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套利定價模型是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的替代理論雖然被稱作套利定價模型,但實際與套利交易無關,是適用於所有資產的估值模型,其理論基礎是一項資產的價格是由不同因素
驅動,將這些因素乘上該因素對資產價格影響的貝塔係數,加總後,再加上無風險收益率,就可以得出該項資產的價值。雖然APT理論上很完美,但是由於它沒有給出都是哪些因素驅動資產價格,這些因素可能數量眾多,只能憑投資者經驗自行判斷選擇,此外每項因素都要計算相應的貝塔值,而CAPM模型只需計算一個貝塔值,所以在對資產價格估值的實際套用時,CAPM比APT使用地更廣泛
異同點
1976年,美國學者 史蒂芬·羅斯在《經濟理論雜誌》上發表了經典論文“資本資產定價的 套利理論”,提出了一種新的資產定價模型,此即套利定價理論(APT理論)。套利定價理論用 套利概念定義均衡,不需要 市場組合的存在性,而且所需的假設比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M模型)更少、更合理。與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一樣, 套利定價理論假設:
1. 投資者有相同的 投資理念;
2. 投資者是迴避風險的,並且要效用最大化;
3.市場是完全的。
與 資本資產定價模型不同的是, 套利定價理論沒有以下假設:
1.單一 投資期;
2.不存在 稅收;
3. 投資者能以 無風險利率自由借貸;
4. 投資者以 收益率的均值和 方差為基礎選擇 投資組合。
套利機會存在的條件
設市場有N種證券,Wi表示 投資者對證券持有 權數的變化根據 套利的定義,套利有自融資功能,套利組合
中買入證券所需資金由證券獲得。
根據 套利的定義,如果 套利機會存在,套利組合不承擔風險,對任何因素的敏感性為零,即B pj=0,J=1,2,..K N需大於J,
根據 套利的定義,套利須獲得非負的收益。
第一個條件:
w +w +w +...+w 0
1 2 3 n
第二個條件:βpj = 0, j = 1,2,3,..k.
即:
W1 β+ W2 β+ W 3 β+…+ W N β =0
11 21 31 N1
W1 β+ W2 β+ W 3 β+…+ W N β =0
12 22 32 N2
·······
W1 β + W2 β + W 3 β +…+ W N β =0
1K 2K 3K NK
這時滿足這兩個等式的任何一組解將成為潛
在的 套利組合,即滿足自融資和 無風險套利
條件。
第三個條件:
wr +w r +w r +...+w r >0
2 3 n
1 1 2 3 n
因此,當一個組合滿足上述三個方程時,便存在一
個能獲得不承擔風險的正的收益的 套利組合。
套利的概念
套利也叫價差交易,套利指的是在買入或賣出某種電子交易契約的同時,賣出或買入相關的另一種契約。套利交易是指利用相關市場或相關電子契約之間的價差變化,在相關市場或相關電子契約上進行交易方向相反的交易,以期望價差發生變化而獲利的交易行為。
詞義解釋
模型表明,資本資產的收益率是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諸如GDP的增長、通貨膨脹的水平等因素的影響,並不僅僅只受證券組合內部風險因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