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瓷器的英文名字為China,在世界的面前China即中國,ChineseRed意為中國紅瓷器,又稱中國紅。
大紅瓷的歷史
中華陶瓷承載厚重的歷史文明,有豐富的美學內涵,它的實用美與造型、色澤上的形式美是統一的。千百年來,以漂亮的外觀和實用的價值一直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陶瓷的美首先表現它的造型上。由於其坯型的可塑性,構成了千姿百態的藝術造型,或穩健、或莊重、或柔美、或玲瓏、或俏麗、或典雅、或雍容,形態各異,美輪美奐。陶瓷的美還表現在它的色澤上。有的純白如乳,有的翠綠晶瑩,有的青如梅子,有的青中泛綠,有的黑如鎢金,異彩紛呈,爭奇鬥豔。
眾多色彩斑斕的瓷器中,惟獨沒有大紅色瓷。這是因為紅色釉料不耐高溫,燒制異常困難,成為世界陶瓷史上一道千古難題。興盛於1100多年前的晚唐長沙窯,曾燒制出世界上最早的銅紅釉執壺,成為世界彩釉尤其是紅釉的開創者,其燒制工藝代表了當時世界陶瓷彩釉技術的最高成就,為中國陶瓷發展史寫下了不可磨滅的篇章。此後,又有宋代的鈞紅瓷,明清時期的祭紅、郎紅、胭脂紅、豇豆紅、珊瑚紅等紅色釉瓷。但這些紅釉多是低溫釉,色澤與棗紅、橘紅或棕紅色接近,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大紅色,而且這些釉料多以銅為發色劑,在燒制過程中,對色釉中銅的成分、窯內的溫度都要掌握得恰到好處,稍有變化,色調會改變,因此紅瓷往往得來不易,即便是宮廷親自經營的官窯,不惜工本的燒制,也不知要出多少廢品,才能得到一兩件精品,所以自古就有“千窯難得一寶”、“十窯九不成”的說法。而這些燒制出來的紅瓷成品也只能由皇室宮廷珍藏。
大紅瓷的現代史
近百年來,中、德、法、日等各國陶瓷專家傾全力研製耐高溫的大紅瓷釉,都未有實質性突破。這個千年難題終於被尹彥征所攻克。 20餘年來,尹彥征在總結前人的研究經驗的基礎上,打破傳統的瓷器工藝思路,經過上萬次試驗,終於研究出獨特的基礎釉配方,以及科學的工藝與生產設備,並成批研製成功能耐1200℃—1300℃高溫,發色均勻,色相與中國國旗、國徽一致的“中國紅”耐高溫瓷器,結束了國際陶瓷領域高溫紅色瓷器無標準紅色的歷史。
大紅瓷的博物館展品
一套印有《奧林匹克宣言》的紅瓷瓶被國際友誼博物館收藏。 這套紅瓷瓶一組共14件,每件瓶高46厘米,瓶身底部以中國帝國牡丹裝飾,上部印有現代奧林匹克之父顧拜旦的頭像和《奧林匹克宣言》部分內容,14隻瓶共同組成宣言的全文。 據紅瓷瓶的製作者湖南東潤紅瓷藝術有限公司介紹,在瓶上印製《奧林匹克宣言》是得到產權所有人佛蘭索瓦·達馬先生授權的。瓷瓶以中國於1915年在巴拿馬世界博覽會上獲得金獎的"巴拿馬瓶"為器形,用中國著名品牌-《中國紅》燒制《奧林匹克宣言》和佛蘭索瓦·達馬先生的授權簽名。 國際友誼博物館表示,收藏這套《奧林匹克宣言》紅瓷瓶是因為,它不僅是珍貴的第29屆北京奧運會紀念藝術品,而且將是一件以宣傳奧林匹克精神為主題且具有鑑賞和收藏價值的當代中國紅瓷器藝術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