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藻

基本信息

簡介

鑑別特徵:具白色的纖維狀根上節間極短。葉簇生成蓮座狀;葉片因發育的不同階段而不同,通常倒卵狀楔形,先端渾圓或截形,兩面被絨毛。葉鞘托葉狀,乾膜質。佛焰苞小,腋生,白色,外被絨毛,下部管狀,上部張開;肉穗花序背面2/3與佛焰苞合生,雄花2~8朵生於上部,雌花單生於下部。
生物學特性:一年生水生漂浮草本,喜高溫多雨,在平靜的淡水池塘和溝渠中極易繁殖,可在葉腋中生出多個匍匐枝,頂芽生出葉和根,隨之成為新株,還可用種子繁殖。

相關介紹

原產地:巴西;廣泛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
中國分布現狀:福建、台灣、廣東、海南、香港、廣西、湖南、湖北、江蘇、浙江、安徽山東、四川、重慶、貴州、雲南、西藏(察隅)。
引入和擴散原因:《本草綱目》(1593)記載,明末引入我國。20世紀50年代作為豬飼料推廣栽培。該種繁殖速度快,易被水流沖離栽培場所,帶到下游湖泊、水庫和靜水河灣。大量生長會堵塞航道,影響水產養殖,導致沉水植物死亡,危害水生生態系統。
控制方法:至今為止沒有合適的除草劑對此實施防除,最有效的方法是人工打撈,或是用暫時排水的方法使之脫離水源,無法生長,從而達到防除的目的。

藻類植物百科(一)

藻類植物一般都具有進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能利用光能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供自身需 要,是能獨王生活的一類自養原植體植物(autotrophic thallophyte)。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