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概況
太平天國的政治思想實際上融政治、經濟、軍事和宗教於一體,在不同時期則有不同的側重。在1859年以前,經歷了從宗教到政治,繼而又匯入軍事內涵的過程。1843年洪秀全仕途破滅後,對舊的制度和傳統信仰感到失望,開始接受西方基督教的某些教義。在宗教信仰的鼓舞下,他拋掉個人的功名仕途,為反對世間陋俗,拯救社會,成立了拜上帝會,成為宣傳上帝福音的使者。1847年他重遊廣西後,在馮雲山所做大量組織工作的基礎上,從宗教轉向政治,正式成立拜上帝會機關和制定“天條”,把鬥爭的矛頭指向清王朝。1851年金田起義後進一步把軍事、宗教、政治融於一體,形成政治、宗教、軍事等思想相互融合的思想體系。1859年 4月洪仁玕由香港輾轉到達天京(今南京),結合自己所了解的西方文化和資本主義社會制度,提出了許多帶有資本主義因素的主張,希望使太平天國鞏固、壯大。他的許多主張得到洪秀全的贊成,對太平天國後期的政治思想產生了重要影響。基本內容
太平天國的政治思想可分為前期和後期。前期的政治思想主要有:①反對滿洲貴族的民族壓迫,要求民族平等。認為天下“苦滿洲之禍久矣”,揭露滿洲貴族統治的種種罪惡,把清朝統治者稱為“閻羅妖”,號召人民同心同德,推翻滿洲統治。“上為上帝報瞞天之仇,下為中國解下首之苦,務期肅清胡氛,同享太平之樂”。②建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的理想社會,主張以絕對平均主義的方式,平分土地和社會生活資料,建立聖庫,取消商品流通,以圖達到人人不受私,物物歸上主,消滅貧富差別的共有共享境界,實現每個人在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平等。③建立一個政教合一、軍政合一、寓兵於農的政權組織形式。主張政權組織軍事化、宗教化,使政權、軍事、宗教組織三者高度統一,建立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的政權形式。在地方採取守土鄉官制,設兩司馬為基層政權的長官,負責組織居民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生活。採取鄉兵制度,有警為兵,無事為農。④以平等精神對待國與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反對和抵制資本主義列強的威脅和要挾,堅持國家的主權和獨立,拒絕以出賣國家主權為條件換取列強的支持。主張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正常的對外貿易,堅決禁止鴉片貿易。⑤在一定程度上反對封建文化,提倡男女平等。認為封建統治與四書五經等封建文化聯繫緊密,主張對封建文化進行清理整頓,同時反對三綱五常,力主廢除買賣婚姻、取消娼妓、納妾、纏足等封建陋習,鼓勵婦女參加軍事和政治生活。太平天國後期的政治思想帶有明顯的資本主義色彩,主張借鑑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富強之道,提出了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措施。主張在政治上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以法治國,上下通達;在經濟上建設鐵路、郵局、工廠、礦山,發展資本主義生產;在社會上移風易俗,舉辦公共集體福利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