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側帶小公魚

太平洋側帶小公魚

太平洋側帶小公魚,俗名魩仔,為輻鰭魚綱鯡形目鯡亞目鯷科的其中一種。

基本信息

太平洋側帶小公魚,俗名魩仔,為輻鰭魚綱鯡形目鯡亞目鯷科的其中一種。
目錄 1 分布
2 深度
3 特徵
4 生態
5 經濟利用
分布
本魚廣泛分布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東非、馬達加斯加、紅海、波斯灣、模里西斯、塞席爾群島、斯里蘭卡、印度、孟加拉灣、安達曼海、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中國沿岸、台灣、日本、韓國、紐幾內亞、澳大利亞北部等海域。
深度
水深0~20米。
特徵
本魚體型側扁,呈透明狀,主上頜骨末端截平,向後延長但不達前鰓蓋骨前緣,鼻尖較鈍。背鰭軟條12~15枚;臀鰭軟條14~17枚。體長可達13厘米。
生態
本魚成群在內灣、沿岸遊動,以浮游生物為食。
經濟利用
魚肉多水分易糜爛,多煮熟後出售,炒食甚美味。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目: 鯡形目 Clupeiformes
亞目: 鯡亞目 Clupeoidei
科: 鯷科 Engraulidae
屬: 側帶小公魚屬 Stolephorus
種: 太平洋側帶小公魚 S. punctifer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