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程
最早提交蘇聯軍隊服役的是SVT-38半自動步槍。“38”表示該槍在1938年定型,但並沒有立即投產,因為當時還有其他競爭對手,其中最有競爭力的是西蒙諾夫的設計。1939年2月26日,托卡列夫的設計最終獲勝,但軍方對全面裝備SVT-38仍有疑慮,因此在生產SVT-38的同時,也少量生產西蒙諾夫設計的AVS-36。據說後來是史達林親自干預此事,正式把採購新槍的契約判給他所喜愛的槍械設計師--托卡列夫。
SVT-38開始試產是在1939年7月下旬,在改進了一些缺點後,於1939年10月正式開始批量生產。但半年後,也就是1940年4月便停產了,準備生產該槍的改進型SVT-40半自動步槍。有報導說SVT-38共生產了約15萬支,但由於量產時間只持續了6個月。所以比較接近現實的說法是不足10萬支。後來大多數SVT-38在戰鬥中丟失、損壞或被送回工廠重新改裝成SVT-40。
SVT-40是根據冬季對芬蘭作戰所取得的經驗教訓總結的成果,在SVT-38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目的是改善步槍的操作性能和提高可靠性。該槍於1940年7月1日開始在圖拉兵工廠投產,同時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則開始減產,因為當時蘇聯打算以後所有的步兵單位都裝備新的半自動步槍。由於其結構和工藝比莫辛-納甘步槍的複雜,所以生產速度比較慢,不過SVT-40的生產速度比原來的SVT-38要快,這主要是因為一些零部件被簡化,而且生產工人也已經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
圖拉兵工廠和伊熱夫斯克兵工廠作為SVT-40的主要生產廠家,從開始就全力生產SVT-40,但當1942年蘇軍決定重新把莫辛-納甘M1891/30步槍作為制式裝備後,伊熱夫斯克兵工廠就停止了SVT-40的生產,轉而全力生產莫辛-納甘步槍。而圖拉兵工廠由於一直接到小批量的訂單,因此直到1945年1月3日才完全停產SVT-40。
SVT-38最初只是用於增加步兵排的火力,在排內只有少數人裝備,其他人仍然使用莫辛-納甘步槍。但是在一些精銳部隊中,如1940年初在卡累利亞的拉多加湖(蘇聯在歐洲最大的湖,靠近波蘭)作戰的滑雪板部隊,完全用SVT-38代替莫辛-納甘步槍。芬蘭軍隊深切體會到這種步槍的可怕火力,而蘇聯領導層則很欣喜地看到其優越的性能表現,史達林更宣稱,一個裝備這種新步槍的士兵等於十個裝備普通步槍的士兵。到了生產SVT-40時,蘇聯已經打算將其作為標準的單兵步槍,全面替換舊的莫辛-納甘步槍,因此生產數量相當大(到1945年以前就超過100萬支)。但二戰結束後,大部分SVT-40很快就被撤裝,由SKS步槍取而代之。少數SVT步槍作為軍用剩餘物資在蘇聯民間市場上出售。
結構特點
SVT步槍是一種採用導氣式工作原理、彈匣供彈的自動裝填步槍。短行程導氣活塞位於槍管上方,後坐行程約36mm。導氣室連同準星座、刺刀卡筍和槍口制退器,構成一個完整的槍口延長段。這樣的設計簡化了槍管,但槍口延長段頗為複雜。導氣室前面凸出的是一個五角形的氣體調節器,有5個不同的位置,分別標記為1.1、1.2、1.3、1.5和1.7,可根據天氣條件、彈藥狀況或污垢的積聚程度選擇合適的導氣量。有一個專用扳鉗用於調整調節器。SVT採用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雙閉鎖凸耳。槍機框底部的開/閉鎖斜面與槍機頂部的開/閉鎖斜面貼合,在自動循環過程中相互作用,使槍機後端上抬或下落,完成開、閉鎖動作。FN公司的FAL步槍的槍機就與SVT的非常相似,區別在於SVT的閉鎖支承面在機匣前方,而FAL的在機匣後方。槍機偏移式閉鎖機構的優點是剛度好、結構簡單、便於生產,勤務性也比較好,但由於槍機單面受力以及開、閉鎖時的碰撞,對連發射擊精度會有一定的影響。不過,SVT作為半自動步槍,這方面的影響並不大。
SVT採用擊錘式擊發機構,手動保險位於扳機後面,將其向下扳動時能阻止扳機扣動;向左上方扳起後,就能正常射擊。
