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置沿革
1955年,在大土古里成立了大豐農業合作社,取大土古里豐收之意。
1959年,成立大豐生產大隊,屬衛星人民公社。
1962年2月,衛星人民公社劃出大豐大隊,設定大豐人民公社。
1984年11月,大豐人民公社改建為大豐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大豐鎮轄8個行政村、1個林場、1個社區。 大豐鎮政府駐地新豐街。
•行政村:紅山村、聯豐村、紅柳塘村、樹窩子村、大土古里村、高橋村、十八戶村、祁家湖村;‘
•社區:大豐社區;
•國營林場:乾河子林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大豐鎮位於呼圖壁縣西部,介於東經86°5′至87°8′,北緯43°7′至45°20′之間,東、北與五工台鎮相接,南與雀爾溝鎮、石梯子鄉毗鄰,西與瑪納斯縣樂土驛鎮交界,總面積453平方公里。鎮政府所在地東距首府烏魯木齊100公里,西距石河子市50公里,距呼圖壁縣城25公里。
地形地貌
大豐鎮地處天山中段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地形以平原為主,兼有山地。境內南部地處天山北坡,屬山地地形,海拔由北向南逐漸升高,其餘區域均位於準噶爾盆地沖積平原,平均海拔460米。
氣候
大豐鎮屬中溫帶大陸性氣候,處於中緯度西風帶控制之下,平均氣溫6.7℃,年降水量167mm,無霜期平均180天,全年日照總時數3090小時,穩定在10℃以上的年有效積溫為3553℃。
自然資源
大豐鎮自然資源以土地資源為主,截至2013年,全鎮土地總面積453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8200公頃。
人口民族
人口
2006年,大豐鎮總戶數4105戶,總人口1.3萬人,暫住人口900人,其中外來民族人口156人。
2011年,大豐鎮總人口14552人,其中農業人口1.3萬人。
2012年,大豐鎮總人口14766人,其中農業人口1.3萬人。
2013年,大豐鎮總人口14766人,其中農業人口1.3萬人。
民族
大豐鎮居住著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苗族等13個民族。
政治
大豐鎮主要官員(2011年至2016年):
•黨委書記:寧濤
•黨委副書記、鎮長:金燕軍
•黨委委員、人大主席團主席:魏忠文
•黨委副書記、紀檢委書記:趙芸(女)
•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陸招輝
•黨委委員、武裝部部長、政法委副書記:雷志有
•黨委委員、乾河子林場書記、場長:賈勝
•黨委委員、副鎮長:張傳松
•黨委委員:趙強
•黨委委員:政法委副書記、派出所所長:丁春明
•副鎮長:袁雪英(女)、馬中軍、陳剛
交通
大豐鎮境內有北疆鐵路、312國道、201省道、連霍高速公路(烏奎高速公路)、呼雀公路貫穿。北疆鐵路在大豐鎮境內設定有大豐火車站。
經濟
綜述
2006年,大豐鎮農村經濟總收入5.96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7788元。
2007年,大豐鎮農村經濟總收入6.8億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8300元。
2010年,大豐鎮農村經濟總收入11.26億元,比2009年增長19%,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1898元,比2009年增加1853元。
2012年,大豐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4.75億元,農業總收入6.22億元,第二、三產業營業收入8.53億元,增長11.5%;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222元。
2013年,大豐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6.39億元,比2012年增長11.1%,其中,農業總收入7.1億元,比2012年增長13.4%;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營業收入9.29億元,比2012年增長9.4%;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7 200元,比2012年增加1 978元。完成招商引資項目9個,實際到位資金4.26億元。爭取中央、新疆自治區、昌吉州各類項目10個,項目資金4 147萬元。
