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杭州玉皇山南麓,白雲庵上方。天龍寺造像是五代吳越國佛教造像中的傑出代表。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天龍寺始建於北宋乾德三年(965),南宋建炎三年(1129)時焚於火,之後重建,並在南宋郊壇初建時,作為郊祭時百官隨從的臨時住所。元、明、清歷代屢有毀建,但建寺之初的東、中、西三龕佛像共11尊一直保存較為完好。附近的善男信女還是常常來這裡燒香拜佛,還自發地為這些佛像油漆。
現在,有關部門重新修建了天龍寺,並採用物理保護方式,去除佛像上的油漆,還原這些石刻佛像本來的面目。而寺廟的建築則是仿晚唐五代建築,細部還很大程度上參考吳越時代仿木構石塔等做法,精雕細琢。
特別值得一看的是,大殿內部將採用佛教“七寶”之一的琉璃製作成高3米,寬3.4米的黃色琉璃佛雕牆和西湖南宋造像圖文作為寺內陳列。這可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天龍寺內的東、中、西三龕佛像,分別是水月觀音、彌勒佛和阿彌陀佛,是五代吳越國佛教造像中的傑出代表,在我國石窟造像藝術史中也有著獨特的地位。和靈隱寺相比,對市民遊客來說,天龍寺更幽靜和懷古,而且從這裡往山下眺望還能看到八卦田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