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綠蝽

大綠蝽

大綠蝽是柑桔果實的重要害蟲,也危害梨、蘋果、水稻、粟、高粱、玉米、甘蔗、茶、沙果等。

基本信息

學 名 Rhynchocoris humeralis(Thunberg)

大綠蝽大綠蝽

別 名 角肩蝽象、角肩蝽、長吻蝽、棱蝽。

分類地位 半翅目 蝽科

分 布

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雲南、江蘇、湖北、貴州、台灣等省區。

天 敵

桔棘蝽、黃猄蟻、螳螂、蜘蛛都是角肩蝽的捕食性天敵,平腹小蜂是卵的主要寄生蜂。

為害特點

成蟲、若蟲用口針插入果內,吸取汁液,常造成大量落果。

危害柑橘危害柑橘

白地黴菌(Geotrichum candidum Link.)、青黴菌(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綠黴菌(P. digitatum Sacc.)等極容易從傷口侵入,引致柑桔酸腐病、青、綠霉病,造成貯運期間大量爛果,招致嚴重的經濟損失。

成、若蟲吸食稻株汁液,秧苗受害,有如火燒狀焦萎;分櫱期受害,造成枯心死苗;抽穗期受害,造成秕谷或白穗。

形態特徵

成蟲 體綠色,盾形,體長18-22毫米。前胸背板前緣兩側成角狀突出是其最顯著的外形特徵。

成蟲成蟲

卵 球形,淡綠色,常14粒聚合成卵塊。
若蟲 共5齡,第1-3齡體色淡黃至赤黃色,背面具黑色斑點;第4齡胸部綠色,腹部黃色、翅芽顯露;第5齡全體綠色。若蟲期的口針,往往比身體還長,故有稱為長吻蝽。

若蟲若蟲

生活史及主要習性

華南地區每年發生1代,以成蟲在陰蔽的樹叢中越冬。越冬成蟲於4月間開始活動,取食、交配、產卵,卵塊多見於葉面。該蟲產卵期很長,可延續到10月份。卵期3-9天。低齡若蟲有群集性,用長吻刺入果內吸食汁液。7-8月是低齡若蟲的盛發期,田間常見被害掉落的青果遍地。若蟲期25-39天。10-11月,常見新羽化的成蟲與4-5齡若蟲共存。成蟲每次吸食果實的時間可長達數小時,果實受害後逐漸變黃,乃至脫落,但被害果實外表不形成水漬狀,這可與吸果夜蛾的為害狀相區別。成蟲於12月上旬開始越冬。

防治方法

(1)人工捕殺成、若蟲,摘除卵塊。

(2)保護或釋放黃猄蟻、平腹小蜂。

(3) 藥劑防治
柑橘上
噴灑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加0.2%洗衣粉,或80%敵敵畏1000倍液均有效。掌握低齡若蟲期施藥,效果更好。
水稻上
越冬成蟲出蟄後產卵前,若蟲孵化至3齡期為防治關鍵時期。噴灑50%敵敵畏乳油800—1000倍液或
50%對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2.5%敵殺死乳油3000倍液、20%滅掃利乳油3000倍液、
50%馬拉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