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起源

奧林匹克體育場建於1935年至1936年,由建築家Werner March為1936年奧運會“帝國運動場”的主會場設計建造。體育場最初設計可容納10萬觀眾,現在可容 納7.5萬人。目前這裡正在進行全面改、擴建,工程將於2004年完成。2006年足球世界盃決賽將在這裡舉行。
體育場由兩層帶柱走廊組成,馬拉松大門和巨大的露天階梯通向上層看台。整個建築的設計深受納粹統治者巨型建築原則的影響,是巨型建築的一個典型實例。
今天奧林匹克體育場仍然是許多如國際田徑比賽(ISTAF)的決賽場。德甲足球隊柏林赫塔隊的比賽以及許多大型活動也都在這裡進行。帝國運動場的組成部分之一五月國民大會會場,最初是做為政治宣傳活動的場所,現在這裡是國際流行音樂會的主會場。另一部分,是相鄰的仿古希臘露天劇場的森林舞台。1936年奧運會,這裡是體操比賽場。如今,人們在這個綠色環抱著的森林舞台舉辦露天音樂會,放映露天電影。
運動場上還有一個鐘樓。在樓頂可以遠眺柏林城。壯觀的奧林匹克運動場,五月國民大會會場和森林舞台也可盡收眼底,而森林舞台一般只有在舉辦活動是才能進行參觀。在鐘樓內懸掛有一新澆鑄的奧林匹克大鐘,上面寫著: “我呼喚世界各地的青年 - 1936年奧運會”。
歷屆奧運會體育場
1.第一屆奧運會主場館
1896年4月6日下午3點,希臘國王喬治一世莊嚴宣布:第一屆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這是歷屆奧運會舉


2.第二屆奧運會主場館
原法國賽馬俱樂部的跑馬場
巴黎市郊布洛尼的原法國賽馬俱樂部的跑馬場作為主體育場。1900年5月到10月巴黎奧運會在世界博覽會期間進行。由於法國主辦人員熱衷於博覽會,致使這屆奧運會不僅時間長而且場地分散、設備極差,組委會借用了位於巴黎市郊布洛尼的原法國賽馬俱樂部的跑馬場作為主體育場,觀眾席只有500個座位。本屆奧運會沒有舉行開幕式。
3.第三屆奧運會主場館
運動場有兩萬個座席,同時可容納觀眾4萬人,為觀賞比賽提供了方便,但看台無頂棚,觀眾被

1908年的第四屆奧運會,原本是由羅馬取得主辦權。羅馬是與義大利另一城市公尺蘭、德國的柏林及英國的倫敦競爭之下,經國際奧委會投票決定後獲得主辦權。但是就在1906年希臘舉辦非正式奧運會期間,義大利的維蘇威火山爆發,對義大利造成極大的經濟傷害。義大利向國際奧委會表示,因財政困難,無力興建比賽場館,宣布放棄主辦第四屆奧運會。在剩下2年時間的情況下,國際奧委會只有求助倫敦,經過評估之後,倫敦答應讓奧運會如期在1908年舉行,並隨即成立籌備委員會,興建白城體育場。這座體育場在10個月之內興建完成,不花政府一毛錢,主要是來自英法聯合舉辦的博覽會經費,位置就在博覽會會址旁邊。體育場除了煤碴跑道之外,另

5.第五屆奧運會主場館
國際奧委會決定,將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作為1912年第五屆奧運會的會址。於是,瑞典興建了科羅列夫運動場,儘管它只能容納

6.第六屆奧運會主場館
:一戰爆發奧運會取消 第六屆奧運會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被取消.
7.第七屆奧運會主場館

“貝紹特田園運動場”(Beerschot)建於1914年,由獲得1912年奧運會銳劍(重劍)團體冠軍隊中的成員之一的安特衛普建築師博蒂涅(Montigney)和他的同事索曼(Somers)於1919年設計重建,專門用做本屆奧運會主體育場。這座能容納3萬觀眾的體育場,在奧運史上第一次採用了周長為400米的跑道。此後,除1924年奧運會曾使用過一次500米的跑道外,自1928年起至今一直使用400米的跑道。跑道上鋪設的是煤渣,質量欠佳,比賽期間接連下雨,導致場地積水,因此多數項目的成績不佳。
8.第八屆奧運會主場館
: “科龍布”運動場
巴黎成為第一個兩次主辦奧運會的城市之後,巴黎市民對奧運會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為了開好這屆奧運會,

