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塞爾

威塞爾

威塞爾(TostenN.Wiesel)博士由於在揭示大腦如何分析視覺系統的編碼信息而獲得了1981年的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

基本信息

簡介

威塞爾 威塞爾

威塞爾(TostenN.Wiesel)博士由於在揭示大腦如何分析視覺系統的編碼信息而獲得了1981年的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威塞爾說過神經生物學是一門發展很快的學科,在美國,20年前只有300名研究人員,這一數字已經到了3萬。

生物學研究

神經生物學也是一門真正的交叉學科,它需要遺傳學、分子生物學、細胞學的知識,從功能上看,它研究語言、學習、記憶等,需要很寬的知識面。雖然我無法在這裡對該領域作出全面的介紹,但也可以講幾點熱點:首先帕金森等遺傳疾病分子機制的研究,這些疾病有的由單個基因控制,有的由多個基因控制;還有一個是大腦的發育,發育神經生物學也是一個發展很快的領域,這一領域不斷有新的知識、新的發現;此外,某些細胞可以運轉,可以移動,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這些細胞如何到達目的地,這一領域很重要,前景也很好。我自己研究的領域是眼睛和大腦如何交流,聽到的和看到的信息如何傳遞、如何處理。

我認為在上海的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的研究水平很高,也取得了很好成績。相信中國的神經生物學在未來會發展得特別快並取得很好的成果,而很多在美國和歐洲得到訓練的留學生回國後會找到很好的發展機會。在北京成立的生物技術研究所就為年輕的科學家提供了很好的機會。讓年輕的科學家挑大樑,擁有自己的實驗室,這在日本、歐洲也不普遍,這是中國的新舉措,非常好。

威塞爾:“我對重慶科技充滿信心”

威塞爾 威塞爾

威塞爾

“叮鈴鈴……”鬧鐘在希爾頓酒店一間客房裡歡快地響起。諾貝爾獎獲得者、85歲的瑞典老人托斯·威塞爾一刻也沒耽擱,立即翻身起床,站在窗邊活動了下筋骨。梳洗完畢後,他穿起襯衣、戴上墨鏡走出房門———他的首次重慶之行開始了。

醫學生培養可不分系別

上午9點,威塞爾抵達第三軍醫大學。操場上,有學生在進行緊張而有序的訓練。走進教學樓,學生們正在安靜地自習……

威塞爾一行人輕手輕腳地推開了人體標本陳列室的大門。威塞爾對這裡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參觀完畢後,他豎起了大拇指。隨後,他又先後前往學術報告廳以及西南醫院等地。

“學校的硬體和軟體設施都很好,教師也很優秀,相信這裡的學生能獲得很好的教育……”他在學校的留言簿上這樣寫道。在座談中,威塞爾說,在世界優秀的培養醫學生的大學裡,都沒有系別之分,學生會全面地接受各科知識,同時還能在實驗室里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從事研究和學習,等一段時間之後,再選擇自己的導師。

“醫學的研究需要學科知識的融合。”他說,重慶的醫科大學也可適當地採取這樣的方式,比如把藥學整合進生物化學專業,把解剖學整合進病理學專業等,讓醫學生從一開始就接受綜合知識。

組建中藥基因庫

下午,氣溫升了起來,在參觀市中藥研究院的過程中,威塞爾不停地喝著礦泉水。“這是什麼植物?它的療效是什麼?”在參觀動植物標本館的過程中,他不停地發問,並拿起一件件散發著獨特香味的水靈芝、板藍根等標本仔細地翻看研究。

“中醫中藥是中國獨有的,也是神奇的。”威塞爾說,中藥的成分多而複雜,就算是同一物種,在不同的地方生長,其成分含量也有所差異,所以中藥需要多進行基礎性研究,不可急於求成。

參觀完標本館,威塞爾說,這裡擁有30多萬份的藥用植物標本,重慶的科研人員通過對其DNA、形態等分析,完全有能力以此為基礎組建一個高質量的中藥基因庫,“這對中藥資源的保護、中藥產品的研製以及優質藥材的選育和穩定藥用成分,會有很大的幫助。重慶也極有可能因此而領導世界”。

醫療成果推廣要專攻,威塞爾在市套用技術研究院作了以“大腦半球職能分工和視覺系統”為題的報告。兩個小時的報告,讓他顯得有些疲憊。趁著中午時間,他打了兩拳“太極”舒活筋骨。正準備休息時,聽說下午要去參觀早已有耳聞的“海扶超聲聚焦刀”,他又立刻興致盎然。

在重慶醫科大學海扶公司,工作人員為威塞爾現場介紹了治療系統的原理和運行過程,“這會為病人帶來附加的疼痛嗎?”他問,“不會。”對這個回答,他連連點頭。

對這個優秀醫學成果的推廣和套用,威塞爾談了自己的看法。“這個治療設備可以治療許多種疾病,這很好。”他說,如果要利於推廣,可以將治療的主攻方向,集中在一種疾病上,比如子宮肌瘤、乳腺癌等一些女性疾病。同時他還建議,在產品的推廣計畫中,還應包括邀請更多海外專家前來指導,並在更多的醫學及科學雜誌上發表論文,多讓產品在公開場合露面等,擴大影響力。

在渝的5天行程中,威塞爾先生品過美味小吃、賞過山城夜景,還遊覽了大足石刻、磁器口等名勝古蹟。即將離開時,他說,此次來渝,看到了很多世界領先的技術和產品,“重慶是一座有著文化底蘊的城市,散發著巨大發展潛力。”他表示,自己將以此為契機,為這裡優秀的項目牽線搭橋,並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促成重慶與更多世界頂級科研團隊的合作以及成果落地,同時也會一如既往地關注重慶,共同致力於搭建一個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我對重慶的科技充滿信心,不久以後,我相信這裡一定會走出‘諾貝爾獎’”。他微笑著說。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