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琴[壯族樂器]

天琴[壯族樂器]

天琴是壯族人(布偏與布岱支系)使用的彈撥類弦鳴樂器。壯語稱鼎叮(壯文:den,越南文:then),由樂器發聲諧音而得名。歷史悠久,形制獨特,音色圓潤明亮,常用於獨奏或為歌、舞伴奏,深受偏人喜愛。流行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中越邊境的峒中、寧明和龍州等地。至今已經有上千年歷史。

歷史

天琴傳承進校園 天琴傳承進校園

在壯族的偏人與岱人中流傳。原為天婆(巫婆)為人禳災治病時所用,後來,這種巫術性質的彈琴歌舞演變為民眾性的娛樂活動,但仍稱唱天、彈天、跳天。所用樂器便稱天琴。傳統天琴長約120厘米。琴桿木製,雕龍紋。琴頭雕成鳳形、帥印、太陽或月亮形,左右各置一木製弦軸。琴筒用葫蘆或麻竹筒制。呈半球狀,厚10厘米,前11膠麻竹殼或薄桐木板,面徑11厘米,後端鏤刻花紋為音窗。竹製琴碼,張絲弦。琴體各部可拆裝組合,便於攜帶。現代天琴,琴桿長90厘米、呈半圓柱狀,桿身無飾。琴頭平頂,琴筒天麻竹或鐵制,圓形,直徑10厘米,張絲弦或尼龍弦。定弦c1、g或d1、g。裡弦定高音,外弦定低音。音域g—g3。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裡天琴被視為神聖之物,只有天婆在“跳天”時才能使用。“跳天”最初是偏人的一種僻異的迷信表演形式,由一位叫作“天婆”的婦女,身穿長裙,頭戴珠絨帽,手持天琴邊彈、邊唱、邊舞。她自稱是天上的仙姑下凡來到人間玩樂、解難和降福。天婆的天琴被看作是天上神物,平時是不準動的,要用時也得先敬了香之後,才能取下彈奏。

傳說

天琴[壯族樂器] 天琴[壯族樂器]

傳說在很早以前,在十萬大山南麓的壯族偏人山寨里,有一對非常要好的青年人,男的叫農端,女的叫農亞,兩人經常結伴上山砍柴。有一天,兩人在一個岩洞口聽到洞中傳來悅耳的 “叮咚”之聲,循聲而入看見一個水潭,上面岩壁中滲出許多小水珠正向潭中滴落。他倆聽著這美妙動人的樂音,頓覺心曠神怡、耳聰目明。他倆想把這神奇的聲音帶回山寨去,讓鄉親們一起來分享。農亞想了想說道:“我們何不做一個也能發出這種聲音的東西呢?”於是二人在山中找來一個葫蘆殼、一根木桿,將木桿插進葫蘆里,繃上野藤的細絲條,果然彈出 了“鼎叮”之聲,恰似“叮咚”的山泉之音。山寨里的人們聽了無不拍手稱讚,一位長者還以發音把它叫作“鼎叮”。鄉親們照樣學做起來,鼎叮很快盛行全寨。琴聲傳到天上,玉皇大帝派天使下凡將農端、農亞召去,後來他倆在天上成了歌仙,終日給玉皇大帝彈琴唱歌, 難得下凡。為消除鄉親們的思念,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趁天門開啟之時,他倆便趕回凡間 與鄉親們聚會歌舞。平時偏人有事相求,也焚香請他們下來歌舞一番。這種活動後來成為固定形式,定名為“跳天”。直到今天,每逢壯族傳統節日,偏人都要舉行民眾性的“跳天”文娛活動。鼎叮則是這種活動中使用的唯一樂器,故此稱之為天琴。

記載

天琴[壯族樂器] 天琴[壯族樂器]

《防城縣誌》記載“今之編人,即古之壯族為初民之使牛耕田者……。編人言語,即壯族言語,融合演變而成村語。”壯族支系偏人,在壯族中操偏語。偏人主要靠從事簡單的農業生產為生,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也創造和積累了豐富而獨特的民間藝術,天琴就是長期以來深受偏人喜愛的一種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民間彈弦樂器。天琴歷史悠久。清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修撰的《寧明州志》載 “女巫,俗名魓婆……以交鬼神為名,以‘匏’為樂器,狀如胡琴,其名曰‘鼎’,……凡患病之眾,延其作法,則手彈其所謂‘鼎’者而口唱其鄙俚之詞。”文中之“鼎”,即是天琴。史籍中只記述了它在清代時的流行和使用情況。據防城各族自治縣垌中鄉那莎村天琴老藝人黃文勝、梁光芳等人敘述,天琴流傳了四代,已有二百年歷史。據龍州縣金龍鄉板煙村天琴老藝人馬景豐講述,這門技藝是其祖輩傳下來的,可能在宋代時已有,他還收藏著一支祖父傳下來的造型古樸的天琴。

