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好事近
簾外五更風,消受曉寒時節。剛剩秋衾 一半,擁透簾殘月。
爭教 清淚不成冰?好處 便輕別。擬把 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好事近:詞牌名。又名《釣船笛》,《張子野詞》入“仙呂宮”。雙調四十五字,前後片各兩仄韻,以入聲韻為宜。兩結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秋衾(qīn):秋夜冰涼的被子。
爭教:怎教,怎么才能。
好處:歡合情濃之時。
擬把:打算把。
1.好事近:詞牌名。又名《釣船笛》,《張子野詞》入“仙呂宮”。雙調四十五字,前後片各兩仄韻,以入聲韻為宜。兩結句皆上一、下四句法。
2.秋衾(qīn):秋夜冰涼的被子。
3.爭教:怎教,怎么才能。
4.好處:歡合情濃之時。
5.擬把:打算把。
白話譯文
窗外吹來五更的寒風,這寒冷的造成正是一天中最冷的時刻。獨自孤眠,秋夜冰冷的被子多出了一半,我擁著被子坐起來,望著窗外的殘月回憶往昔。
怎么能使清淚不長流至結冰呢,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把離別的事放在心上。這因離別而感傷的心緒,還是留到天亮以後再去想吧。
創作背景
康熙十六年(1677)盧氏因難產不幸去世,盧氏死後,痴情的納蘭就陷入無盡的哀傷之中。為了表達自己與妻子乍離之後的傷感而寫下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該篇是納蘭的一首簡短小詞。上片寫相思,似乎是在同憶中找尋往昔的歡樂,又像是在懷念妻子,在她離去後產生了傷感之情,詞意撲朔迷離,耐人尋味,有著重情重義之感,也有迷惘哀傷的糾結。
開頭便直言了生命的不可承受之重, “簾外五更風,消受曉寒時節”。竹簾之外傳來五更的寒風,在這清秋寒冷的早晨實在讓人難以消受。這首詞寫與妻子乍離之後的傷感,寫得如此直白動人,只怕是納蘭的內心真的是無法再忍耐下去了,愛情對於他來說是精神的一種很大寄託,但當他所依賴的愛情一份一份都離他而去的時候,再堅強的人,只怕也會難以承受了。
詞一開始便頗有自怨多情之意。不過語言雖然直白粗淺,但是卻真摯感人。越是直白簡潔,便越是入情至深。而後接下去便說道:“剛剩秋衾一半,擁透簾殘月。”獨自孤眠,秋夜冷冰凍的被子因多出了一半,而曉寒難耐,於是擁被對著簾外的殘月。夜半孤枕難眠,只能望著明月去回憶往昔,但可惜,月亮似乎也知道他的心事,窗外所對的只是一輪殘月而已。
歡樂和幸福都是短暫的,世上沒有什麼事情是長長久久、永不變更的、納蘭而今只剩下獨自一人,孤獨無依,現在對著窗外的殘月,更是加重了這種孤獨感,納蘭自然是情難以自禁,淚流滿面。
故而下片便寫道“爭教清淚不成冰”,自然承接了上片的情緒,沒有什麼過渡,也沒有任何的引申,依然是簡單的描述,將心情的糟糕寫得入木三分。直白的描述有時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覷,納蘭將人生苦短、情短苦多的情感糾葛寫得讓人無法不去動情。
想起往日的種種,而今自己獨自一人賞月,只能清淚長流,空白凝噎,這句中的“成冰”更是寫出清冷孤寂的意味了。淚流至結成冰,這該是怎樣的一種哀愁,納蘭的孤獨和寂寞,在盧氏離去後便更加明顯,但凡盧氏之前用過的衣物、住過的樓閣,對納蘭來說,都是一種折磨。
所以,納蘭才會說“好處便輕別。擬把傷離情緒,待曉寒重說”、納蘭自己也知道,面對這樣鋪天蓋地的哀傷,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把離別之事放在心上,這離愁別緒待到天亮以後再去想吧。
如此哀傷,似真非真,似幻非幻,極富浪漫色彩。在詞的最後,納蘭從回憶中抽身,回歸現實,他知道現今已經是人去樓空,物是人非了,與其在回憶中痛苦掙扎,不如轉身睡去,讓夢境和睡眠趕走孤寂和寂寞。
全詞寫痛苦寫得淋漓盡致,既然相愛的人總有一天會因為生老病死種種原因而分開,那當初為何還要用情那么深,以至於到如今還難以消解遺忘。這恐怕是所有有情人的困惑和疑問,納蘭在這首詞的最後做了解答。既然相愛,就去愛,一旦當愛不起的時候,便是再後悔也無用了。
名家點評
首都師範大學東方古籍研究所研究員張秉戌《納蘭詞箋注》:“此篇所抒大約是與妻子乍離之後的傷感。悽厲孤單,深婉哀怨之至。”
作者簡介
納蘭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清朝初年詞人,原名納蘭成德,一度因避諱太子保成而改名納蘭性德。大學士明珠長子,其母為英親王阿濟格第五女愛新覺羅氏。
納蘭性德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三十日(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僅三十歲(虛齡三十有一)。納蘭性德的詞以“真”取勝,寫景逼真傳神,詞風“清麗婉約,哀感頑艷,格高韻遠,獨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側帽集》《飲水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