寶寶嬰兒手語就像教他們說話一樣簡單,最佳的方法就是把每個手勢當成語言文字一樣對待。
具體說來,就是把整套手勢拆分開,先從幾個最簡單的基本手勢開始。你應當通過觀察,選擇寶寶最感興趣的幾個部分,這一點因人而異。但無論你從什麼手勢入手,都要持之以恆,不斷地訓練,並且要求家人隨時使用手語交流,就像平時說話一樣。
為手語的日常使用創造些機會。比如,假設你選擇“貓”作為寶寶學習手語的開始,不要僅僅在你們撞見鄰居家的貓時做出這個手勢,而應當主動地去找。你可以帶他專門去看,也可以從書本、雜誌中去找,總之,任何可能的地方,像電視,玩具店等等。這樣就能讓你的寶寶理解“貓”這個手勢並不局限於鄰居家那隻貓。總有一天,你的孩子會找到自己的貓(可能僅僅是一張他喜歡的貓卡片),但卻興趣十足地用手語告訴你關於他的貓的一切。
學習時段
何時教寶寶學手語 學習手語需要肢體協調配合,所以專家建議寶寶出生6~9個月再開始學習,這時寶寶的協調運動機能已經發育成熟,對周圍的事物開始產生很大的興趣,並且表現出強烈的探索欲望和表達欲望。所以,當寶寶學會了坐,看到好玩的東西就會伸手去抓時,家長就可以開始教寶寶學習手語了。 不同的孩子學習手語的速度不同,一般說來,1歲左右的寶寶可以學會10個手語,1歲半之前就能增加到40個,同時另有一些手語寶寶雖然還沒有學會,但是已經能夠理解含義。
5項要領
教寶寶手語的5項要領
邊說邊教
在教寶寶學手語時,媽媽一定要邊做動作邊解釋,而且說話時要面帶微笑,柔和專注地看著寶寶的雙眼。也許剛開始寶寶並不明白你在做什麼,但熟悉之後就會跟著你一起做,並逐漸明白手語的意思。
不斷重複
手語一定要不斷重複,經常運用,才能使寶寶有深刻的記憶,所以在平時說話時,最好附帶練習手語動作。等寶寶學會幾個常用手語之後,教學就會變得輕鬆,所以媽媽一開始要有耐心。
稱讚寶寶
寶寶學會第一個手語動作後要好好地稱讚他,這能促使他更積極的學習。即使寶寶的手勢和你教的稍有不同,也要多鼓勵他,因為嬰兒的手部機能不像成人那樣靈活。
全家一起學
如果寶寶能用手語和媽媽以外的人溝通,他會更自信、更積極地學習;另外,家人一起學習也有利於建立親密融洽的親子關係。
不要輕易放棄
寶寶剛開始學手語經常很不配合,或者學得很慢,所以媽媽一定不能遇到一點挫折就放棄。學習需要一段磨合時間,堅持下去才能見到效果。
醫師叮囑
兒童心理科主任醫師張學嶺表示,寶寶學會用手語表達自己的需求,當然是一件好事,但需要提醒父母的是:手語只是一個過渡期,是寶寶口語發展不成熟時的輔助溝通方式,學習的目的也不是為了讓孩子“更聰明”,所以不要強迫孩子學習。
注意事項
學習手語並不是寶寶學習交流的必經途徑。也有一些專家認為,學手語也許會對寶寶學習口語產生一定的影響,畢竟如果寶寶習慣了用手語表達,口語有時候就會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另外,要提醒你注意的是:通常在你明白每一個手勢之前,小傢伙就已經開始創造屬於他自己的原創手語了!所以,不要忽略理解寶寶 自己手勢的意思。 TIPS:學習手語並不是寶寶學習交流的必經途徑。也有一些專家認為,學手語也許會對寶寶學習口語產生一定的影響,畢竟如果寶寶習慣了用手語表達,口語有時候就會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通常嬰兒學會單字發音是在大約13個月,而說出包含2~3個詞的簡單句子平均要到20個月左右。相比起來,通常8個月的嬰兒就能準確掌握一種簡單手勢,比如“牛奶”,“還要一些”等等。
練習遊戲
做遊戲前,媽媽得先明確——和寶寶玩手語遊戲不是要教寶寶一種特殊技能,因為肢體動作是寶寶的本能,而手語遊戲只是培養照顧者和寶寶之間的默契,創造出兩人都能理解的肢體語言。 遊戲準備:參與遊戲者需熟悉幾個簡單常用的手語,最好是和寶寶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這樣才能及時地學以致用。
