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夯體接觸地面的部分,用石頭或金屬做成。
解釋
夯 hāng
會意。從大,從力。表示勞動時需要出大氣力。本義:勞動中使勁時發出的呼聲。引申築實地基的工具。如:用夯築堤 砣tuó
1.形聲。從石,它聲。磚。也作“堶”;古時用作拋擲遊戲的磚塊。
2.量詞。計量成團或成塊狀物體的單位。如:幾砣石頭;三砣肉。
相關資料
富有魅力的勞動夯歌
概述
打夯號子就是勞動號子,它是人們從事沉重的勞動時,為了統一號令、協調動作和振奮精神而唱的歌。閬中人打夯多以木夯、石夯為主,石夯又分為大夯和小夯。大夯俗稱四人抬,以壓地的石條作夯砣,重約二百餘斤,用兩根木棒將石條夾於中間固定,打夯時四人各持木棒一端。小夯又稱二人抬或鴨蛋夯,以扁圓的石墩兒作夯砣,重約六十餘斤,兩人即可操作。領號子的人一般就是穩夯的,提槓的、拽繩的主要是青壯年勞力。相對來說,穩夯的活要輕許多,但穩夯領號的可是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因為他不但肚子裡要有“貨”,而且還要有“急”才,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看到什麼事物就編什麼詞,嗓子要洪亮,嘴上還要喊得出。這樣的人,在打夯中起著主要的作用,而其他的人,主要是在領夯人的號子中附和和出力。
歌曲民謠
“恭喜呀——主家修新房喲!” “嗨呀嗨那個嗨呀嗨呀好啊!”“砌呀嗎華堂啊!子孫興旺添人進口啊!” “嗨呀嗨那個嗨呀嗨呀好啊!”“大家要出力啊,今天的中午有好酒,海呀嗎一海喲!”在農村,打夯號子一般都是這些吉言吉語,以討得主人家的歡喜。但在勞動之中也不時地插諢打趣,相互開涮,葷素兼備,不傷大雅,盡顯幽默風趣,同時也體現了領夯人指揮打夯隨機應變的高超藝術。而往往這些號子更能鼓舞精神,激發乾勁。石夯在這輕鬆的號子聲中上下翻飛,沉悶的變得活潑了,沉重的變得輕盈了。據閬中民俗文化專家李朝璽介紹:石夯是舊時農村修建房屋平整地基以及重體力勞動時用的工具,為了達到統一動作,忙裡休閒的目的,農民們就會一邊打夯一邊喊號子,就逐漸演變成了現在的夯歌。夯歌的歌詞內容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觸景生情、信口編來。閬中的號子雖然不多,然而卻有著節奏鮮明有力,音調單純流暢,情緒樂觀豪放等特點。經過研究整理,閬中以前主要流行有《楊花李花菜花香》、《梭里啷噹梭》、《姐兒妹兒何二嫂》等10多首曲子。據他介紹:川北夯歌的特點是最原始最簡單,主詞基本保持不變,襯詞大都以喲嗨著嗬嗨、以呀餵、嗨呀著等作為結尾並進行變調,聽起來穩重有力。閬中夯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其一人領唱,眾人跟著進行和唱,不管內容,只要調子保持一致就行,尾聲拖音較濃,聽起來具有餘音繞樑的感覺。
“同志哥,聽我說,閬中的旅遊景點多又多啊,喲嗨著嗬嗨!前面就是張飛廟,江邊有座華光樓……”在一位身著古裝的壯年漢子的領唱下,10多個男女抬著一個用木頭做的長方形的道具石夯,吼著震天響的號子,打起了大夯,強烈的節奏,整齊的動作讓人們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這是閬中市民俗會館新開發的互動遊戲節目打夯歌《閬中旅遊景點多》中的一個片段。
勞動夯歌搬上舞台,這在川北地區還是首次,也凝聚著閬中市民俗文化專家和文藝工作者的心血。有關專家認為:打夯號子作為一種古老的原生態的民間調子,是我們今天藝術創作不可多得的源泉,我們應該從中吸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