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波特,G.
正文
美國心理學家。1897年11月11日生於印第安納州的蒙特蘇馬,1967年10月9日卒於麻薩諸塞州的劍橋。1922年獲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以後又在柏林大學、漢堡大學和劍橋大學學習。1924年回到美國,在達特茅斯講授社會倫理學,後來在哈佛大學任教,1930年後任該校心理學教授。1939年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37~1949年任《變態與社會心理學》雜誌編輯。其兄F.H.奧爾波特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奧爾波特以研究人格問題而馳名。他和他的同事一起制定了測量支配-順從關係的調查表,即A-S反應研究;又設計了測量興趣的相對強度的調查表,即價值研究。這兩個測驗至今仍被廣泛採用。他的人格理論新觀點與精神分析學說相反,否認人格與社會之間的對立。他認為人格是個人適應環境的身心動力結構,並指出人格心理學主要是研究每一個人的獨特性和構造上的整體性。他強調人格結構的中心是人格的動機領域。指出:人格的動機領域包括需要動機(維持體內環境恆定)和發展動機(實現新的目標),而人格的不斷形成和發展源於發展動機。他在心理學上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是“機能自主”。人的活動被看成不只是諸本能傾向的延續,而且是“當前的系統”,它們是自主的,憑本身的勢頭在發展著。受方法學上的限制,他的人格心理學忽視了人的社會本質,忽視了社會歷史條件,因而缺乏由具體的社會條件所決定的個性的具體歷史特徵。他的著作主要有:《人格:心理學的解釋》(1937)、《人格的本質》(1950)、《人格心理學的基本研究》(1955)、《人格的模式和成長》(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