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訶夫短篇小說

契訶夫短篇小說

契訶夫的顯著特色是他能夠從最平常的現象中揭示生活的本質。他高度淡化情節,只是截取平凡的日常生活片段,憑藉精巧的藝術細節對生活和人物作真實描繪和刻畫,從中展現重要的社會現象。

基本信息

作品目錄

哀傷 歌女 套中人
拔蘿蔔 壞孩子 跳來跳去的女人
必要的前奏 假面 外科手術
變色龍 卡什坦卡的故事 凡卡
脖子上的安娜 柳樹 未婚夫和爸爸
彩票 美妙的結局 窩 囊
出事 名貴的狗 我的“她”
醋栗 牡蠣 相識的男人
打賭 農民 小人物
代表 胖子和瘦子 姚內奇
帶閣樓的房子 普里希別耶夫中士 夜鶯演唱會
第六病室賞析 乞丐 預謀犯
新娘 小職員之死 演說家
瑞典火柴(推理) 在流放地 捉弄
不必要的勝利故事 飛島(科幻) 在催眠術表演會上
在釘子上

作品賞析

(一)樸素、自然

契訶夫短篇小說 契訶夫短篇小說

契訶夫的短篇小說大多是截取日常生活中的片段,善於從日常生活中發掘具有典型意義的人和事,在平淡無奇的故事中透視生活的真理,在平凡瑣事的描繪中揭示出某些重大的社會問題,使得其作品樸素得跟現實生活一樣真實而自然。如《苦惱》中寫一位馬夫姚納,在兒子夭折的一星期里,幾次想跟別人訴說一下內心的痛苦,都遭到各懷心事的乘客的冷遇,萬般無奈之下,他只有向老馬傾訴自己的不幸與悲哀。作者藉助這一平淡無奇的故事,揭示出黑暗社會中的世態炎涼、人情冷漠和小人物孤苦無告的悲慘遭遇,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力量。

(二)含蓄、冷峻

契訶夫從不輕易在小說中直接表達自己的感情傾向和主觀議論,而把這種主觀傾向寓含於客觀冷靜的藝術描寫之中,讓生活本身來說話,做到含而不露、耐人尋味。如《瞌睡》寫13歲的小女孩瓦爾卡白天不停地為主人幹活,晚上還得整夜地給主人的小孩搖搖籃。她困極了,可小孩總是哭哭啼啼,使她根本無法入睡。最後她捏死了搖籃中的小孩,倒在地上酣然睡著了。作者在冷峻的描繪中,蘊含著深刻的社會意義:瓦爾卡的命運究竟將會如何?對此作者留給了讀者自己去思考。

(三)簡潔、凝練

契訶夫主張“簡潔是才能的姊妹”、“寫作的藝術就是提煉的藝術”,其小說大多是速寫式的,既沒有冗長的景物描寫和背景交代,也很少大起大落、曲折離奇的情節和急劇變化的緊張場面;而是情節簡單、發展迅速、人物不多、主次分明,語言精練明快,善於運用白描式的個性化語言刻化人物性格、塑造典型。比如《變色龍》中僅僅寫了狗咬人一件事,警察斷案一個場面,四個人物,故事情節發展極其簡單,作者僅僅抓住了警官奧楚蔑洛夫在審案過程中的五次“變色”加以描繪、便收到極其強烈的諷刺效果。

作者簡介

契訶夫(1860—1904),俄國作家,1860年1月29日生於羅斯托夫省塔甘羅格市。1879年進入莫斯科醫科大學醫學系,1884年畢業後在茲威尼哥羅德等地行醫,廣泛接觸平民和了解生活,這對他的文學創作有良好影響。
他的主要作品有:《勝利者》(1883)、《變色龍》(1884)、《草原》(1888)、《沒意思的故事》(1889)、《庫頁島》(1893-1894)、《在流放中》(1892)、《第六病室》(1892)。後來,他由開始創作戲劇,如《結婚》(1890)、《蠢貨》(1888)、《求婚》(1888-1889)、《一個不由自主的悲劇角色》(1889-1890)、《伊凡諾夫》(1887-1889)、《櫻桃園》(1903-1904)等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