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秦龍興化牟古聖瓦當製造年代: 十六國
材料: 陶土
規格: 直徑17.5厘米
收藏地: 陝西歷史博物館
十六國時期前秦的建築材料。十六國時期,在工藝美術發展史上,上承兩漢,下啟隋唐,是一個重要的過渡時期。十六國時期戰亂不斷,朝代更替頻繁,“人人厭苦,家家思亂”,因此佛教興盛,成為人們的精神寄託。反映在工藝美術上,與佛教有關的蓮花、忍冬紋樣盛行一時。磚瓦的燒造工藝更加純熟,大型的拼鑲磚畫屢屢用在當時建築裝飾上。著名的“竹林七賢和榮啟期”磚畫,用了200多塊磚拼合而成。東晉十六國時期,帶文字的瓦當改變了瓦當將圓面分割為四個扇形等分的通常作法,而是在凸起的瓦當圓芯兩則設縱線,然後在縱線間瓦當圓芯上下各豎書一字,再在兩縱線外圓芯左右各豎書一字,然後在兩側上下角各塑一凸出的乳釘裝飾,在河北臨漳鄴北城遺址出土的十六國時瓦當,就是這種模式,銘文有“大趙萬歲”、“富貴萬歲”等,均為隸書體豎讀,瓦當周有寬沿直徑為14.5厘米。
這塊殘缺的瓦當是十六國時期前秦的產品。前秦是氐族建立的政權,第三代前秦皇帝符堅統一北方,攻取東晉西部地區,控制西域(今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符堅要求官吏從政規範,並開辦儒學,發展經濟。這件瓦當的文字稱頌前秦盛大,功業如同古之聖人,應當是官府用瓦。瓦當中心保留兩漢凸起的芯,以圓芯為中心有放射狀線八條,每格中有一字,為“大秦龍興化牟古聖”。邊沿平而闊,形制規整,頗值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