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03—1987
清末,1903年,牌樓義熟私塾創立,創辦人不詳。
1906年2月,洪漱亞、朱禹明、沈叔甫三人將義熟更名為牌樓鄉第一初級國小堂,學制四年,兩個班級,47個學生。由洪漱亞擔任校長,校址位於牌樓鎮西市稍城隍廟。
明國初期(1913年),學校更名為牌樓第一初級國小,教師3名,錢漢平任校長,兩個複式班,85名學生。1923年,將四年制初級國小改為六年制高等國小。1932年更名為牌樓鄉立第一國民學校。聞慶榮擔任校長,有教師3人,2個班級,111名學生。
淪陷時期(1937年——1945年),戴惠英、朱蕙、焦為民、顧蒞先後擔任校長,有教師4人,3個班級,100多名學生。教材塞進了“大東亞共榮圈”的反動材料。師生為反奴化教育進行了激烈的鬥爭。常熟游擊隊為學校印發了抗戰教材。
抗戰勝利,1945年11月,由蔣志超接任校長,建造了兩間教室。1946年6月,更名為牌樓中心國民學校,有8個班級,11位教師,學生人數達到 303名。1948年,蔣惕擔任校長,青年教師積極投入反蔣鬥爭,成立地下組織,張貼標語,迎接解放。
1949年解放,張念祖擔任校長,學校由太倉縣人民政府接管。1950年聞祝眉擔任校長,學校有13位教師,6個班級,224名學生。1951年——1957年,吳思樞、王錦喜、陳其傑先後擔任校長,學校有21位教師,10個班,542名學生。1956年,擴建教室2間及200多平方米操場。1958——1965年,學校更名為牌樓國小,屬岳王中心國小管轄。校長先後由朱仁林、王炳湖、張耀林、周佳聲擔任,學校有12個班(其中2個為民辦班),500多名學生。
1966年10月,牌樓成立人民公社,學校更名為牌樓中心國小,俞菊元擔任校長。文化大革命衝擊了學校,學校秩序被打亂。1969年撤銷中心校,成立教革組,每個大隊設有一所學校,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原中心校的校舍被分拆成兩,分屬米場和金埝兩個大隊。學制為五年。
1978年秋季,撤銷教革組,恢復中心校,校址遷至公路南側,米場河西岸。徐永元擔任校長,邵冬年擔任副校長,由副校長主持學校日常工作。學校有5個班,200多名學生。隨著村小被撤併,中心校規模逐步擴大,至1987年春季,學校由教職員工37人,班級13個,學生583名。彭振媚、顧連生、魏承基先後擔任校長。
1987年秋季,學校搬遷,耗資44萬元,在新村西建造2100平方米的校舍,占地20畝。魏承基擔任校長,邵冬年擔任副校長,學校有班級20個,學生856名,學制為六年制。並附設幼稚園,4個班級,100多名兒童。魏承基擔任校長,邵冬年擔任副校長。有教職員工60多名。
1994年9月——1997年7月,陸建達任校長,魏承基任書記。學校有18個班級,學生700多,學制六年。附屬幼稚園6班,學生200個左右。
1997年8月——2003年7月,吳雪明任校長,魏承基任書記,王靜任副校長。2000年以後,吳雪明兼任黨支部書記。學校生源趨少,最後變成12個班級,學生500個左右。附屬幼稚園6班,學生200個左右。
2003年9月——2008年7月,學校被撤併,成為當時瀏家港國小附屬牌樓辦班點,有11個班級,學生400多。王靜、朱耀興、柳國剛先後擔任副校長。
2008年9月——現在
2008年9月,牌樓國小恢復建制,全稱為太倉市浮橋鎮牌樓國小。有班級11個,學生388人,教工29人。張偉擔任校長。學校進入新的發展時期——教育現代化發展時期。
硬體建設
太倉市教育現代化辦公室對牌樓國小實施翻擴建工程,工程於2008年7月正式啟動,拆除原有陳舊教學樓,新建教學樓2800平方米、綜合樓3000平方米、食堂900平方米,總計建築面積6700平方米,同時配套建設200米標準田徑運動場一座,投資1000萬元。設計規模為四軌,可容納學生1000人左右。
同時,牌樓國小的建設列入浮橋鎮政府實事工程,市政等建設投入400萬元。
教學設施設備投入200多萬元,由市財政、教育局和浮橋鎮政府共同投資。
2009年9月,新校舍交付使用。有班級13班,學生488人,教職工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