9.第九屆奧運會主場館
奧林匹克體育場是本屆奧運會的主體育場,可容納4萬名觀

10.第十屆奧運會主場館
洛杉磯奧運會於1932年7月30日下午2時30分正式開幕。美

11.第十一屆奧運會主場館
納粹分子印了成噸宣傳德國“繁榮與昌盛”的材料,耗

12.第十二屆奧運會主場館:因為二戰奧運會取消
13.第十三屆奧運會主場館:因為二戰奧運會取消
14.第十四屆奧運會主場館

溫布利體育場建於1924年,是非常傳統的體育建築,展現了設計者的作品特點,外牆由強化混凝土覆蓋,是結構主義建築風格的先驅。這種古老的強化混凝土表面,給人感覺好象是用普通建築材料建造的,或者好象是塗上了灰泥石膏。入場正門前建造了雙塔,此設計源自印度新德里的總督府,而雙塔長期以來成為該體育場的標誌。溫布利體育場縱長的場地兩端為兩個半圓形,與跑道形狀相對應,看台也被建成縱長型,能夠容納6萬名觀眾,至於看台結構的設計上,則採用了建造橫向信道、樓梯以及開放每個單獨看台區等方法。同樣頂棚也是縱長的,在20年代,如果體育場頂棚的建築不使用支柱,那么在技術上就是行不通的。同其它建於戰前的體育場一樣,溫布利體育場在這方面也有一定缺陷,觀眾欣賞比賽時的視線受到一定的影響。在溫布利體育場旁邊建有一座游泳館,奧運會的游泳比賽就安排在這裡進行。溫布利體育場長期作為英格蘭國家男子足球隊的主場,標誌性的雙塔是廣大球迷嚮往的地方。現在這座體育場已經被拆除,以便建設一個更為現代化和多功能的體育場。
15.第十五屆奧運會主場館

赫爾辛基奧林匹克體育場是一座可容納7萬多名觀眾的圓形建築物,具有鮮明的民族建築風格,外形樸素雅致,是芬蘭最大的現代化運動場。這座美觀大方的運動場是著名建築師Y?林德葛蘭(1900-1952)和T?延蒂(1900-1975)設計的,跑道長度為400米。1934年,這座體育建築動工,1938年建成,按照原定計畫本來是供第12屆奧運會用的,但因為蘇芬戰爭的爆發,第12屆奧運會被取消,這座建築也就沒有派上用場。這次赫爾辛基再次贏得奧運會承辦權,這座體育場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芬蘭人對該體育場進行了重新的修建,把它作為第15屆奧運會的主會場。原本這座體育場的看台僅能容納5萬人,而預計赫爾辛基奧運會期間,來赫爾辛基的旅遊觀光者、新聞記者、運動員和體育官員將達7萬人。赫爾辛基人開始在緊靠著鋼筋水泥看台邊增加了部分用松木板建成的木製看台,以便增加觀眾席位,使可容納觀眾人數增加到7萬。
16.第十六屆奧運會主場館:墨爾本奧林匹克體育場
墨爾本沒有現代化的大型運動場,為迎接本屆奧運會,墨爾

17.第十七屆奧運會主場館
位於羅馬北郊的奧林匹克體育場是由建築設計大師E.德爾-德比

18.第十八屆奧運會主場館

明治公園是奧林匹克中心之一,公園內有奧林匹克運動場、駒澤綜合體育場、曲棍球場、多用途的代代木體育館和游泳館。此外,還有供水上項目、射擊、馬術、柔道、擊劍和其它一些比賽項目用的場館。市中心公園是奧運會的主要體育中心,這裡交通十分暢通。公園內有奧林匹克體育場、室內體育競技場、游泳池、壘球場、橄欖球場、足球場等。其中建於1940年的主體育場經過擴建後,已成為日本最大的體育場,看台可容納10萬名觀眾。體育場中間是足球場,足球場外是田徑跑道。該體育場看台採用非對稱形,東看台高出一層,為向運動員和觀眾提供方便,還架設了許多信道和天橋,使他們能很方便地前往比賽場地或附近的其它場館。看台採用整塊鋼筋水泥的懸臂式結構,西看台裝有金屬架頂棚,看台下是輔助用房、訓練館和一個25米的游泳池,上下看台之間還修了一條環形信道。場中田徑跑道鋪設的是含有陶瓷碎渣的混合物,使該跑道在雨天或潮濕的氣候條件下仍具有良好的性能。
19.第十九屆奧運會主場館

