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疑串珠藻

可疑串珠藻,屬串珠藻目,串珠藻科,藻類植物。 拉丁名稱 Batrachospermum ambiguum ,國內分布:河南(新蔡)。國外分布:德國,葡萄牙,美國,古巴,貝里斯,波多黎各,哥斯大黎加,法屬蓋亞那和巴西,澳大利亞。

基本信息

地理分布

國內分布:河南(新蔡)。國外分布:德國,葡萄牙,美國,古巴,貝里斯,波多黎各,哥斯大黎加,法屬蓋亞那和巴西,澳大利亞。

形態特徵

藻體雌雄同株,叢生,膠質中等,橄欖綠色,高4-6cm,分枝不規則互生,頂端漸尖,呈鞭狀。輪節多數為倒錐形,少數為梨形或筒狀,互相鄰接,直徑300一700μm;初生枝2-3次分叉,由7-14層細胞組成;下部細胞筒狀卵形、近橢圓形或梨形,長14一21μm,直徑約1Oμm;稀具頂毛,長30-50μm。節間長450-600μm,中軸直徑60-95μm;皮層細胞長筒狀,長13一36μm,直徑5.5一6μm;次生枝多,布滿節間,4-11個細胞長,分叉或否,細胞形狀與初生枝相同。果胞枝發生於初生枝基部,螺鏇狀扭曲,由4一7個盤形短細胞組成,細胞長6-9μm,直徑6-10μm,具有少數幾個細胞組成的短苞絲;果胞(連同受精絲)長可達20-28μm,直徑5-8μm,受精絲為棒形或橢圓形,無柄或具較明顯的短柄;果孢子體每輪節1-2個,緊密,半球形或近球形,緊貼主軸,直徑90-220μm,高80-150μm;果孢子囊倒卵形或近球形,長20-25μm,直徑15一20μm。精子囊球形,單生或雙生,位於初生枝較短的分叉頂端或次生枝的頂端,直徑6-8μm。

生活習性

生於泉水中的石壁上。

分布分類

淡水

藻類植物百科(一)

藻類植物一般都具有進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能利用光能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供自身需 要,是能獨王生活的一類自養原植體植物(autotrophic thallophyte)。

藻類(六)

藻類是原生生物界一類真核生物(有些也為原核生物,如藍藻門的藻類)。主要水生,無維管束,能進行光合作用。體型大小各異,小至長1微米的單細胞的鞭毛藻,大至長達60公尺的大型褐藻。一些權威專家繼續將藻類歸入植物或植物樣生物,但藻類沒有真正的根、莖、葉,也沒有維管束。這點與苔蘚植物相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