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蜥

鱷蜥

鱷蜥(學名:Shinisaurus crocodilurus):是爬行動物中比較古老的一類,體長15-30厘米,尾長23厘米左右,體重50-100克,身體可以分為頭部、頸部、軀幹部、四肢、尾5個部分。頭部較高,頭部和體形與蜥蜴相似,頸部以下的部分,特別是側扁的尾巴,既有棱嵴狀的鱗片,又有許多黑色的寬橫紋,則又很像揚子鱷,所以被稱為鱷蜥。 生活在山間溪流的積水坑中,晨昏活動,白天在細枝上熟睡,受驚後立即躍入水中。每年6-8月份繁殖,卵胎生,11月至次年3月冬眠。食物以昆蟲為主,也吃蝌蚪、蛙、小魚、蠕蟲。產於廣西大瑤山。瑤山鱷蜥為中國特產。

基本信息

發現始末

1928年-1929年間,中山大學生物系考察隊前往廣西大瑤山,在今廣西金秀縣羅香鄉瓊武村採得28條似蜥蜴,尾巴卻像鱷魚的爬行動物。其中2號送給德國柏林動物博物館,1930年由德國人Ernst Ahl發表為新科、新屬、新種,拉丁學名是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1930。屬名由Shin和saurus兩字組成,Shin是當時野外工作領隊教授辛樹幟( S.S.Sin )的姓氏,saurus是蜥蜴,表示對辛樹幟教授崇敬之意。種名crocodilurus以此種蜥蜴外貌頗像鱷魚而名。由於鱷蜥發現於瑤山,故以後多以瑤山鱷蜥相稱。  

形態特徵

鱷蜥 鱷蜥

鱷蜥的全身為橄欖褐色,側面較淡,染有桃紅或桔黃色並雜有黑斑,背部至尾巴的端部有暗色的橫紋,腹面呈乳白色,其邊緣帶有粉紅色或桔黃色。頭部前端較尖,後部為方形,略呈四稜錐形,頂部平坦,平鋪著不顯著的細鱗,近吻端的鱗片較大,顱頂部的中央有一個明顯的乳白色小點,稱為顱頂眼。口寬大,內有1個舌,1對內鼻孔,咽部有喉頭。頜的邊緣密布有同型細齒。舌為肉質,十分肥厚,先端為黑色,呈淺叉狀。眼睛大小中等,瞳孔為圓形,孔的周圍有金色圓圈,也有活動的上下眼臉和透明的瞬膜。在眼睛的後方,頭側的頸溝前方有明顯的鼓膜。頭側部由眼睛輻射出8條深色紋,眼後1條較長,眼下方3條較粗,體側後端黑紋不規則,腹面淺黃有黑短斑紋。尾部有黑色與棕綠色相間的橫紋11-12條,每條約占2節。

頸部明顯,並且與頭部之間有明顯的縱溝分開,在頸溝的後背面有數行較大的凸起棱鱗,中間夾有顆粒狀的小鱗,頸側棱鱗半稀,有灰、黃、粉紅色,於前肢的上前方頸側有一個顯著的圓形黑斑。背腹略扁,背部鱗較少,只有顆粒狀的細小鱗片散布在大的棱狀鱗片間,棱峪狀鱗片近似縱行於體背排列,並延伸到尾部,行至後肢處則形成規整的兩行排列於尾背兩側。體背有6一7條暗黑色的較寬橫紋,橫紋到達體側時又分為二,在叉狀橫紋間為桃紅色,紅周鑲黑。老年個體的靠近腹面的體側普遍為桃紅色、桔黃色,並夾雜著黑色的棱峪狀鱗片。

尾部側扁,在尾巴背面的兩側各具縱行排列的大形棱峪狀鱗片,中間凹陷似深溝,梭峪狀鱗片在尾巴的基部相距較寬,往尾端伸延則逐漸變窄,但並不匯合。尾巴上有明顯的分節現象,大約有35節,前13節每節的背側有1枚棱嵴狀鱗片,後20節則每節有2枚。尾側及腹面共有8條稜線,向尾端延伸。尾部有10-11條暗黑色橫紋,全身則有明顯的16條寬條紋,軀幹上有5條,胸部和腹部的界限不明顯,年老的個體的橫紋間略為粉紅色。

鱷蜥的四肢較為粗壯,趾端的爪尖細。前肢的上臂較前臂略短,為橄欖褐色,靠體側一面密布突起的粒狀細鱗,顏色為黃白色。指背有小鱗片數行,呈“人”形排列,指長順序為4、3、2、5、1。後肢的上下兩段幾乎等長,趾長順序為1、3、5、2、1。後肢稍後有橫裂狀的泄殖孔,周圍的鱗片呈方形,雄性泄殖腔內有2枚交接囊,雄性和雌性的泄殖腔內均有一對性腺,開口在泄殖腔的外緣,可以分泌特殊氣味的液體。

