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苞鳶尾

大苞鳶尾

大苞鳶尾(別名彭氏鳶尾、本氏鳶尾)該種在中國內蒙古東起錫林郭勒盟西部,西至阿拉善盟東部均有分布,在寧夏中部沙灘地、甘肅省也有分布;蒙古也有分布。

基本信息

大苞鳶尾

牧草科名 鳶尾科
牧草科拉丁名 Iridaceae
牧草科英文名 Iris Family
牧草屬名 鳶尾屬
牧草屬拉丁名 Iris L.
牧草屬英文名 Iris
天然牧草 大苞鳶尾
牧草學名 Iris bungei Maxim.
牧草英文名 Largebract Iris

牧草圖片

大苞鳶尾大苞鳶尾

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短而粗壯,鬚根多數,黃褐色。植株基部有棕色或棕褐色纖維狀枯死葉鞘,長7~15厘米;基生葉,多數,條形,堅韌,長15~45毫米,寬1.5~3.5毫米;莖生葉2枚,條狀披針形,比基生葉短,下部變寬,鞘狀抱莖,邊緣膜質,向上漸窄。花葶高15~30厘米,苞片3枚,膨大,寬披針形,漸尖,具縱脈而無橫脈,邊緣膜質,白色;每苞有花2朵,花被片6,內外輪各3枚,外輪花被淺藍色,有脈紋,先端倒卵形,內輪花被片紫色,直立,與外輪近等寬,矩圓形,先端有裂口,基部漸狹;花柱分枝3,花瓣狀,先端2裂,裂片條形,鈍尖,花葯為花絲長的1.5~2倍;花梗長0.5~3厘米,花冠筒細長,約4厘米。蒴果矩圓形,先端具喙,有6條縱棱,果長(包括喙)9~12厘米(喙長4~6厘米),果梗長2~3厘米,種子卵圓形或近圓錐形,黑褐色。

生物學與生態學特性

在寧夏靈武縣沙地上觀察,大苞鳶尾春季萌發較早,生育期較短,4月上、中旬返青,4月下旬至5月中旬開花,盛花期在5月10日左右,5月中、下旬結果,6月中旬果實成熟,生育期約60天。果實成熟後,有一段很長時間的果後營養期,10月下旬開始枯黃,因而生長期較長,約190天左右。大苞鳶尾的種子千粒重18.5~21.3克。大苞鳶尾自萌發至開花,約20~30天時間,這段時間,是其生育期中生長最快的時期,平均每日生長1厘米左右。進入開花期,株高几乎不再增長,大多數葉片頂端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乾枯,約1~3厘米。果熟後,若有一定降雨或其他水分供應,株叢中便有新葉片生長。否則,株叢中的老葉片維持綠色狀態直至枯黃。大苞鳶尾有比較發達的鬚根系,粗壯而分枝少,更新芽周圍被緊密包圍的殘枯葉鞘所保護,單位分櫱叢的基部往下長2~3條鬚根。平均單株叢根數36(9~63),根長68.5(52~85)厘米,主根分布在15~50厘米深的土層中,個別可入達100厘米左右。根幅約140厘米左右。大苞鳶尾為強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生長在我國草原帶向荒漠帶的過渡地段。以荒漠草原地帶為多見,為荒漠草原特徵種,有時在強旱生小灌木的草原化荒漠也有分布。大苞鳶尾喜生於地表有浮沙或小礫石的平坦固定沙地、灘地或丘間平地、湖盆邊緣,在荒漠草原的沙地上常形成群落的建群種或優勢種。作為建群種組成的群落,分布於寧夏中北部,鄂爾多斯高原邊緣地區。海拔1240~1360米,年均降雨量200~250毫米,土壤為灰鈣土,群落組成簡單,覆蓋度一般在30%~55%,該群落平均每公頃產鮮草2172千克,最高達3492千克,最低784.5千克。主要伴生植物有短花針茅(Stipa breviflora)、牛枝子(Lespedeza davuricavar.Potaninii)、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紅砂(Reaumuria soongorica)、銀灰旋花(convolvulus ammannii)、兔唇花(Lagochilus ilicifolium),並有多量的夏雨型一年生植物。作為亞優勢種,大苞鳶尾往往在叢生小禾草一旱生雜類草荒漠草原及小灌木荒漠草原群落中出現, 作為群落伴生種,大苞鳶尾在紅砂十珍珠(Salsola passerina)荒漠或貓頭刺一紅砂荒漠中出現。另外,在內蒙古烏蘭察布高原和鄂爾多斯高原中西部地區的戈壁針茅(Stipa gobica)草原、內蒙古西北部的沙礫質波狀高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西部棕鈣土地帶的沙生針茅(Stipa glareosa)草原中,大苞鳶尾也是最常見的伴生種。

飼用價值

大苞鳶尾為密叢型植物,株叢由多數基生葉組成。在萌發階段,羊喜食;花期,花及少量嫩葉上端也被放牧的綿、山羊樂食,生長後期則不食。其他各類家畜對青鮮狀態的葉片極少採食或不食。秋霜以後以至整個冬季,葉片保留良好,適口性大大增加,為羊、駱駝喜食;馬、驢、牛樂食,成為荒漠草原地帶的良好冬牧場,被牧工稱之為“度荒草”。另外,分布區的民眾在秋霜之後刈割大苞鳶尾調製乾草,成為優良的枯草季補飼貯備飼草,用來飼餵孕期或哺乳期的母羊和羊羔。大苞鳶尾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據分析,果後期的蛋白質含量可達18.98%,各生育期的粗纖維含量與多年生的禾本科牧草相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