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建築平面正八邊形。塔體為磚結構,內部樓梯、樓層為木結構。奎山塔氣勢雄偉,建築技藝精巧。塔剎因遭雷擊,毀於清末民初。20世紀五六十年代塔體基本完好,只是磚砌的台基零落坍塌,塔體的四周多有開裂,塔身正直,無傾斜。“文革”時期以“四舊”為藉口,奎山塔遭拆除。奎山塔,古“徐州八景”之一,曰:“奎山塔影”。
意義
奎山塔是徐州城的標誌性建築,也是京杭大運河漕糧四大轉運倉之一徐州廣運倉的標誌建築。
規模
奎山塔,“遠眺之,…若氣鷲、若彩筆。…摩蒼礙月,屹然有砥柱東流之思”。略走近些,“七層飛檐歷歷可數,塔剎尖聳,矗立山巔”。立塔下抬頭再看,塔“屹如巨柱之峙雲表”這些描述可從清代《黃樓拜蘇》圖和現存老照片得到印證。登臨塔頂,遠看山川形勝,一覽無餘,萬帆水波盡收眼底。俯視“黃流(河)橫帶是(奎)山,波瀾壯闊。登於塔,若浮沉水中,而(聽到)帆影河聲”。“登塔環顧,峰迴波影”。而年老身弱者,只能感嘆曰:“攀登幾次身難到,仰視層層接碧天”。奎山、駱駝山水口兩峰,巍然若巨障,甚稱雄奇。
據記載,奎山塔“址周三十圍”。按每“圍”為1.7米推算,塔底層地面外圍周長約51米;塔的每邊長約6.4米;外接圓直徑約16.7米,底層面占地196.2平方米。塔體“青磚壘砌”。“塔高十五丈,七級八面,每層四門,門門相錯(每層的門間隔設定、且層層相錯)”。塔北門上方有石匾,書曰:“回峰挺秀”。塔內有旋梯可攀緣而上。到民國初年“入其中,空洞無物,莫可梯而升”。因此判斷,塔內的梯和樓板面為木結構製作。塔體的第二層以上,每層磚砌疊澀出淺腰檐,豐富了塔的整體造型。腰檐形式,由雕飾磚逐皮疊澀砌法挑出檐口、椽頭、挑角、瓦脊等,雕飾做法規範整齊,格式嚴謹。塔的腰檐外挑窄而短小,造型玲瓏,風格別致,現在尚能從老照片上看其大略。塔頂剎柱立挺,重重相輪疊累,今還能從《同治·徐州府志·徐州外城圖》上覓其形制。“清末曾修葺過奎山塔”。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徐州遊覽指南》記,“奎山,山下河渠縱橫。山上有明御史萬崇德所建浮圖,共七層,高約百尺。可登臨俯瞰全城”。據以上所記推斷,此前不久應作過修繕,添置樓梯、樓層板,已“可登臨”。
碑記
奎山塔碑記 張瑞圖
夫徐陪京一大都會也。曩不佞計偕北上,睹岡陵之四合,溯汴、泗之交流,鬱鬱蒼蒼,浩浩瀰瀰,因訪呂梁,挹黃樓,按劉項戰爭故處,為低回者久之。而州治之東南一塔,石聿石兀亘地凌空,蓋邇年所肇創者,余心異,以為壯觀而征夫塵鞅,猶未遑詢其始末也。
嗣不佞濫竽中秘,假沐抵里門,而余侄正綱來守是邦,不佞亦驅車還朝,道出彭城,余侄迎車入署邸,作家人禮,因抵掌道及謠俗與夫山川形勝,乃知所為塔者,在奎山,為州中里人御史萬公捐數萬緡而倡邦之人,共成之者也。
余訊之,曰:“浮圖本於釋氏,按貝葉經以為人身七寶之喻,而其藏舍利之說,則昉於孫仲謀,而其後阿育王邊役沙界造浮圖八萬四千,分播眾剎以奠震旦,而禪林紺宇,塔建滋多。於是矣,萬公母乃為州人廣福利而為祝厘之舉。”與曰:“唯唯否否,萬公之為意淵矣。徐地故尚,氣節志稱,霸者余習而喑啞叱吒之俗猶有存者,乃人文獨寥寥也。堪輿之說,雖儒家不道,蓋嘗考流泉之觀陰陽之相,維龜之卜,建都置學,端端重之,則神道設教,古聖人且不廢茀。茲塔建於奎山,奎文星也。於地東南,東,震方也;南,離方也。雲蒸雷奮,炎精景耀,與奎宿會。遠而眺之,若浮鰲,若飛鷲,若彩筆乾霄,兀柱擎天之象。地形人文參以相得。慈恩、雁塔流艷至今,是何多讓焉?萬公蓋為啟文明,興材士而借塔以為之符耳。且州治龍脈從坤,九嶷為主,石佛賓之,翼以馬盤、荊山、雞鳴、聖女、邐遞而止於呂梁。山雖眾巘競秀,而脈以河斷若缺,從龍之水,泗水流從齊魯,汴水流從汴洛,至州城而合匯,以入於淮。二洪值之,濤涌澎湃,流沫千里,若奔若馳,襟帶之勢固絀焉。自塔建而缺者,以補流者,以挽麓環川抱,浮青傘碧,氣象萬千,風氣完固。而徐之山川城郭,煥然改觀而人文於茲益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