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大王酸漿魷](/img/0/0d9/nBnauM3XyEDO0EzN0QTO2kjM1MTM0UjMwAjM0MTNwAzMxAzL0kzLyc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英文名稱:Colossalsquid,又名:Antarcticcranchsquid
學名:Mesonychoteuthishamiltoni
科:酸漿魷科Cranchiidae
屬:大王酸漿魷屬Mesonychoteuthis
別名:巨槍烏賊
它的屬名Mesonychoteuthis源自於希臘語“mesos:(middle,中等);nychus:(claw,勾爪));teuthis:(squid,烏賊)”的組合而成的詞,意思就是指有著中型勾爪的烏賊。
分布
大王酸漿烏賊分布在南美洲、南非及紐西蘭海域一帶。大多在南極海域周圍,2000米的深海棲息。
形體
![大王酸漿魷生活在黑暗、冰冷的南極深海中](/img/a/e9b/nBnauM3X2ETN2kDM3YTO2kjM1MTM0UjMwAjM0MTNwAzMxAzL2kzLzY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通過對其同類的分析,科學家推斷其也為群居捕食性動物。
大王酸漿魷,典型的深海,寒海巨魷,是同種動物里最大的一種,它不僅比大王烏賊還要大,同時也是更活躍的掠食者。它擁有漂亮的巨大圓鰭和世界上最大的眼睛,足有足球大,但它們的大腦卻很小,只有30克,為人類的1/70,其呈圓環行,中間有食道穿過,有趣的是當它們吞噬較大的東西時,會對大腦造成損傷;它擁有烏賊中最大的“鳥喙”,輕易咬碎骨頭完全沒問題。
大王酸漿魷耳朵里有很小的耳石,用於分辨方向,上面有圓圈,類似年輪,一圈代表一天,大王酸漿魷生長的快,死的也快,它們的壽命只有450天左右。它們血液呈藍色,肛門從腮部下面穿過,有八條腕足,兩條觸手,長的為觸手,短的就是腕足,腕足上長有可360度鏇轉的倒鉤,類似於老虎的利爪,最長可達8cm,可以輕易在鯨脂中劃出2英寸深的傷口。雄性比雌性更罕見,雄性進化出精腕,向雌性體內注射精液,其卵子直徑約為1mm。迄今發現的大多為雌性個體。
大王酸漿魷比大王烏賊還要巨大,身長約12-20米以上。2003年在南極海捕到幼魚,2007年再次捕獲到未成熟個體,此個體外膜有2.5米長,體重重達450公斤,而成熟個體的觸手被認為有可能長達20米。大王酸漿魷的眼睛與嘴喙的大小均凌駕大王烏賊,觸手上沒有吸盤而是大小約5厘米的鉤爪,以此來捕捉獵物或自衛。
天敵
大王酸漿魷幾乎沒有天敵,對人類而言只有研究的價值,而不具有可供食用的價值。微小幼體時的大王酸漿魷天敵是以小型生物為食的深海魚類,如鮟糠魚。未成熟的幼體以及成體的大王酸漿魷唯一的天敵是抹香鯨。大
![大王酸漿魷](/img/e/715/nBnauM3XwAjN2IzN0ATOwkDO5MTM4QDN3ETNyQTNwAzMxAzLwkzLy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與大王烏賊的主要差異
大王酸漿魷與大王烏賊的主要差異,在觸手的勾爪上。大王烏賊的觸手沒有勾爪,而是周邊附有硬質鋸齒的吸盤。大王酸漿魷的胴體具有巨大的游泳鰭,但在胴體與觸手的長度比例上則不如大王烏賊。同樣長度的大王酸漿魷與大王烏賊相比,大王烏賊的觸手長度會超過大王酸漿魷。兩者的共同點在體色都是紅褐色。
活體標本
![大王酸漿魷](/img/7/008/nBnauM3X0ADMzMTMyMjM5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yk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紐西蘭官員2007年2月22日宣布,一艘紐西蘭藉漁船在南極捕獲了一隻大王酸漿魷,為人類第一次捕捉到完整活體樣本,這隻巨烏賊全長4-5米(包括觸手),重達兩百四十五公斤,是一隻母烏賊,2008年4月30日,一群科學家解凍這隻已經冰凍一年多的巨烏賊並在不破壞形體的情形下以內視鏡進行研究,這隻巨烏賊隨後被製成標本保存在威靈頓的一個博物館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