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1890~1947)
正文
中國近代僧人、佛學家。俗姓呂,乳名淦森,學名沛林,法名唯心,字太虛。浙江海寧縣長安鎮人。光緒十五年生於鄉。16歲出家,終生以振興佛學、改革佛教為職志,並與政界人物時相往還。1918年,太虛與陳元白、章炳麟等人在上海成立覺社,主編《覺社叢書》季刊,翌年改為《海潮音》月刊,歷時近30年。1928年在南京創設中國佛學會,同時籌組中國佛教會。隨後歷游歐美宣講佛學,在巴黎籌組世界佛學院,為華僧赴歐美傳播佛教之始。抗日戰爭期間,太虛號召佛教徒參加抗戰救國,率領中國佛教訪問團出訪南亞和東南亞諸國,爭取國際佛教徒同情中國抗日,抗戰後受國民黨政府宗教領袖勝利勳章。為培養佛學人材,從20年代起先後創辦武昌佛學院、漢藏教理院、大雄中學,主持過閩南佛學院、柏林教理院。一生著述七百餘萬言,門人輯為《太虛大師全書》。主要哲學著作有《道學論衡》、《人生觀的科學》、《自由史觀》、《法相唯識學》等。
太虛以法相唯識學為理論基礎,吸取佛教其他宗派的觀點,構築自己的哲學體系。將近代自然科學、學術思想與佛學互相比較,用新知識論證佛學,用佛學解釋新知識,對東西方主要哲學流派一一予以論列評判,而歸本於“三世唯心,萬法唯識”的唯心主義宇宙觀。他認為識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又是宇宙萬物發展變化的動力。太虛的哲學思想包含某些辯證法觀點,其中對各種粗糙有神論的批判也有合理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