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鐮刀菌根腐病

大豆鐮刀菌根腐病

種子帶菌的可引致幼苗出土前發病。病菌直接穿透寄主表皮或從氣孔及次生根上的傷口侵入,有的還能從下胚軸的氣孔侵入,菌絲在細胞間生長、蔓延,引起病變。

信息

中文學名:大豆鐮刀菌根腐病
..

病原中文名:尖鐮孢菌嗜管專化型和直喙鐮孢
病原分類地位:半知菌亞門
病害類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大豆
主要為害部位:根

為害症狀

鐮刀菌根腐病是大豆常見的根腐病之一。主要發生在苗期。病株根及莖基部產生橢圓形褐色長條形至不規則形凹陷斑,後擴展成環繞主根的大斑塊,有的為害側根。該菌主要為害皮層,造成病苗出土很慢,子葉褪綠,側根、鬚根少,後期根部變黑,表皮腐爛,病株發黃變矮,下部葉提前脫落,病株一般不枯死,但結莢少,粒小。

病原形態特徵

Fusariumoxysporumf.sp.tracheiphilum(E.F.Smith)Snyd.etHansen稱尖鐮孢菌嗜管專化型和F.orthocerasAppel.etWollenweber稱直喙鐮孢,均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前者分生孢子座褐色或桔紅色,粘稠狀。小型分生孢子卵形,單胞無色。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具3~5個分隔,無色,基部細胞腳狀。厚垣孢子單生或雙生,間生或頂生。後者子座淡肉色或紫色。菌絲棉絮狀,淡紅色。大型分生孢子圓筒形或紡錘形至鐮刀形,3個隔膜的大小15~61×2.4~4.8(μm)。小型分生孢子1~2個細胞。厚垣孢子頂生或間生,多單胞,大小6~14×5~13(μm)。近有報導山東大豆根腐病病原為F.solani(Mart.)Sacc.f.sp.glycinesLietLuo稱茄病鐮刀菌大豆專化型。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該菌寄主範圍廣,是土壤習居菌之一,主要以休眠菌絲或菌核度過不良環境,成為翌年初侵染源。該菌系兼性寄生菌,凡不利幼苗生長發育的條件,常利於根腐病發生。春季低溫及低洼地或下水頭、連續降雨、根、莖基部傷口多易發病。播種過深、過早、幼苗出土慢及重茬、耕作粗放地塊發病重。

防治方法

治療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應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措施。
(1)選用抗病品種。如黑河3號、紅豐3號等。
(2)適時早播,掌握播種深度,實行深松耕法;合理輪作;選用無病種子等。
(3)用種子重量0.3%的50%拌種雙拌種,有一定防效。
(4)藥劑防治參見大豆疫霉根腐病。
(5)必要時噴灑植物動力2003或多得稀土營養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