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渡河十七勇士

1935年 5月,國民黨軍南攻北堵,企圖圍殲紅軍於大渡河以南地區。蔣介石揚言要使紅軍成為“石達開第二”。為挫敗國民黨軍的陰謀,迅速渡過大渡河,5月24日,紅軍先頭部隊1師1團,經過120里強行軍,到達安順場(今屬四川省石棉縣)附近。

前有近 300米寬的天險大渡河,洪水暴漲,水深流急,對岸有四川軍閥重兵把守,後有10多萬國民黨軍尾追。當晚1營襲占了安順場。

大渡河十七勇士大渡河十七勇士

中國工農紅軍第1軍團第1師第1團第1營第2連

熊尚林等17名幹部戰士,長征途中率先強渡

大渡河的突擊隊成員。

大渡河十七勇士大渡河十七勇士

5月25日上午,第2連連長熊尚林,第2排排長羅會明,第3班班長劉長發,副班長張表克,戰士張桂成、蕭漢堯、王華亭、廖洪山、賴秋發、曾先吉,第4班班長郭世蒼、副班長張成球、戰士蕭桂蘭、朱祥雲、謝良明、丁流民、陳萬清17位幹部、戰士組成突擊隊,配船工帥士高、王有能、簡成榮、鄭本源,以僅有的一隻小船,在火力掩護下,頂著急流險浪,冒著敵火強行渡河,搶占了北岸渡口主要工事。由營長帶領乘第二趟船的戰士上岸後,合力擊潰了安靖壩守軍一個營,為後續部隊渡河打通了前進的道路。1983年 5月,在安順場大渡河畔建立了一座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碑,鄧小平題寫了碑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