槍口制退器兩側各有6個泄氣孔,使部分火藥燃氣導向側後方,從而起到降低後坐力和槍口消焰的作用。據說一些早期的槍口制退器有8個泄氣孔。
SVT的機械瞄具由位於槍口延長段後端的準星和安裝在槍管尾部上方的缺口式照門組成。準星為柱形,可調高低和風偏,準星護罩頂端有一個透光孔,調整工具可通過該孔調整準星高低。表尺最大射程為1500m,最小射程為100m,每100m設一個分劃。
彈匣由鋼板製成,可裝10發槍彈。SVT-38的彈匣比SVT-40的彈匣稍長,生產工藝也不同,SVT-40的彈匣生產起來更簡單。這兩種彈匣的識別特徵是:SVT-38的彈匣在靠近底部的兩側各有一個圓形小孔,用於固定彈匣底板,彈匣卡筍用鍛壓件製成,而SVT-40的則改用衝壓件,因此SVT-40的彈匣卡筍顯得較“薄”,不使用時可以向上摺疊,避免意外扳動。
SVT機匣上蓋的拋殼窗尾端還加工了一個橋夾導槽,可以直接用奠辛-納甘的5發橋夾往槍上的空彈匣內壓彈。設有空倉掛機裝置,當彈匣打空時,槍機滯留在後方,提示射手再裝填,在使用橋夾往槍內壓彈時也需要掛起槍機。
SVT-38和SVT-40都採用木製槍托,但SVT-38槍托的前護手部位比較長,有一小塊衝壓鋼板在槍口延長段後面,蓋著導氣活塞和活塞連桿。鋼板上蓋兩側各排列著4個圓孔,用於冷卻槍管和導氣系統排氣,另外有5個長形孔沿著木製上護手兩側排列,便於空氣對流,防止槍管過熱。而SVT-40槍托的前護手部位則較短,縮短的部位由上、下兩塊衝壓成形的鋼製護蓋組成,完全包住槍管和導氣裝置,上、下鋼護蓋上都開有多個圓孔。由於SVT-40的護木縮短,因此原來的護箍也從兩個改為一個,並在前托上增加了手指凹槽。這些特徵都是SVT-38與SVT-40的明顯區別。
SVT-38的通條插在槍托右側的凹槽中,而SVT-40的則改為插在槍管下方,所以通條位置也是識別SVT-38與SVT-40的標誌。兩槍的後背帶環均位於槍托後下方,但由於通條位置的影響,前背帶環位置不同。SVT-38的前背帶環在槍口延長段底部,而SVT-40的在槍口延長段的左側。
SVT-38和SVT-40的標準配件基本相同。維護工具裝在一個帆布袋中,方便攜帶。每套工具包括槍刷和幾個多用途工具,例如調整氣體調節器的扳鉗也可以用於拆卸槍口制退器和導氣活塞;而調整準星高度的T形鑰匙也可用於拆卸槍托螺栓和擊針。SVT-38的背帶最初採用全皮結構,後來改為帆布和皮革的組合;SVT-40的背帶最初採用帆布和皮革製成,後來改為全帆布背帶。每支步槍都配一把刺刀,SVT-38和SVT-40的刺刀長度不同,SVT-38刺刀刃長355mm,SVT-40刺刀刃長241mm。
無論是SVT-38還是SVT-40,每支步槍出廠時僅配3個彈匣。每個彈匣的底部都印有配對步槍的槍號,並在槍號後面分別跟有1-3的序號,3個彈匣與步槍一起配發給士兵。彈匣袋可放兩個彈匣,剩下的彈匣隨槍攜帶。最初的彈匣袋由帆布和皮革構成,後來改為全皮。彈匣袋中間有一塊厚皮隔開成前後兩個間隔,使兩個彈匣分開放,避免相互碰撞發出聲響。由於每名使用SVT的士兵只能得到3個彈匣,因此在戰鬥時,需要同時攜帶一堆預先裝滿槍彈的橋夾。射擊遠距離目標時,可以用橋夾慢慢裝彈,但在近戰中緊迫的情況下,只有通過更換另一個滿載的彈匣才能加快裝填時間。當時蘇聯人認為這樣的可拆卸彈匣不僅增加了生產成本,而且把不必要的重量加入到原本已經很重的裝備里,正是基於這種落後的戰術觀念,後來設計SKS步槍時乾脆採用固定彈倉。
口徑:7.62x54R
槍口速度:840m/s
自動方式:導氣式
整體長度:1226毫米
槍管長度:610毫米
重量:3.85公斤
火力:半自動
彈夾容量:10發
改進型產品
一些SVT-38被當作狙擊步槍使用,但數量不多。狙擊型SVT-38隻是在機匣尾部安裝了瞄準鏡。SVT-40也有作為狙擊步槍使用的,數量同樣不多,大約只有5萬支。其實所有的SVT-38和大部分1942年10月前生產的SVT-40都有瞄準鏡架的連線軌座,只是裝配有瞄準鏡的狙擊步槍數量不多而已。瞄準鏡架的軌座是在機匣後上方兩側用機器鍛壓出的凹槽,瞄準鏡架是分叉式的,安裝瞄準鏡後,不阻礙機械瞄具的瞄準線。配用的光學瞄準鏡於1940年定型,瞄準鏡長167mm,視場為4°,放大倍率為3.5,鏡體短小,採用歐洲典型的三柱式分劃。該瞄準鏡不具備焦距調節功能,這是因為當時蘇聯的光學器材生產水平較低,難以保證調焦環的密封能力。