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海會寺,位於太湖縣新城東北10公里的白雲山南麓,距105國道約3公里處。在105國道與通往海會寺的交叉路口可見,兩列起伏相連的小山夾著一個狹長的田畈,恰如二龍戲月,這田畈就叫月龍畈。此處小山從原人口處一直向上數有十八座,據說那是十八羅漢在打坐呢。穿畈過橋,至一窄處,四山夾路,兩兩對峙,人稱雙獅雙象把口。越過這個“口”,海會寺便豁然展現在眼前。
海會寺背依白雲山。山上松柏森森,陰翳蔽日;山下涼風習習,雲纏霧繞。右邊的響水崖瀑布如白練懸空,對面的玉帶河流水若明珠瀉地。河上有琵琶橋,橋南有摩崖石刻。寺左有東山古鏡、仙人醉酒等勝景。寺前的匾額“海會寺”為當代“佛爺”趙朴初所書,遒勁飄逸,視之令人忘倦。
歷史
海會寺建於唐代,自那時以來,燈傳不絕,為淮西名剎,盛稱“聖眾會合之座”。寺名意思是高僧雲集、虔誠修行。清慈禧太后曾敕贈“真如自在”匾額,寺受命護戒牒權。其初建規模、形制、設施等情況,已無史料可查。《太湖縣誌》、《永久長明燈碑記》中,僅見海會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乾隆二十四年(1759)、道光元年(1836)得到過修葺。鹹豐九年(1859)因太平軍與清軍激戰,該寺受害嚴重,幾成廢墟。直至光緒年間,才得以恢復.
海會寺呈階梯形建有下、中、上三殿。下殿建築面積約100平方米,青磚木架小灰瓦結構;殿中四根兩人合抱粗的圓形木柱,一字排列,支梁托架,柱礎石質鼓形,刻有圖案,地面為方磚相嵌而成。上殿建築面積約100平方米,廊沿、台階用石塊砌成,廊柱木質圓形,柱礎為不規整方石,殿面有五間,用青磚砌隔。上殿兩端廊門下,又各成直角建起相對迴廊式房屋。中殿於“文革”期間被拆毀,90年代初寺內尼姑四處籌集資金將它重建,後於1994年竣工。中殿建築面積324平方米,黃瓦紅牆,飛檐翹角,莊重肅穆,素雅古樸。內有8根大柱托梁,供奉三尊
大佛、四大天王、觀音、文殊、普賢等神像。1999年又建成地藏殿。四殿相依,蔚為壯觀。
中殿與下殿之間靠西有一株千年羅漢松。樹幹有三人合抱之圍,雖歷經千年風雨,仍枝繁葉茂。枝作龍勢,葉呈劍狀,黑青色,是一幅活的“鐵畫”。
寺里住過許多得道高僧。歷代文人墨客也多來此地觀光攬勝,留下許多詩文及傳說。清代縣人畢琪光曾作《游海會寺》詩一首:“看釣溪橋上,春風結伴行。崖花潭底笑,澗水石中鳴。曲徑龍宮邃,平沙鳥篆輕。醉歸山月吐,倚杖聽鐘聲。”這首詩也不失為一首描繪海會寺優美景色及詩人歡賞景色後的歡暢、恬靜心情的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