遊戲一
寶寶喝牛奶 手語關鍵字:牛奶、喝、還要 手語操作:小拳頭反覆握緊,張開,學作牧民擠奶狀,這是“牛奶”;拇指蹺起,小手微屈成奶瓶狀,“倒”向嘴邊,代表“喝”;兩隻小手聚攏、碰撞、分開,意思是“我還要”。
遊戲方法: 1.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坐著,媽媽用手語做出“喝”的動作,指指一旁的空奶瓶,引導寶寶注意到實物。 2.媽媽作“牛奶”的手語,逐漸讓寶寶把這個手語和實物聯繫起來。 3.媽媽舉起空奶瓶佯裝喝奶狀,然後倒倒空奶瓶,“沒了!”,用手語做“還要”的動作,再拿另一奶瓶繼續“喝”,讓寶寶理解這一手勢的意思。 4.等寶寶熟悉後,讓寶寶也參與到遊戲中,和媽媽用手語一“問”一“答”。
遊戲二
小魚鑽山洞 手語關鍵字:魚、山洞 手語操作:小手五指併攏,彎曲手指,模仿小魚遊動的姿勢;十指交叉,手臂圍繞成圓形,象徵一個山洞。
遊戲方法: 1.做這個遊戲前,先要讓寶寶學會“魚”的手語。 2.媽媽的手臂圍成小山洞,讓寶寶做“魚”的動作,鑽過媽媽的“山洞”。還可以同時配上兒歌:“許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 3.可以讓爸爸也一起加入,讓大魚帶著小魚一起鑽“山洞”。
遊戲三
戴帽子 手語關鍵字:帽子、真棒 手語操作:食指微曲輕敲頭部代表“帽子”;豎起大拇指表示“你真棒!”
遊戲方法: 1.寶寶要出門了,得裝扮得漂亮點,穿上新衣服新鞋子,瞧瞧,還差什麼呢?食指微曲輕敲頭部,“帽子在哪裡?寶寶缺了一頂漂亮的帽子。” 2.讓寶寶自己選擇一帽子,給他戴上。照照鏡子,寶寶漂亮嗎?豎起大拇指,給自己打打氣。
遊戲四
洗刷刷 手語關鍵字:洗澡、換尿布 手語操作:雙手摩擦自己的身體表示“洗澡”; 輕拍自己的臀部,寶寶要換尿布了。
遊戲方法: 1.這個遊戲適合在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做。媽媽在給寶寶擦洗身子的時候引導寶寶做出“洗澡”的手語。 2.洗完澡,接下來該乾什麼呢?讓寶寶用手語告訴媽媽要換新尿布。這個手勢在平時也可以經常使用,多多練習,寶寶可以通過這個方法告知媽媽“尿尿”了。
遊戲五
晚安寶寶 手語關鍵字:安靜、睡覺 手語操作:用食指指向嘴巴(但不接觸),然後發出“噓”的聲音,這是“安靜”;雙手合十放在頭部左側,然後將頭靠向手掌,那是“睡覺”。
遊戲方法: 1.這個遊戲適合睡覺前做,讓寶寶躺在小床上,媽媽坐在床沿,面對寶寶。 2.媽媽做出“安靜”的手勢,用動作吸引寶寶的注意。 3.媽媽用“睡覺”的手語告訴寶寶該閉上小眼睛了。親吻寶貝,“晚安,做個好夢!”如果寶寶還不願意閉,可以再重複這個遊戲,直到寶寶睡意襲來。 遊戲要決: 1.手勢要一致。如果每次手勢都不一樣,寶寶可能領略不到動作的重點在哪裡。 2.不斷重複動作。為了讓寶寶理解手勢的意義,父母必須不斷重複,當寶寶做出正確的動作時,要給予適當的鼓勵。
問答
Q:寶寶剛開始接觸手語,爸爸媽媽該如何來選擇學習的內容呢?
A:1)選擇詞語的時候要先從簡單的名詞開始,比如小狗啊,花等等,然後再教生活環境中的動詞,比如吃,最後再發展到形容詞,漂亮、長。 2)教手語的時候,要選擇那些寶寶還不會說或從來沒有接觸過的新單詞,這對他來說有新鮮感。 3)如果寶寶已經認識比較多的詞語,可以選擇那些雖然會說,但是還不明白意思的詞語,這樣他才會有興致去學。 4)針對寶寶周圍的人、事、物,寶寶有興趣的東西就可以用手語來表達,他越喜歡,就越有興趣去學習。 5)如果寶寶有不太喜歡或者做某些事情不耐煩的時候,就可以用手語來表達,用手指動作來增加寶寶的興趣。 6)在寶寶日常生活中,接觸頻率最高的東西,可以教寶寶用手語來表示,因為寶寶對這些東西比較熟悉,而且學會後有很多機會重複練習。
Q:寶寶手語該如何來教呢?