鱷蜥天生不愛活動,當地人喜歡稱之為“大睡蛇”,它們可以一個月不吃不喝而不影響生存。

棲息環境

鱷蜥棲居于海拔760米以下的溝谷中,一般都是溪流不大的積水坑。周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樹葉葉緣多為鋸齒形,與鱷蜥尾部的缺刻類似。溪溝陰濕,岩石及樹幹的色澤也與鱷蜥的體色類似。這些都為鱷蜥隱藏其中提供了良好的掩蔽作用。

生活習性

活動

鱷蜥夜間多在距離水面的高度為1米左右、直徑為3-7厘米的樹枝上停息。無論叢在揚起的樹枝還是在下垂的樹枝上,它都是頭朝天空昂首匍匐,四肢緊抱樹幹,閉著眼睛,一動不動地假寢,在沒有觸及樹枝的情況下,用手在其背上撫摸卻毫無反應,所以又被叫做“大睡蛇”。但是如果觸動樹枝,它就會立即翻身落入積水坑中躲藏,潛水時間可達20分鐘之久,然後吻部外露水面換氣,或隱避在石穴或樹根下,因此又有“落水狗”的俗稱。

食性

平時很少活動,每天清晨和傍晚出來活動和覓食。食物包括蝌蚪、蛙、小魚、蠕蟲和昆蟲等。發現獵物後,便鼓動著眼瞼,伸出小舌頭,悄悄地接近獵物,然後迅速撲上去,用嘴咬住獵物,再慢慢地將獵物整個吞下去。如果獵物較大,還會用前肢按住,以防止其逃脫。同類之間還經常爭奪食物,互不相讓,直到將獵物撕開為止。在它清醒的時候,如果受到威脅,就會立即張口,擺開準備應戰或攻擊的姿勢,也有咬住不放的習性,被捉後常以假死來保全自己,甚至將它腹面朝天,都不活動。同類之間也時有因為飢餓所引起的相互搏鬥和嘶咬現象,甚至咬斷尾部。尾能再生,但再生的尾較為短圓,呈黑色,有小的鱗片,但沒有棱嵴,而且不具齒狀的邊緣。它雖然行動不夠靈活,但能捕食陸生的蚯蚓、蝗蟲以及水生的蝌蚪、小魚等。前肢在捕食時有輔助作用。冬季隱藏在樹洞或岩隙中冬眠。  

冬眠

鱷蜥的冬眠受外界環境所制約,其中最主要的是溫度。通常在9月下旬氣溫漸涼時,活動便開始減少。10月假眠狀態增加,隨即轉入冬眠。在冬眠期間如果陽光充足,氣溫升高,有時也會出來活動。一般氣溫在15℃時開始冬眠,時間長達4-5個月左右。  

鱷蜥冬眠的狀態和假眠不同,冬眠時期,閉眼,頭部下垂,靜伏在窩穴內不吃不動,用手或物觸摸它無任何反應,有時氣溫升至17-18℃時,仍保持冬眠狀態。冬眠期體重減輕。入眠前和冬眠後的比較,體重平均低9-11克。平時的假眠現象,雖然也是不吃不動,昂首或低頭伏在岩石、樹枝上,此種狀態時間短,僅10小時左右,便又開始活動了,體重無大變化。假眠時若受驚,便立即躍人水中。鱷蜥所以經常處於假眠狀態,從習性上講,它是一種嗜睡少動的動物。據觀察,每當飽食後的一段時間內,也往往處於假眠狀態。而過高或過低的溫度,也會影響它的活動,進入假眠狀態。初入眠的鱷蜥體較肥壯,入眠後,代謝率迅速降低,在氣溫為8-10℃時,長時間沒有任何呼吸動作表現,耗氧量為活動期的1/5。冬眠後期,性腺發育。冬眠分為3期,第一期為入蟄初期,開始在11月間,氣溫約為15.4-17.3℃。靜伏在窩穴內,不外出,眼時張時閉,受到干擾有明顯的反應,若將它捉起,有反抗行為;有的可向前爬幾步又停下,不吃不動;有的可用前肢支撐身體,但不能爬動。在11月底觀察為雙目緊閉,若受到干擾,開眼,但不逃避,前肢垂在身體的兩側,不能支撐身體,後肢也不能支撐身體。除去干擾後,則雙目閉上。第二期為昏睡期,從12月到翌年2月,氣溫為10.1-12.5℃。這時雙目緊閉,靜伏不動,受到刺激後沒有反應,沒有呼吸動作,身體僵硬成一條線,任意擺弄不動,失去知覺似死去,有時溫度升高仍然保持昏睡狀態。入蟄後期為3-4月,氣溫回升,為15.3-20.4℃,眼睛有時睜開,有時閉上,但大多數時間是睜開的,有位置的變動,可以爬動。16-18℃可以互相串窩,19-20℃時,眼睛全部睜開,個別的可以攝食和排便。21-23℃時可以爬入水中,恢復活動。幼體無論是進入冬眠狀態還是甦醒的時間都比成體早。  

