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生也,皆寄形於父母胞胎,飽味於五穀精氣,是以人之腹中各有三屍九蟲,為人大害。
常以庚申之日上告天帝,以記人之造罪,分毫錄奏,欲絕人生籍,減人祿命,令人速死。死後魂升於天,魄入於於,唯三屍遊走,名之曰鬼。四時八節企其祭祀,祭祀既不精,即為禍患,萬病競作,伐人性命。
上屍名彭倨,在人頭中,伐人上分,令人眼暗、發落、口臭、面皺齒落。
中屍名彭質,在人腹中,伐人五藏。少氣多忘,令人好作惡事,噉食物命,或作夢寐倒亂。
下屍名彭矯,在人足中,令人下關搔擾,五情勇動,淫邪不能自禁。此屍形狀似小兒,或似馬形,皆有毛長二寸,在人身中。人既死矣,遂出作鬼,如人生時形象,衣服長短無異。此三屍九蟲,種類群多。蛔蟲長四寸五寸或八寸,此蟲貫心人死。白蟲長一寸相生甚多,長者五寸,躁人五藏,多即殺人,兼令人貪食煩滿。肺蟲令人多咳嗽。胃蟲令人吐嘔不喜。肺蟲令人多涕唾。赤蟲令人腸鳴虛脹。蜣蟲令人動止勞劇,則生惡瘡顛痴,癱癤疽瘺,癬疥癇癩,種種動作。人身中不必盡有,亦有少者,其中有十等就中,婦人最多也。其蟲兇惡,好污人新衣,極患學道,欲調去之即可矣。凡至庚申日,兼夜不臥,守之,若曉體疲,少伏床數覺,莫令睡熟,此屍即不得上告天帝。
《太上律科》云:庚申日,北帝開諸罪門,通諸鬼神訴訟,群魔並集,以司天下,兆人及諸異類善惡之業,隨其功過多少,賞勞謫過,毫分不遺。
經曰:三守庚申,即三屍振恐;七守庚申,三屍長絕。乃精神安定,體室長存,五神恬靜,不復搔擾,不迷不惑,不亂不淫,瞋怒平息,真靈衛佐,與天地相畢。每夜臨臥之時,叩齒三七,以左手撫心上,呼三屍名,使不敢為害耳。
相關詞條
-
三屍
“三屍”,指道教的三屍神。屍者,神主之意。道教認為人體有上中下三個丹田,各有一神駐蹕其內,統稱“三屍”,也叫三蟲、三彭、三屍神、三毒。上屍好華飾,中屍好...
簡介 傳說 道教中 -
守庚申
,氣散神遊。放浪三宮,小蟲無劬。 中屍彭質,號曰中黃。愛欲自居,依腹逃藏...。言白得失,走作魂靈。三宮擾亂,赤子不寧。 這是說明了三屍對人的危害...死不還。三屍皆盡,司命削去死籍,著長生錄上,與天人游或六月八月庚申彌佳...
簡介 發展 詳述 -
道土
三號,其一日法師,其二日威儀師,其三曰律師,其德高思精謂之鍊師。”(三洞...,不行屍行”,《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有“道人賢者奉敬教戒”等語;南宋道士...。 《三洞奉道科誡》分道士為六階:“一、天真道士,二、神仙道士,三、山居道士...
概述 歷史發展 道士的稱謂 道士的派別 道士的類別 -
道士
三號,其一日法師,其二日威儀師,其三曰律師,其德高思精謂之鍊師。”(三洞...屍行”,《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有“道人賢者奉敬教戒”等語;南宋道士白玉...)等。女道士則稱女冠或道姑、女道。全真道之男道士亦稱乾道,女道士又稱坤道。 《三洞...
概述 歷史發展 道士的稱謂 道士的派別 道士的類別 -
鬼壓床[道教解釋及治療]
:人死後,三魂升天,七魄入地,唯留人生前寄居身體內的三屍 (彭質、彭倨、彭嬌)變化生前人形象,稱之為鬼。證據見:《太上三屍中經》:“人之生也,皆寄形於父母胞胎......死後魂升於天,魄入於於地,唯三屍遊走,名之...
總論 種類及成因 成精的原理 成精後的行跡 驅除與斬殺 -
掃塵
,多嫁娶,謂之亂絲日。”又《月令精鈔》:“二十四日為無忌日。”“三屍神”道教稱在人體內作崇的“神”。據《太上三屍中經》說:“上屍名彭倨,在人頭中...。傳說古人認為人的身上都附有一個三屍神,他像影子一樣,跟隨著人的行蹤...
基本簡介 古書記載 習俗由來 迎接新春 歷史傳說 -
五方五老
老君也。《洞真九真中經》云:中央黃老君者,太上太微天帝君之弟子也,以混皇...五老君是三清還沒成為大流之前地位最高的五位神仙,本來是歷代帝王祭祀的對象...冠,衣三氣丹羽飛衣.常駕丹龍,建朱旗,從神丙丁,官將三十萬人。 上導泰清...
說法一 說法二 說法三 說法四 《西遊記》載 -
五老君
《洞真九真中經》云:中央黃老君者,太上太微天帝君之弟子也,以混皇二年始生...神霧》等有類似記載。由此可見經學家以緯解經之真面。 五老君是三清還沒成為...寶昌陽丹靈真老,號曰赤帝,姓洞浮,諱極炎,字赤熛弩。頭戴赤精玉冠,衣三氣...
概述 由來 內涵 -
天官書
記述三垣二十八宿等恆星;二為五緯,記木、火、土、金、水五行星;三為二曜,記...志》記為“日生牙”等)、色變、“乍三乍五”等,都沒有記載,對月的記述同樣...,形狀如筐,名為文昌宮:六顆星的名稱一是上將,二是次將,三為貴相,四為...
內容提要 白話譯文 原文+註解 今人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