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形特徵

習性與天敵

它喜歡在夜間爬到地面上活動,白天則大多在洞穴中睡覺。令人驚奇的是它還有游泳的本領,可以先吸入大量的空氣,使肚子膨脹起來,這樣就能讓披著沉重盔甲的身體在水面上漂浮起來,每吸一口氣可以在水中游上6分鐘。在陸上行走時,其身上的鱗甲可以防止草叢、灌叢中的荊棘傷害它的皮膚。由於腿短,不善奔跑,也不善於與天敵博斗,所以每當遇到敵害無法逃脫的時候,就馬上把身體蜷縮成一隻硬甲球,將較為柔軟的頭、胸、腹等部位全部藏在盔甲之內,常常使小型食肉獸類無法下口,奈何不得。不過,如果碰上狼、猞猁、野豬等較大的食肉獸類,或者當地土著的印地安人的獵犬,其鋒利的牙齒能夠咬穿它的鱗甲,使其防禦體系徹底失靈,所以這些動物也就成了它的主要天敵。最大的敵人還有汽車,在沿海岸的公路上,常常可以看見被汽車撞死的屍首,因為它具有一種奇怪的跳躍反射,每當一輛汽車疾馳而來的時候,就立即垂直地跳離地面,碰撞到汽車上而死。
能力
大犰狳還具有高超的掘土能力,能在堅硬的土地上掘洞逃脫敵害,甚至能掘開水泥地面,其掘洞的速度和力量都十分驚人,常常能在幾分鐘之內就把全身埋入土中。此外,它還有很多逃避敵害的辦法,例如跳入水中,潛水而逃;鑽入稠密的灌叢中,使敵害無法進入;從肛門中噴出一股奇臭無比的熱液,趁對手的眼睛被熏得灼痛難睜時,迅速逃走等等,只有極少的情況下才用爪子進行反抗。
食物
食性很雜,包括螞蟻、白蟻、蠐螬、甲蟲、蠍子等昆蟲,以及蠕蟲、蝸牛、蜘蛛、蜥蜴、蛇、蟾蜍、小鳥、鳥卵,甚至腐肉等,都是它的食物,有時為了尋覓害蟲也會毀壞莊稼,但由於所吃害蟲的量十分驚人,每年每隻大約可以吃掉270克害蟲,所以對人類的益處是主要的。由於視力很差,就依靠靈敏的嗅覺尋覓食物,能夠準確地尋找到在1米以下深度隱藏的螞蟻、白蟻等的巢穴,用利爪挖開之後,再用富有粘液而伸縮自如的舌頭貪婪地舔食,飽餐一頓。
繁殖與壽命
大犰狳每窩產1—2仔,壽命為12—15年以上。
保護
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中,大犰狳被列入附錄I。[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