冬眠是動物對外界不良環境的一種適應,是動物體內部和複雜的外界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一般認為:低溫和與此有關的食物條件惡化,是引起冬眠的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外界環境因素。鱷蜥一方面靠體內代謝產生熱能,也借太陽熱能來提高體溫,當環境溫度降低時,從外界吸收太陽能減少,散熱增多,導致體溫下降,代謝減低。冬眠主要生理特點是代謝率低。所以,低溫是鱷蜥冬眠的主要誘因之一。從冬眠的各個分期可以看出,鱷蜥的入眠深淺,大體是隨溫度的高低而變化的,15.4-17.3℃是入蟄初期,10.1-12.5℃是昏睡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廣東,廣西,湖南-可能滅絕)和越南。  

是中國的特產物種,在地理分布上極為特殊,中國最新曾在廣西大瑤山一帶的賀州市里松鄉姑婆山、昭平九龍鄉、北陀鄉和金秀瑤族自治縣的羅香鄉的平竹、羅蓮、羅丹、羅香、瓊伍大隊部分沖溝附近,以及廣東韶關曲江羅坑鎮發現鱷蜥,而廣西大瑤山發現的鱷蜥又名瑤山鱷蜥。

2007年,坐落在廣東省信宜市思賀鎮雙垌範圍內的茂名市林州頂自然保護區里,當地居民開始陸陸續續發現疑似野生鱷蜥的蹤跡,2008年經過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及多方研究人員的鑑定確是鱷蜥。這是中國也是世界上首次發現生活在北回歸線以南的鱷蜥,這一重大發現使鱷蜥的種群數量及分布圖被重新改寫。當地有關部門立刻著手展開救護工作。在已救護的250多隻鱷蜥中,還發現了約50隻鱷蜥“準媽媽”,因此該區域的鱷蜥數量還將有大幅增長。林洲頂的鱷蜥種群極可能是目前已知鱷蜥種群中數量最大的。

繁殖方式

雄性和雌性從色斑等特徵上不易區別,但雄性的色斑大比較多鮮艷。如果捕捉後強壓尾基,則會由泄殖腔孔出現一對短粗的肉棒,是它的雄性交配器官,可以進行體內受精。八月前後是繁殖季節,卵胎生,每次產仔4一8條。在繁殖期,雄性表現出強烈的求偶行為,追逐雌性,並且在雌性面前不停地用前肢支撐起軀體,擺動頭部,顯得異常興奮,並發出唧唧的叫聲,而後迅速用嘴咬住雌性的左側腹部,迫使雌性將軀體後部側翻過來,恰好使其泄殖腺孔與雄性的交接器相對,然後進行交尾,大約交接20分鐘左右,然後分開。

鱷蜥是一種卵胎生的動物,每年8月交配,此後受精卵在雌性體內發育,但並不從母體中吸取養料,懷孕期為9-10個月。翌年5-6月間氣溫回升時,懷孕的雌性鱷蜥從冬眠中甦醒,然後開始產仔。有時在陸上產仔,也有時產於水中,每產4-8條,在1-2天內產完,未受精卵也在產仔時產出。

產前1-2天,雌性鱷蜥爬入水中,不吃也不動,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遲鈍,行動不便。分娩時,泄殖孔周圍稍微隆起,有充血現象,先是呼吸加深,爬來爬去,頭部上翹,尾部慢慢地左右擺動,胸廓一收一擴,接著腹部肌肉劇烈收縮,呼吸頻率加快,後肢用力蹬足,前後的連續動作不到1分鐘,一團白色的膜狀物就從泄殖孔排出,然後腹部繼續收縮擠壓,使幼體的頭部先從泄殖孔產出,然後軀體全部產出,胚膜也隨之帶出或殘留在泄殖腔孔外面,臍帶自斷,腹部有明顯的臍孔痕跡,脫落的卵膜上粘有少量的血跡。由於幼體沒有卵齒,也有的幼體產出後還被包在羊膜內,需要前後肢亂蹬,用爪弄破羊膜,使頭部和軀幹暴露出來,然後用力擺動身體,甩掉羊膜,就可以游入水中或自由爬行了。雌性每隔大約2小時產出1隻,通常在1-2天內產完,但如果遇到氣溫變化等原因,也會延續到3-4天。

