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背景
清華大學"好讀書 "獎學金捐贈儀式。我國著名的作家、翻譯家楊絳女士將錢鍾書、楊絳夫婦2001年上半年所獲稿酬現金72萬元及其後出版作品獲得報酬的權利,捐贈給我校教育基金會,設立"好讀書"獎學金,以鼓勵家庭經濟困難的優秀大學生努力學習、成才報國。90高齡的楊絳女士出席了捐贈儀式。
楊絳女士在儀式上談到,她是一個人代表三個人,代表她自己、已經去世的錢鍾書和他們的女兒錢瑗向母校捐贈的。她說:"設立'好讀書'獎學金是我們一家三個人的意願。在1995年錢鍾書已經病重時,我和錢瑗到錢鍾書的病榻前,我們商量好了,將來我們要是有錢,我們要捐助一個獎學金,這個獎學金就叫好讀書獎學金,不用我們個人的名字。"談到設立好讀書獎學金的宗旨,楊絳指出:"'好讀書'獎學金的宗旨是扶貧,因為我們看到富裕人家的子弟升學很方便,可是貧窮人家的兒女,儘管他們好讀書,而且有能力好好讀書,可是他們要上中學就有種種困難,上大學就更不用說了。'好讀書'獎學金就是要鼓勵、幫助這些家庭貧寒的學生。"
社會評價
“好讀書”還有目的的不同。古人云“學而優而仕”,因而,為了當“仕”就必需“學而優”;有的人為了謀個好職位、賺更多的錢或者當個眾人仰視的“大師”也要努力讀書。為了這些目的去讀書,書就變成了充滿異味的東西。錢、楊先生提倡的“好讀書”中的“好”字大有深意存焉:即讀書首先應成為一種“愛好”,或曰“嗜好”。讀書治學就是他們的生命本身,就是他們選擇的生命存在方式與價值所在。《論語》說:“學為己”,讀人文之書首先是自身精神上的需要,提高自身修養的需要,而不是功利的需要。
錢、楊兩位先生聽了笑說:“我們不是尋常百姓嗎?”他們勸錢、楊先生把“陋室”改得“豪華”一點。但他們的生活觀念和錢、楊先生是如此的不同,就像是在兩個不能溝通的世界裡。如今楊絳先生所住的房間裡依然是水泥地、白灰牆,與當今一些教授們新遷的住宅相比,可謂簡陋,但所有房間都乾淨、整潔、雅致,流動著一股清幽的書卷的馨香。楊絳先生的服飾樸素無華,毫無珠光寶氣。他們過著簡樸的生活,卻把自己的積蓄全部捐贈給“好讀書”的青年。我惟願獲得此項獎勵的青年不要像那幾位來客的識見。讀書考試經常得一百分的人,未必不會是一個品味低下的精神貧困症的患者。
“我常想起十九世紀英國詩人藍德(W.S. Land o r)的幾行詩:
‘我雙手烤著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準備走了。’
人至暮年,終要思考“後事”。錢、楊先生想的“後事”,是把什麼留給後人、留給未來的世界,因此,不是歇息,而是更加拚命地去做。年屆九十的楊絳先生,以病弱之軀,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地整理出四十卷本的《錢鍾書手稿》,而自己一心想寫的許多東西被擱置在一邊。因為她知道,對於這個世界來說,錢鍾書比她更為重要。
1991年,楊絳要求錢鍾書為自己構思中的小說人物寫幾首情詩。錢先生“苦思冥搜者匝月”,得詩七首。其中“夢魂長逐漫漫絮,身骨終拼寸寸灰”兩句,成了今日楊絳先生整理錢鍾書遺稿時的精神寫照。
在錢先生離去之時,楊絳在他的遺體上擺放了一株紫色的“毋忘我”和一株白色的玫瑰。紫、白兩色恰恰是清華的傳統校色,至今,校旗、校服依然是紫白兩色。心理學家說,對色彩的同好,是心靈相通的表征。每當春夏,水木清華的山坡上開滿紫白小花,提醒我們:錢先生的魂、楊先生的心與我們同在。在我們為民族復興而自強奮鬥時,他們鼓舞著我們。錢先生生前被譽為“文化崑崙”,他是堅辭不受的。 萬千學子共築新世紀的文化崑崙,錢楊二位先生都會是樂於為後生加油鼓勁的。 “好讀書”獎學金的設立包含著前輩的如此期待, 無論是錢先生的在天之靈,還是身體尚健的楊絳先生,都是會含笑讚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