2014年,大豐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7.6億元,同2013年比增長7.5%,農業總收入達到7.62億元,同2013年比增長8%,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營業收入達到9.98億元,同2013年比增長6.8%。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19099元,較2013年增加1700元。
第一產業
2012年,大豐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4.75億元,年均遞增10.48%;農業總收入6.22億元,增長9.12%;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222元,較2011年增加1800元。
2013年,大豐鎮總播種面積1.45萬公頃(含鎮域農場),重點打造了聯豐村2000公頃機采棉、乾河子林場666.67公頃苗木、紅山村666.67公頃制種玉米、十八戶村666.67機采番茄4個現代農業示範園。新建標準化肉羊良繁場1個,肉羊示範場1個,西門塔爾牛二級繁育場2個,完成奶牛性控凍精推廣1750枚,改良肉羊6200隻,購進優質純種肉用種公羊20隻,購進高代雜交肉用種公羊30隻。成立了1家牧業有限公司,新建草畜聯營合作社1個,牧草合作社1個,新購TMR飼餵機3台。完成農田防護林建設37.36公頃,新增育苗面積67.33公頃。完成13.52公頃的特色林果基地建設。繼續打造乾河子林場666.67公頃苗木產業基地。全面完成五洋苗木基地133.33公頃核心區苗木種植,苗木總量500萬株,建成覆蓋133.33公頃核心區域的自動化灌溉系統。依託自治區新疆榆樹基因庫,建設6.67公頃地的西域牡丹園,完成牡丹園規劃設計,已種植牡丹2萬多株,牡丹園將種植9大色系牡丹。
2013年,大豐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16.39億元,比2012年增長11.1%,其中,農業總收入7.1億元,比2012年增長13.4%;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7200元,比2012年增加1 978元。
第二產業
2012年,大豐鎮完成工業總產值8.29億元。完成招商引資額4.1億元,落實到位資金3.47億元,工業類項目簽約總額占招商引資總額的64%。引進7家企業落戶大豐鎮。
2013年,大豐鎮完成招商引資項目9個,實際到位資金4.26億元。爭取中央、自治區、昌吉州各類項目10個,項目資金4 147萬元。
第三產業
2012年,大豐鎮實現勞動力轉移6317人次,實現了勞動力轉移收入6558萬元,人均增收4718元,占到人均收入的31%。
2013年,大豐鎮實現勞動力轉移6317人次,其中,長期轉移1818人次,季節性轉移4499人次,實現勞動力轉移收入8300萬元,人均增收5416元,其中勞動力轉移收入占人均收入32%。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06年,大豐鎮有學校6所,其中初級中學1所,國小5所。在校學生2617名,中國小教職員工187名。占地2 800平方米中心幼稚園1所,農業技術學校1所。
2012年,大豐鎮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及適齡少年入學率均為100%,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100%以上,國小、中學輟學率均為0%。學前一年受教育率100%,學前三年受教育率93%。全鎮15~50周歲青壯年非文盲率99.81%;落實“兩免一補”資金36萬多元,協調學生線路車10輛;全年為國小和幼稚園協調慰問金10萬多元。
2013年,大豐鎮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及適齡少年入學率均100%,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99%以上,國小、中學輟學率均為)%。學前一年受教育99%,學前三年受教育98%。全鎮15~50周歲青壯年非文盲率99%以上;落實“兩免一補”資金26萬元,協調學生線路車10輛;全年為國小和幼稚園協調慰問金71萬元。