瞄準鏡安裝在步槍上的位置偏後,為的是不阻礙使用橋夾裝填槍彈。SVT-40曾有一種全自動型,名稱是“1940型托卡列夫自動槍”,縮寫為AVT-400這種步槍與半自動型外觀相似,只是能夠連發發射。據說該步槍可配用15發容彈量的彈匣,原計畫用於填補班用輕機槍的空白,因為研製該槍時,DP-28輕機槍才剛開始裝備部隊,數量還少。但AVT-40連發發射時彈膛容易過熱,且會導致拋殼失敗,這大概是由於蘇聯彈藥在戰時的質量較差的緣故。此外連發發射也會導致部件壽命縮短,槍托的較細部位易破裂。為解決這個問題,也曾嘗試採用不同類型的木材,但最終都無法解決。AVT-40投產不久,就於1943年8月撤裝了。
1940年9月,曾少量生產了托卡列夫式卡賓槍(據說訂單僅3000支),該槍雖然屬於SVT-38的卡賓型,但卻採用了最新的SVT-40上的設計改進。該槍全槍長1070mm,槍管長470mm,空槍質量3.6kg。關於該槍的情況資料很少。另外在戰時還有一些前線士兵自己動手“截短”的非標準型卡賓槍。這些DIY的卡賓槍是為滿足列寧格勒和史達林格勒的巷戰中對較短的自動步槍的急需,而將槍管截短至400mm左右,甚至更短。
使用情況
SVT步槍以其尺寸來說是非常輕的,例如SVT-40比莫辛-納甘M1891/30長約50mm,但質量卻減輕了近0.5kg。雖然發射的槍彈相同,射擊精度也很接近,但SVT的後坐力卻比莫辛-納甘的要小。蘇軍方面對SVT的評價並不高,大多數人認為其可靠性差,結構複雜,維護困難;但在另一方面,SVT卻受到蘇聯的敵人--芬蘭和納粹德國的高度賞識,成為一種相當受歡迎的戰利品,甚至作為軍隊的正式裝備配發給前線士兵使用。SVT-38第一次露面是在入侵芬蘭的冬季戰爭(1939-1940年),許多使用SVT-38的蘇軍士兵認為該槍在戰場上需要一絲不苟地維護,故障也很多,尤其是當雪或沙子滲進槍機後。SVT-40正是針對前線士兵反映的意見而改進的產品,但在二戰中仍然被認為結構過於複雜、維護困難、故障率高。只有少數的蘇軍精銳部隊對SVT-40評價較高,例如海軍步兵(即海軍陸戰隊),認為SVT-40的性能要比莫辛-納甘步槍好得多。但由於總體評價不佳,再加上生產進度較慢,而戰時蘇聯急需提高步槍產量,因而導致最終減產,並提高莫辛-納甘步槍的生產速度來滿足前線需求,所以SVT未能像美國的M1伽蘭德步槍那樣成為戰爭中的主角。
即使作為配角,SVT也表現得不夠成功。蘇聯原本在1940年4月決定把SVT-40用作紅軍的狙擊步槍,因而停止生產莫辛-納甘M1891/30PE型狙擊步槍。然而SVT-40的首發命中率較低(與莫辛-納甘相比),最後還是在1942年決定重新採用莫辛-納甘M1891/30PE型狙擊步槍作為制式狙擊步槍,而原本為SVT研製的1940型瞄準鏡由於結構簡單,易於大量生產,被重新命名為PU瞄準鏡,並作為莫辛-納甘M1891/30PU型狙擊步槍的標準配置。只有部分SVT狙擊步槍作為莫辛-納甘M1891/30PE型狙擊步槍的候補槍枝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
相反,SVT最大的擁躉者卻是蘇聯的敵人。芬蘭軍隊在冬季戰爭中繳獲了約4000支AVS-36和SVT-38步槍,他們認為SVT-38的火力強大,只是“偶然卡殼而已”,而導致卡殼問題的部分原因可能是蘇軍使用的潤滑油在寒冷天氣下會凍住槍機。芬蘭軍隊很喜歡使用SVT-38,即使在二戰結束後,仍有許多SVT-38用於射擊訓練,一直用到1961年。
德國軍隊也在二戰中廣泛使用繳獲的SVT步槍,還有一些被送回德國做進一步研究,為德國研製半自動步槍提供摹本。雖然德國不像芬蘭那樣也自己生產7.62×54mmR槍彈,但他們繳獲的彈藥很充足,而SVT的射擊精度高,戰鬥射速比毛瑟98k步槍高得多,如果有條件把SVT和毛瑟98k各打一遍,就不難明白為什麼許多德軍士兵喜歡在戰鬥中使用這種敵手的步槍並一直用到彈藥耗盡為止。由於SVT在德軍中的使用量非常大,以至於德軍高層為這些蘇聯步槍重新命名德國型號並配發給前線部隊,其中SVT-38被重新命名為SIG.258(r),而SVT-40則稱為SIG.259(r),SVT-40的狙擊型為SIG.Zf26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