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香薷

大葉香薷

大葉香薷為唇形科植物疏花薺乞的全草,中草藥的一種,具有祛風順氣,溫中止痛的功效。

植物形態

大葉香薷
大葉香薷《常用中草藥配方》
大葉香薷,直立半灌木,高0.6-2.6m。莖枝四棱形,密被灰白色短柔毛。葉對生;葉柄長3-6cm,密被柔毛;葉片闊卵形或近圓形長8-15cm,寬5.2-8.2cm,先端突尖或尾狀漸尖,基部圓形或微心形,偏斜,邊緣具鈍鋸齒,兩面被短柔毛,下面有金黃色腺點。輪傘花序多花密集成假穗狀花序,長6-10cm,頂生和腋生;苞片闊卵圓形;長約3mm,先端具小突尖,外面被柔毛,邊緣具緣毛;花萼鐘形,長約3.5mm,被柔毛及腺點,萼齒5,具線狀尖頭,花萼果時增長達6.5mm;花冠黃色,長約6.5mm,外面有柔毛及腺點,上唇直立,先端微缺,下唇3裂,中裂片近圓形,邊緣齧蝕狀,側裂片近長圓形,先端圓形;雄蕊4,前對較長,伸出,花絲無毛,花葯圓形,2室;子房4裂,花柱長於雄蕊,柱頭2淺裂。小堅果長圓形,長約1mm,黑褐色。花期7-10月,果期8-11月。

藥品簡述

大葉香薷大葉香薷
藥名:大葉紫蘇。
漢語拼音:dayezisu。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lsholtziaflava(Benth.)Benth.
功效:發表宣肺;清熱解毒。
科屬分類:唇形科
拉丁文名:HerbaElsholtziaeFlavae。
性味:味辛;性涼。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大葉香薷的全草或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外用:適量,搗敷;或用鮮葉貼敷。
主治:風熱感冒;岳熱咳嗽;咽喉腫痛;瘡癤腫毒。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100-2900m的小河邊草叢、小灌木叢、林緣、路邊或開曠耕地。
採收和儲藏:秋季採收,鮮用或曬乾。
資源分布:分布於浙江、湖北、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等地。
功效分類:發表宣肺藥;清熱解毒藥。
出處:《中華本草》。

附方

1、治

大葉香薷
大葉香薷
傷風感冒:大葉香薷、紫蘇各三錢,生薑二錢,四季蔥二根,水煎服。

2、治傷暑嘔吐,頭痛腹痛:大葉香薷、厚朴、白扁豆各三錢,十大功勞葉五錢。水煎服。
3、治痔瘡腫痛:鮮大葉香薷,鮮白花石蠶、鮮鴨跖草。搗爛敷患處。
4、治陰道作癢:大葉香薷、桉葉各二兩,煎水二斤,沖洗陰道。
5、治皮膚濕疹:鮮大葉香薷、鮮旱蓮草、鮮山礬葉、鮮志木樹葉,共搗爛,絞汁外搽。(選方出《常用中草藥配方》)

文獻論述

1、《常用中草藥配方》:祛風順氣,溫中止痛。治傷暑腹脹,痧氣作痛;痔瘺下血。外用殺蟲止庠。治濕疹風癢,滴蟲性陰道炎。

2、《廣西植物名錄》:散寒發表,祛風止癢。治感冒發熱,皮膚濕疹,瘙癢,熱痱。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鑒輥,莖略呈方柱形,光滑無毛;質堅硬。葉捲曲皺縮,展平後呈寬卵形或近圓形,通常長10-15cm,寬8-13cm,先端驟然尾狀漸尖,邊緣有鋸齒;葉柄長3-5cm。可見穗狀花序,花黃棕色。氣微香,味微苦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