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師胡同

清順治初,因通州地要,再於舊管河公判署設定通州兵備道,以鎮壓京東反清活動。 明末清初,通永道署前居民漸夥,東西向形成一條大街,因署衙而名道署前街。 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通州,火燒通永道署,致成廢墟。

位於通州區西北部。西起磁器胡同北口、貢院前街南口,東至拐棒胡同西口、沙竹巷北口。此巷西部北側建有女子師範學校而名。
元代至元間京杭大運河全線形成後,通州即為北端碼頭,大都(今北京)皇家宮廷、百司庶府、衛士編民所需白米、絲綢、茶葉等大批衣、食、用諸百貨多賴江淮沿大運河船運至通州,復由壩河、通惠河或大車轉運至京師,故朝廷十分重視漕運,而於通州城東北部運河(時稱白河)西畔建有管理漕運衙署——管河公判(今通州區第三中學校處)。明宣德間,朝廷委派戶部尚書李昶專司漕運、倉場要務,於通州城西垣外大運西倉南門外迤東建倉場總署,總理漕運、倉儲事宜,管河公判署廢棄。天啟元年(1621),因後金(後來之清)勢力日強,為增強京東防務,於舊管河公判署設密雲道監軍僉事署,後裁復設。清順治初,因通州地要,再於舊管河公判署設定通州兵備道,以鎮壓京東反清活動。康熙八年(1669)易稱通(州)永(平府)兵備道,後稍有變化,至道光三十年(1850)稱做通永河兵備道,不僅主管兵備,還兼管永定河與北運河二河河務,簡稱通永道。明末清初,通永道署前居民漸夥,東西向形成一條大街,因署衙而名道署前街。光緒二十六年(1900),八國聯軍入侵通州,火燒通永道署,致成廢墟。民國四年(1915),尚伯良至通,於一座廢墟上創辦一所京兆女子師範學校,1928年易稱河北省第六女子師範學校,簡稱女師,為河北省及北京培養眾多教師著稱於世,遂漸漸產生女師胡同名稱,代稱道署前街,於1939年後定稱今名,舊街名廢棄。
1958年,女師與男師(河北省立第十男子師範學校)合併稱河北省通縣師範學校,但校址未變。“文革”間,原女師校址易作通縣第三中學,至今。
原元代管河公判署所遺鐵獅一隻,鑄為雄性,作蹲坐狀,高一米四,扁方座銘文曰“皇慶二年八月”。形態生動,鑄造精美,為北京鐵獅之最,1959年7月公布為通州區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