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思銓

姚思銓(1915—1943),筆名萬湜思,桐廬白鶴鄉板橋(今石阜鎮板橋村)人。自幼好學,人稱神童。1931年考入杭州師範學校。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姚思銓,九一八事變後,投入救亡運動,聯絡同學,組織“白煤學社”,定期出牆報,報導學生的愛國鬥爭,宣傳爭民主、反專制的進步思想。還秘密建立讀書會,向同學介紹進步書刊。杭州戒嚴司令部發覺後,派軍警搜查,迫害愛國學生。1932年12月被捕,半年後經保釋出獄。自此,在共產黨的支持和幫助下,積極投身於抗日民族解放鬥爭。

思銓在學生時期,酷愛文學美術,課餘還自學英語和世界語。1937年1月,他曾選譯蘇聯瑪耶可夫斯基的詩20篇,題名《吶喊》,是最早向國人介紹瑪耶可夫斯基作品的人。是年冬,杭州淪陷,思銓轉到金華。次年創編《大風》周刊,以後又接編《新力》期刊、《浙江日報》副刊《江風》。刊物經常登載左翼作家的作品,發表抨擊和揭露黑暗現實的文章,報導抗日根據地及進步文化界的動態,向讀者傳遞光明信息。

思銓重視木刻藝術的宣傳教育作用,經常為刊物製作版畫。他的作品內容進步,刀法嚴謹細緻而有力,表現出人物感情的深度和力量的強度,別具風格,影響頗大。1938年,謳歌中國人民抗日事業的版畫集《中國的戰鬥》問世。次年,與野夫金逢孫等在金華成立“浙江省戰時木刻研究社”,思銓任副社長,並擔任木刻函授班金華地區指導師,以推動木刻藝術的發展。

1939年12月,《刀與筆》綜合文藝月刊創立,思銓任主編。刊物經常刊登共產黨人和進步作家的文章、漫畫及木刻,遠銷內地各省。面對國民黨當局干預、鉗制,思銓針鋒相對,據理駁斥,後揮袖而去。《刀與筆》被迫停刊,前後僅出四期。

1942年,思銓積勞成疾,肺病日益加重,在縉雲岳父家養病,生活十分困難,且不顧戰亂顛簸和疾病折磨,重新改譯了瑪耶可夫斯基的詩作(1950年由上海三聯書店出版),並把著譯詩作編集為《黑屋及其它》、翻譯論文集《知識分子論集》、小說集《袁法富之死》、散文集《窗及其它》,並選編了一冊木刻集。1943年12月,姚思銓在貧病交迫中溘然長逝。當時報刊評論他“支撐著病體,絞出腦血,一點一滴落在中國乾枯的文藝壇上”。馮雪峰稱他是“獻身於抗戰的和革命的新文藝工作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