A:用眼睛、手指、聲音和表情一起來配合。首先用眼睛和寶寶交流,用手指做動作,和寶寶一起來學習,做手語的時候,嘴巴要發出聲音,說出相對應的單詞,最後還要有表情來配合。
Q:怎么更好地來和寶寶交流手語呢?
A:剛開始的時候先選幾個簡單的詞語,語言和手勢要一起交流,做手語的時候嘴巴要把這個音發出來。要重複手勢和語言,重複性對寶寶記憶很重要。在生活中要做到經常使用手語,看到學過的東西就把這個實物指出來。爸爸媽媽要幫助寶寶學習手語,不要只是規定時間來學習,讓手語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適時適地地給寶寶創造使用手語的機會,有彈性、有耐心,讓寶寶手語變得更加有趣。
Q:寶寶手語是從國外引進的,現在教的都是用美語,這樣適合在中國使用嗎?
A:美國專家認為,假如一個中國孩子在美國出生,那他今後的語言就是美語;相反一個美國孩子生活在中國,那他一定講中文。手語是國際化的,沒有地域界限,比如吃,在全世界都是用嘴巴進食,我們寶寶手語是用動作和語言同時來表達的,所以沒有影響。 中國專家認為,人在出生的時候就有一套語言裝置,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他就會學會什麼語言,孩子一旦掌握了就會進行自動的交流,所以文化差別對寶寶手語影響並不大。
Q:寶寶用手語,會不會影響他的語言發展?
A:研究結果證明,會用手語的寶寶,對大腦開發有很大的促進,會使用手語的寶寶甚至比同齡寶寶更早地發展語言。只要在寶寶學說話的時候,慢慢地減少他手語的使用,增加語言表達,等他能流利表達了,手語也就被取而代之了。
常見手語
這裡介紹了一些簡單常用的手勢,你可以嘗試從這些手勢開始。對於下面列出的手勢,你可以根據你和孩子的實際情況作出調整,重點是與孩子交流,所以不用拘泥於細節。堅持下去,直到雙方都能掌握並能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時,這項工程就算勝利結束了。另外,要提醒你注意的是:通常在你明白每一個手勢之前,小傢伙就已經開始創造屬於他自己的原創手語了!所以,不要忽略理解寶寶自己手勢的意思。
要 手指反覆聚攏碰撞到一起。使用場合:還想喝水,還要吃東西,還要多搖一會兒等。
沒 了 屈臂放於胸前,手掌朝下,從上到下揮動。使用場合:冰激淋吃完了,盒子空了等。
吃 / 餓 了 用食指輕觸嘴巴。
喝 / 渴 了 拇指抬起,其餘四指微屈形成奶瓶的形狀,然後做出“喝”的動作。
熱 不停地吹氣,就像你把水吹涼時所做的動作一樣。
冷 加緊雙臂,緊貼身體兩側。
牛 奶 反覆握緊、張開拳頭,就像牧民擠奶的動作一樣。
飲 料 攥起雙拳,一上一下放好,然後反覆鏇動。
疼 痛 用食指畫出疼痛的區域,做疼痛表情。
停 五指併攏,手掌朝前推出。
安 靜 用食指指向嘴巴(但不接觸),然後發出“噓”的聲音。
吵 死 了 雙拳微微攥起,貼於耳側。
換 尿 布 輕拍自己的臀部。
洗 澡 雙手摩擦自己的身體。
刷 牙 露出門牙,食指平伸做出刷牙動作。
電 話 做出“六”的手勢,然後放在耳邊不動。
星 星 手指放鬆,然後反覆晃動手腕,做出星星閃爍的樣子。
月亮/燈光 平伸手臂指向天空,然後反覆晃動手腕。
書 用兩隻手掌做出翻開、合上書本的動作。
睡 覺 雙手合十放在頭部左側,然後將頭靠向手掌,做出睡覺的樣子。
狗 把舌頭伸出然後做出小狗喘氣的動作。
貓 用食指在胸前畫圈
馬 雙手攥拳置於胸前並上下擺動,做出騎馬的樣子。
鳥 雙臂展開上下揮動,做出揮動翅膀的樣子。
魚 反覆張開、閉合嘴巴,並發出“bo bo”的聲音,像魚在水中吐氣泡。
兔 子 伸出兩指放在頭頂,然後反覆彎曲、伸直手指。
花 作勢深吸一口氣,好像聞到花香一樣。
帽 子 食指微曲輕敲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