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集綠豆包子

大集綠豆包子

蔡甸區大集場的豆盤包子,溯源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大集豆盤包子是一種地方名特風味食品,名揚武漢市及周邊地區。

大集綠豆包子簡介

在蔡甸區大集場的早市上,有一種綠色食品———綠豆包子(也叫豆盤包子);蔡甸區大集場的豆盤包子,溯源於明末清初,至今已有近300年的歷史。大集豆盤包子是一種地方名特風味食品,名揚武漢市及周邊地區。這款早點有三個講究,制餡講究,加工講究,包裝講究。

製作工藝

大集綠豆包子這一傳統風味小吃,在配料及製作上,有其獨特性:選新鮮麵粉加溫水揉和,加入發料後將麵團放在盆中發酵。面發好後,稍加食鹼壓酸,再重新搓揉好後待用。同時,將選好的綠豆洗淨、煮熟、過濾後,加入熟油、食鹽、香蔥、生薑末(或大蒜頭末)、胡椒、味素等拌勻後,就可以包制了。包制時,麵皮要薄,豆餡要實,包成圓形壓扁後,在收口處捏成花紋,上籠蒸熟,再冷卻。包子冷後,再放入滾開的油鍋中炸,浮出油麵,外表成金黃色後,就可出鍋上桌。表面上看是冷的,吃進嘴裡才覺得燙口。大集綠豆包子酥鬆焦脆的口感、清香油潤的味道,在武漢三鎮頗有名氣。包子餡是帶殼的碎綠豆加薑末,做成扁扁的一個先蒸再炸,吃口略鹹,完全不同於一般的甜味綠豆包子。 愛人每次去大集老家,就要帶回二三十個包子,讓我與兒子共享。

包子餡以綠豆為原料,將綠豆燜得爛熟,加進食鹽、薑末、蔥白、香油,搗成豆泥,水分適中,稠而不乾,濕而不稀,鬆軟柔和。然後將面搓成長條,揪成等量小塊,再搓圓拍平成圓皮,酌上豆泥,盤合成包子。將生包子上籠蒸熟後,置於案板上攤冷,爾後裝進籮筐。等食客一到,放進油鍋開炸,邊炸邊攪動,使其受熱均勻,炸得金黃油亮,撈起開賣。

放開制餡盤包不提,豆盤包子從生料到成品,單是火功就有三道:燜、蒸、炸。

精工出細話,配料成美味。大集的豆盤包子,色香味型俱佳,堪稱土產一絕。

評價

色:金黃油亮,悅目賞心。香:餡中豆香油香姜香蔥香,陣陣外透;外皮面香油香四圍飄發。味:外焦內軟,豆沙包松泡油潤,一吃滿口生香。末曾下喉,美味已進丹田。型:體型圓圓鼓鼓,小巧玲瓏;包口花紋順盤,宛如菊花。並非筆者王婆賣瓜,自賣自誇,不信您去嘗嘗,保您讚不絕口。

舊時,大集豆盤包子的包裝,也是很講究的。夏秋用新鮮荷葉包,讓荷葉的清香滲進包子內;冬春用乾荷葉包裝,讓荷葉的沉香與包子的香氣融為一體。那乾荷葉,絕不是枯死的荷葉,而是新鮮荷葉精製而成的。做法是將青荷葉順層按進蒸籠,蒸上氣後,取出上繩晾乾,再上碼加壓,然後隨用隨拿。這樣加工後的乾荷葉,柔軟有力,金黃光潔,稱得上金荷包金包,兩金合一金。

相關傳說

相傳,大集豆盤包子的出名,得虧的是乾隆皇帝的金口御筆。乾隆爺游江南。微服私訪,一天早上,來到大集場。逛到快散集時,肚子餓了,走進“張記包子館”。張老闆一見來了生意,連忙炸包子,炸好後撿了10個,裝在盤中,送到乾隆面前,那熱騰騰的香氣,直往乾隆鼻孔里灌,他吃了一口後,連聲叫好,忙問此包何名,張老闆答道:“豆盤包子”。興許是乾隆餓急了,食慾特旺,味感特強,10個包子,一氣吃完。揩揩嘴說:“店家,吃了你的豆盤包子,山珍海味也不想了。”張老闆正要答話,不料一個護衛跌跌躥躥的闖了進來,進門就跪下,失口叫道:“萬歲爺,您尋得奴才好苦也!”張老闆一聽,才知道這位食客是當今皇上,撲嗵跪伏在地,高聲說:“萬歲爺!老百姓都曉得,皇上愛民如子。請皇上把剛才說的話寫出來,賜給草民,讓草民沾皇恩翻窮坑。”乾隆爺一笑,取過紙筆,寫下“大集場豆盤包子”7個大字。事後,張老闆將乾隆爺的親筆,裱成吊屏,懸掛店堂。於是大集的豆盤包子名聲大振,一直享譽至今。

據史料記載,明末清初大集場就有了豆盤包子,當時為籠蒸白頭,經過不斷的改進才形成現在的油炸豆盤包子。相傳,曾經有一對夫婦在大集場開店以做包子為生計。有一年農曆四月的一天晚上,有兩位路過的朝廷差官進店食宿。但小店從不賣飯菜,只賣包子。夫婦倆端出來兩大盤包子,差官一看不見一點熱氣,要求換熱的。夫婦倆很為難,因為這冷包子蒸不好蒸,煮不能煮,做新包子少說得兩個時辰。最後想出一個辦法,用油炸。客人吃了後連聲稱好。第二天臨走時,還題了一首詩:“魚米江南一店家,綠豆包子穿金甲;清香酥軟稱上品,定有美名傳天下”。從此,大集豆盤包子就更加揚名了。

大集豆盤包子作為早點食用,其手工製作工藝獨特,講究色味香形,物美價廉,長盛不衰,影響廣泛,深受人們喜愛。首創者馮文藻。迄今已傳了八代人,如今馮氏第八代傳人馮啟標,今年53歲。如今在大集場仍有20餘家店鋪專做豆盤包子,生意十分火紅。大集豆盤包子在製作和配料上很有講究。首先要選新鮮的面料(小麥粉),用溫水揉和,加入(老面)發料裝盆發酵。面發好後,略加食鹼壓酸,再進行揉和,揉好後待用,爾後將選好的綠豆洗淨,煮熟,起鍋後加入熟菜油、鹽、生薑末、胡椒拌好待用,然後進行手工包制。包裝時,皮要薄、餡要實,包成圓形壓扁,收口處,捏成菊花紋,包成後上籠蒸熟,放涼,最後將它放入滾沸的菜油鍋中炸,等炸成金黃色,浮出油麵,起鍋即成。這時的包子金黃焦酥,白淨鬆軟,豆香清甜,微辣油潤。看上去是冷的,吃進口中卻感到燙口。凡吃過的人都感到餘味綿綿。大集豆盤包子既有美妙的傳說和悠久的歷史,也有豐厚的地方飲食文化底蘊。

包子 包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