形制

外形特點

天琴[壯族樂器] 天琴[壯族樂器]

形制獨特,天琴的外形、構造和用料均獨具特色,琴筒與板胡相似,琴頭正窄側寬,琴桿既細又長。尤為特殊之處,是琴頭、琴桿用三節木料相接而成,未用一個釘,未塗一點膠。這種樂器在我國是獨一無二的,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哪個民族、哪個地區有與之相同的樂器,真可謂是樂器史一個奇蹟。

天琴結構

天琴由琴筒、琴頭、琴桿、弦軸、琴馬和琴弦等部分組成,琴身全長95厘米~115厘米。琴筒為扁圓錐形,筒腔用葫蘆殼或天麻竹製作,筒長8厘米~8.5厘米,中間部位最大直徑14厘米,筒前口直徑12厘米(約為筒腔最大周長的1/4),筒後口直徑3厘米(為前口直徑的1/4),這種製作規範世代相傳,故尺寸大都一致。筒腔上下開有插入琴桿的方孔,筒前口蒙以桐木、松木、杉木等松輕而富有彈性的薄木板或筍殼為面,龍州多用當地的圍塘木製作,板厚0.2厘米~0.5厘米,筒後口有音窗或敞口。

琴頭和琴桿

天琴[壯族樂器] 天琴[壯族樂器]

使用當地出產的鐵力木或火果木等質地堅硬、結構緻密的木料製作,長度即為琴身全長,分為上下三節,上節為琴頭,中、下兩節為琴桿,每節長30多厘米,採用直插法銜接,不用膠粘,由於插口設計科學,插楔後十分穩固,前後、左右都不能有絲毫晃動。琴頭前後窄扁、兩側寬平,上部多呈扁方形柱狀體,前後表面修削為對稱的波浪形,左右兩側雕刻龍、鳳、文字或花紋圖案為飾,也有的將琴頭上部雕刻成龍頭、鳳頭、魚形、帥印、太陽或彎月形,線條粗獷而奔放,有鎮邪、照妖和光明、吉祥之意。琴頭下部正面開有長方形通底弦槽,兩側設有兩個硬木製弦軸(左右各一),軸體短小、呈圓錐形,表面刻有條紋。琴桿細而長,前平後圓,上窄下寬,呈半圓形柱狀體,正向較窄的平面為按弦指板,不設品位,有的琴桿上節的背面刻有兩道凹槽,作為左手拇指的定位標記,分別用於伴奏不同的高低調門。琴桿下節末端插入琴筒的方孔中。琴馬竹製或木製,呈橋空形,置於面板中上部。張兩條絲弦或尼龍弦。

琴底

安裝有一塊金屬片系弦,琴弦或直接拴繫於尾柱上。在弦槽和尾柱之間,系有一條綢布制背帶。有的天琴,在琴筒中還設有琴膽,即裝有兩三根長5厘米、直徑0.8厘米的鋼絲小彈簧;在面板的琴馬下方,開有一個直徑0.4厘米的小圓孔。天琴裝飾富有特色,琴頭兩側的雕飾全部充填鮮艷色彩,外表塗以透明油漆,面板飾以彩色條紋,琴桿表面無漆,經長期使用後,外表泛出油亮的古銅色。弦槽上方的琴頸部位,常綴以一束彩色飄穗,也有的系一條紅綢飄帶為飾。由於琴身可以拆裝組合,便於攜帶。傳統的天琴,形制較大,琴身全長近120厘米,琴筒長13厘米、最大直徑達20厘米以上;現代的天琴,尺寸較小,琴身全長僅90厘米,琴頭平頂無飾,琴筒用天麻竹或鐵制,筒長8厘米、直徑10厘米,筒前口蒙以蟒皮或蛇皮,筒後口敞口。

現狀

在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

的中國樂器博物館裡,珍藏著一件來自壯族支系偏人民間的天琴。琴身全長113厘米,琴筒用葫蘆殼製成,筒長11厘米,中間最大直徑16厘米,筒前口蒙以筍殼為面板,面徑11.5厘米、板厚0.2厘米,琴筒後端正值葫蘆底部, 鏤空成五角星形音窗。琴頭和琴桿,分為上、中、下三節,上節為琴頭,中下兩節為琴桿。琴頭長36.5厘米、上寬1.2厘米、下寬1.7厘米、側厚5厘米,為正窄側寬的柱狀體,前後兩面呈對稱的波浪形,左、右兩側飾以彩繪白龍、壯族圖案花紋和草書“幸福”二字。 琴頭下部開通底弦槽,兩側各設一枚紅椿木製弦軸,軸體為圓錐形,表面刻有直條瓣紋為飾。琴桿長76.5厘米(下節長40厘米)、上寬2厘米、下寬2.2厘米、上厚2.7厘米、下厚3厘米,為細長的柱狀體,正面為按弦指板、無品,琴桿下節末端插入琴筒方孔中。琴馬竹製、橋空形,張兩條尼龍琴弦。在弦槽上方的琴頸處系有一束彩色布條為飾。此琴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演奏