雌性在生產後大部時間喜歡在水中棲息,三天后食慾恢復正常,對幼體很少看護,有時幼體爬到它的背上也無動於衷,讓幼體自行生活,到繁殖期時則再次接受雄性的追逐和交尾。但雄性有時有吞食幼體的情況發生。

剛出生的幼體的體長為10.5-13厘米,體重為2.7-4.5克,形態與成體幾乎完全相似,所不同的是體色稍深,特別是頭頂部有一明顯的三角形的嫩黃色斑,一直到9個月左右才能消失,其次是鼓膜較為明顯。幼體出生10天后就能自行捕食,喜歡單獨活動,經常靜伏在岩石高處或臨近水的樹枝梢頭。以小魚、蚯蚓、蝌蚪及昆蟲等活動物為食。吃食時有互相爭食現象。攝食的方式也與成體相似。可以潛水,但一般不超過5分鐘,而成體可以潛水達10分鐘至半小時。此外,幼體對外界的刺激,尤其是對溫度變化,也較成體更為敏感。一旦受驚,則迅速躍人水中躲藏。從出生到10月份生長迅速,然後進入冬眠期。3.5-4歲時達到性成熟。

種群現狀

瀕危因素

鱷蜥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但種群數量在迅速減少,已經處於瀕臨滅絕的狀態。造成鱷蜥瀕臨滅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它僅產於廣西大瑤山的少數溝沖之內,分布範圍十分狹窄,而生長條件如對海拔高度、氣溫、雨量、水流、土壤、植被和食物等的要求,都比較苛刻。這種生境一旦遭到破壞,它的繁衍生存也就受到影響。

第二,鱷蜥1年只產1次,每次產仔2一8隻左右,有些雌性還有不孕現象,所以自然繁殖率不高。幼體出生以後,還經常遭到成體的吞食、傷害,死亡率往往占出生率的80%左右。

第三,鱷蜥的生境受到嚴重破壞,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由於開荒造林,開墾農田以及開山採礦等人類活動,山林在不同程度上受到砍伐或焚燒,有些地方的山林,幾乎都被砍光燒淨,造成山溪斷流,使鱷蜥失去了生存之地。第四,亂捕濫殺現象十分嚴重,有人進山大量捕捉外運倒賣,還有人成立收購站,將鱷蜥成箱外運,每次約幾百隻。現在瑤山鱷蜥的野外總數僅有2500條左右,其中金秀的羅香鄉有500條,昭平的北陀鄉和九龍鄉有1500條,賀縣的里松鄉有500條。如不及時採取得力措施,則這一世界珍稀動物會有迅速滅絕的危險。

自然保護區

大瑤山

大瑤山位於廣西境內中部略偏東北的一角,千峰萬嶂,綿延數百里,其勢雄偉磅礴,氣象萬千。山峰一般海拔高度為800一1500米,較高的山峰達2000米左右。這裡氣候溫濕,雨量充沛,植物生長茂盛,動物種類繁雜,原始森林的面積有3962.42公頃,蒼松翠竹所遮掩著的深溝峽谷,是鱷蜥在世界上唯一的棲息地。以保護鱷蜥和水源涵養林以及銀杉等珍稀樹木的自然保護區,面積為27908公頃。

廣東羅坑

保護區位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羅坑鎮,距曲江區48km,地理坐標東經113°11′48″-113°25′ 55″,北緯24°29′24″-24°32′40″。南與英德石門台省級保護區連線,西與乳源大峽谷省級自然保護區毗鄰,地勢呈現為四周高、中間低、略向東傾斜的盆地地形特徵。最高峰船底頂海拔1587m,最低點羅坑水庫海拔約為200m。保護區位於中亞熱帶南緣,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熱量充足,冷暖交替明顯,年平均氣溫18.4℃,年平均降水量1640mm,水資源十分豐富。

廣東林州頂

位於廣東信宜市思賀鎮雙垌管理區,地理坐標約是北緯22.51度,東經111.66度,地處茂名,陽江,雲浮三個地級市的交界,區內是茂名市國營八一林場。自然保護區在雲霧山脈腳下,山峰連綿,風光綺麗,1月均溫14.3°C,7月均溫28.1°C。雖礦產資源暫時未完全探明,但自然資源豐富,多為原始森林,在保護區邊緣為人工次生林,水源特別優質。野生動物品種有山豬、黃瓊、穿山甲、金錢龜等,尤其以鱷蜥數量占全球近一半稱著。保護區還種植了廣東省內數量最多的八角藥材,信宜市也因此地有了國家“南藥”基地之一的稱呼。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4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Ⅱ級保護動物。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爬行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