大學城綜合體育場是本屆奧運會的主體育場,是奧運會主要比賽和活動中心。座落於離市中心15公里處,分4個區:教學區、休息和公共建築區、生活區和奧林匹克體育場。水球比賽在大學城游泳池進行。運動會於10月12日開幕。這天是哥倫布發現(1492年)新大陸476周年紀念日。上午11時許,墨西哥總統狄亞斯和年已81歲、第五次連任國際奧委會主席的布倫戴奇等來到會場。狄亞斯總統主持開幕式並宣布了大會開幕。當墨西哥20歲的女田徑選手諾瑪?恩里克塔?巴西利奧?德索克羅高舉火炬繞場一周,登上90級台階點燃火焰時,全場8萬多觀眾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歡呼聲。巴西利奧是奧運會史上第一個點燃奧林匹克聖火的女性。隨後,東道主的田徑運動員帕布羅?加里多代表運動員進行了宣誓。
20.第二十屆奧運會主場館
奧運會的主要比賽場館都建在奧林匹克公園內,其中奧林

21.第21屆奧運會主場館
加拿大人在梅宗納夫公園修建了規模巨大的梅宗納夫奧

22.第22屆奧運會主場館
1975年3月,第22屆奧運會組委會成立,莫斯科人開始著手

23.第23屆奧運會主場館
承辦開幕式、閉幕式的會場及田徑比賽的主場是洛杉磯紀念體

24.第24屆奧運會主場館

漢城奧運會的各項比賽,主要安排在漢城體育中心和奧林匹克公園兩地進行。漢城體育中心位於蠶室地區,距漢城市13公里左右,占地面積為54.5萬平方米。該中心以奧林匹克體育場為核心,包括蠶室體育館、蠶室游泳館、蠶室學生體育館、田徑練習場和蠶室棒球場等一組體育設施。在韓國為大會準備的34個主比賽場中,最主要的是奧林匹克運動場,韓國人把它稱為蠶室奧林匹克主比賽場,也被稱為漢城綜合運動場,它是奧運會的主比賽場,開幕式、閉幕式及田徑、足球、賽馬決賽都將在這裡舉行。該運動場位於漢城江東區蠶室洞,1977年11月開始修建,1984年9月竣工,歷時7年,耗資491億韓元。運動場占地413萬平方米,東西軸長45米,南北軸長280米,周長830米,高3147米。運動場看台高達47米,分上下二層,上有頂棚,可容納觀眾10萬人。運動場共有52個出入口,15分鐘可讓10萬名觀眾全部進場或退場。在運動場的南面還裝設大型多用途電視屏,使在場觀眾既能看到場內比賽的精彩鏡頭,也可以看到其它場館的比賽實況。
25.第25屆奧運會主場館:巴塞隆納蒙錐克體育場

當1986年巴塞隆納獲得第25屆奧運會主辦權後,為保證奧運會的體育場館數量,組委會專門制定了《蒙特尤克體育設施發展計畫》,奧林匹克設施將在蒙特尤克方圓5公里的範圍內,分成4個各具特色又有機聯繫的部分,即蒙特尤克、迪埃戈納爾、巴爾德黑勃龍和海洋公園,占地面積有200公頃。這4個區由新建的海濱線路、環形路和捷運緊密地聯繫在一起,4個區之間的交通只需20分鐘。組委會共投資3.5億美元,改造和興建了37個比賽場館。本屆奧運會除划船比賽安排在離巴塞隆納120公里的班約勒斯湖上進行外,其餘各項比賽主要分布在巴塞隆納市周圍的蒙特尤克、迪埃戈納爾、巴爾德黑勃龍和海洋公園等處最大的蒙特尤克區位於可以鳥瞰地中海的小山崗上,被稱為奧林匹克的黃金地帶。位於該區的奧林匹克主體育場原建於1929年,當年是為舉辦國際博覽會建成的。為申辦1936年奧運會又進行了重建,但因年久失修,且該場觀眾最大容量僅6.5萬人,不符合國際奧委會對主運動場須是能容8萬以上觀眾的要求。本屆奧運會經過翻修和擴建後,面貌煥然一新。奧運會的開、閉幕式和田徑比賽都在這裡舉行。
26.第26屆奧運會主場館
亞特蘭大市在奧運之前就擁有不少配備先進設施的