演奏天琴時可採取坐奏或立奏兩種姿勢。坐姿彈奏時,將琴桿斜橫於胸前,琴筒置於右腿上或外側,琴頭斜向左上方,成45°角;立姿彈奏時,將背帶掛於頸項,琴桿斜橫胸前,琴筒置於右腹前,琴頭斜向左上方。左手扶琴按弦,右手常以拇指、中指和無名指構成三點按住琴筒面板兩側,用食指指尖彈弦,也可用右手執撥片在琴筒上方撥彈。天琴常按四度或五度關係定弦,但民間習慣把裡弦定為高音、外弦定為低音,這又是與其它少數民族樂器不同之處。民間定弦並無固定的標準音高,一般多根據演奏的曲調或伴奏人聲高低的不同,常定弦為:c1、g;d1、a或d1、g;e1、a。音域可達兩個半八度以上,但通常只使用中低音區的一個八度多,即人聲吟唱所用的音域範圍。發音明亮豐滿,音色圓潤甜美。天琴有著較豐富的表現力,常用單音、雙音、打音、長音、頓音和滑音等演奏技巧,尤其用中音和低音演奏兩個對比聲部時效果更佳。可以表現喜、怒、哀、樂等各種情感,擅長演奏歡快和抒情的曲調。可用於獨奏或為民歌、舞蹈伴奏,也可一人或多人邊彈、邊唱、邊舞。是壯族支系偏人文娛活動中使用的唯一彈弦樂器,不論男女都喜愛彈奏天琴,特別是民間藝人和歌手演奏技藝更高。天琴獨奏,又稱“彈天”,演奏中有大跳的換把動作,常運用上下滑音,節奏鮮明,曲調輕鬆活潑,委婉動聽。傳統的演奏曲目有三十多首,其中在民間流傳較廣的獨奏曲有:《邀仙曲》、《逗天曲》、《彈天曲》、《解悶曲》、《歡樂曲》、《 舞曲》、《天琴聲聲應妹心》、《頌路》和《慶豐收》等。

用天琴伴奏歌唱(山歌或敘事歌)的表演形式,又稱“唱天”。伴奏時換把較少,常以右手食指彈撥雙弦,左手只按一弦,從而產生合音效果。由一人獨唱、一人伴奏或一人自彈自唱的稱作“獨天”,兩人以上彈琴對唱的稱作“對天”,伴歌中,歌聲和琴聲的節奏、節拍、速度等均不相同,千變萬化,但又結合融洽。過去的民間藝人還在腳尖掛上一串小銅鈴,合著樂曲的節拍抖響,使“唱天”更富有地方特色。龍州清室文官黃敬椿有詩云:“口出蠻音鶯弄響,足搖鈴子手揮弦。”真實地描繪了演奏者唱、弦、鈴三者兼顧的生動表演姿態。較著名的唱天曲目有:《開場曲》、《唱牛》、《四季》、《好年景》等。

“跳天”是天琴演奏者邊彈琴 邊唱歌邊跳舞的綜合性表演藝術形式。這種形式多為民眾性的娛樂活動,常在節日、慶豐收或婚娶喜慶等場合進行,人數眾多,場面浩大,個個情緒激動,人人歡暢快樂。

在龍州一帶,天琴還用於紀念民族英烈的活動中,這裡很多地方都為東漢忠烈馬援等民族英雄建有祠廟,每年有固定紀念日。屆時,人們自發地穿著以紅色為主的服飾,向英靈敬獻各種供品,表達緬懷之情。人們有的手持樂器演奏,有的歌舞翩翩,天琴則是樂隊中唯一的主奏樂器。

每年三月三 是壯族人民的歌節。偏人也要隆重地歡度自己這個傳統的“阿寶節”,在防城各族自治縣垌中鄉板典村組織的盛大的阿寶活動中,不僅偏人興高采烈地參加,這裡還有二國、三省、四縣(即中國廣東、廣西的防城、上思、寧明縣、越南廣寧省平察縣)的數千人前來助興。“阿寶節”里最幸福的是男女青年,他們在對歌中尋覓情人,首先用歌聲互問名姓、身世,並向對方問候、祝賀,進而相互考察才能,表達愛慕之情,兩人分別時也要用歌聲勉勵、相送。當對歌達到高潮時,青年男女便拿起天琴邊彈、邊唱、邊舞,盡情歡樂。天琴既是歌唱的伴奏樂器,又是舞蹈的道具。這種活動有時要持續幾天幾夜。節日中播下的愛情種子,日後將會開放出朵朵幸福之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