2014年9月,大豐鎮雙語幼稚園竣工,總投資316萬元,總建築面積1658平方米,於2015年5月13日正式開園,根據幼兒人數共分為六個教學班,截至2015年5月總計收錄適齡兒童74人。
醫療衛生
2006年,大豐鎮有中心衛生院1所,村級衛生所9個,負責轄區17個村、場、社區共41個居民點的預防保健、疾病治療、醫療衛生管理工作。大豐鎮衛生院占地面積3800平方米,業務用房1400平方米,開設內科、外科、婦科、兒科、檢驗、口腔科、中醫科、保健等科室,有醫護人員25人,其中村衛生所醫生9人,床位數26張,年均就診數可達10萬人次。 2012年,大豐鎮村級衛生所全部達到甲級標準。 截至2013年,大豐鎮有中心衛生院1個,村級衛生室8個。2013年,大豐鎮中心衛生院及8個村衛生室全部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網上採購藥品49.7萬元,為全鎮各族民眾藥品讓利近7.45萬元。
科學技術
2013年,大豐鎮推廣新技術、新品種、新產業的套用,推廣GPS衛星定位導航整地播種、小麥十字交叉法播種、太陽能電腦微控苗木節水滴灌、分乾管輪灌、秸桿揉切回收、機采棉分離式加工改造等新技術14項;引進早熟、機采棉花新品種21個、亨氏機采番茄新品種9個;引進甘草、牡丹、紫錐菊等新產業9個,引進采棉機、番茄採收機、甜菜採收機、辣椒採收機、秸桿揉切機等大型新機械35台。
文化體育
2012年,大豐鎮投資340多萬元,新建村級文化室2個,完成社區文化室室內裝修,修建籃球場1個。投資30多萬元建設了大豐鎮現代文化教育基地。
2013年,大豐鎮投入資金420萬元,完成紅柳塘、紅山村文化室建設工程和高橋、樹窩子、祁家湖文化室改造工程,村級文化室“爐改暖”100%完成;投資10多萬元,為新建文化陣地配備投影、電視、音響、檯球桌、桌球桌、象棋桌等器材;為各村“農家書屋”增添書櫃至20個,建立村級電子書屋3個,購置計算機10台;制定出台《大豐鎮文藝作品和文化人才獎勵辦法》《大豐鎮文體協會管理獎勵辦法》,專門對文藝團隊、文化活動、文藝作品和文化人才進行獎勵。全年舉辦大型文藝活動9場次,中小型文藝活動16場次,指導村級開展文化體育活動24場次。打造大豐鎮文化展廳和紅山村雷鋒精神展廳2個現代文化教育基地,組織開展參觀、學習、交流等活動20多場次。
社會保障
2012年,大豐鎮共組織開展就業培訓9832人次;引導性培訓8878人。
2013年,大豐鎮確定解困戶26戶94人,其中漢族20戶、少數民族6戶,有針對性地從就醫、就學、過冬取暖等方面進行幫扶救助,全年為11戶發放農資價值23689元,為8戶因病致貧家庭發放就醫優惠證每戶享受1000元,為9戶12名大學生髮放助學金108萬元,各幫扶單位全年開展走訪慰問40多場次。啟動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利用集市日開展“五·一二防災減災”宣傳活動,發放宣傳資料1000多份。為184戶552名救濟對象發放煤炭500噸、麵粉8噸,發放救助金3.18萬元。2013年全鎮納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有23戶56人、納入農村低保的有83戶154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及春節補助款等29.2萬元。大病醫療救助30人,發放救助金7.8萬元。全鎮有農村五保戶45戶55人,其中集中供養18戶19人、分散供養27戶36人,每人每年享受生活定補4000元,孤兒3人,每人每年享受生活補助款7200元。爭取國家項目,投入資金15萬元在聯豐村建設農村老年互助幸福院1所。2013年培訓農牧民12630人次,通過培訓,農牧民人均掌握1~2項實用技術。2013年,大豐鎮組織培訓9154人次,其中,技能培訓1527人,引導性培訓7402人,對比2012年增長轉移勞動力,每轉一人給予50元獎勵,每建立一個10人以上的勞務合作組織,實現1個月以上外出務工的給予2000元獎勵。
風景名勝
馬橋故城:馬橋故城位於呼圖壁縣城西北84公里處的一零六團境內,因河道將城區分為東西兩部分而架設木橋,供一人一騎通行,取名“馬橋”。該城得名“馬橋城”。馬橋故城南北長350米,東西寬170米,城牆高3米餘,厚2.7米,上有0.7米的女兒牆,有南北二城門,北門寬約4.5米,南門寬約2.5米,有南北走向6米寬大街一條,東西走向小巷數條與街連線。1994年被列為昌吉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