27.第27屆奧運會主場館
奧林匹克體育場可容納觀眾:110,000名地址:悉尼市

28.第28屆奧運會主場館

比賽項目田徑、足球 比賽日期開幕式:8.13閉幕式:8.29田 徑:8.20-26足 球:8.28 參賽人數田徑:2000觀眾座位55,000 場館面積127,625平方米 距奧運村14.5公 奧林匹克主體育場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中心,位於雅典北郊馬羅西,是雅典奧林匹克綜合體育場的一部分。體育場可容納55000名觀眾,將進行開閉幕式、田徑和足球比賽。西班牙建築師聖迭戈-卡拉特拉瓦受雅典文化部創意的啟發,在綜合體育場的升級改造工程中增加了很多創新理念,包括奧林匹克主體育場屋頂結構的設計。主體育場工程由希臘文化部負責實施,工程在2004年7月完工。
29.北京奧林匹克體育場
場館名稱:國家體育場
建設地點:奧林匹克公園

建築面積(萬㎡):25.8
座席數:91000 賽時功能:田徑、足球 賽後功能:將用於國際國內體育比賽和文化、娛樂活動開工時間:2003.12 國家體育場為第29屆奧運會的主會場,位於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內,是經全球設計競賽產生的,由瑞士赫爾佐格和德梅隆設計事務所、ARUP工程顧問公司及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設計聯合體共同設計。國家體育場造型呈雙曲面馬鞍形,東西向結構高度為68米,南北向結構高度為41米,鋼結構最大跨度長軸333米,短軸297米,由24榀門式桁架圍繞體育場內部碗狀看台鏇轉而成,結構組件相互支撐,形成格線狀構架,組成體育場整個的“鳥巢”造型。空間結構新穎,建築和結構渾然一體,獨特、美觀,具有很強的震撼力和視覺衝擊力。2008年奧運會期間,國家體育場將承擔開幕式、閉幕式、田徑比賽、等賽事活動,可容納觀眾9.1萬人。其中包括1.1萬臨時座席。奧運會後,可承擔特殊重大體育比賽、各類常規賽事以及非競賽項目,並將成為北京市民廣泛參與體育活動及享受體育、文化娛樂的大型專業場所,成為全國具有標誌性的體育娛樂建築。
2008北京奧運會奧林匹克體育場安排
青島、天津、上海、秦皇島、瀋陽是足球的分賽區,香港是賽馬賽區,其它項目都在北京了。
新建場館有:
1國家體育場
2國家游泳中心
3國家體育館
4北京射擊館
5五棵松體育館
6老山腳踏車館
7奧林匹克水上公園
8中國農業大學體育館
9北京大學體育館
10北京科技大學體育館
11北京工業大學體育館
26奧林匹克森林公園網球場
改建場館有:
12奧體中心體育場
13奧體中心體育館
14工人體育場
15工人體育館
16首都體育館
17豐臺壘球場
18英東遊泳館
19老山腳踏車場
20北京射擊場飛碟靶場
21北京理工大學體育館
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體育館
臨時場館有:
23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
24奧林匹克森林公園曲棍球場
25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射箭場
27五棵松棒球場
28沙灘排球場
29小輪車賽場
30鐵人三項賽場
31城區公路腳踏車賽場

奧運京外比賽場館有:
青島國際帆船中心[帆船]
天津奧林匹克體育場[足球預選賽]
瀋陽奧林匹克體育中心體育場[足球預選賽]
香港奧運賽馬場[馬術比賽]
上海體育場[足球預選賽]
秦皇島奧林匹克體育場[足球預選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