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帝國[中國歷史朝代]

大清帝國[中國歷史朝代]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國歷史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大順攻占明朝國都北京,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攝政王多爾袞率領清軍入關,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從此清朝取代明朝成為全國統治者。軍事上在隨後的二十餘年間平定大順、大西、南明等政權。後又平定三藩之亂、統一鄭氏台灣,逐步掌控全國。

康雍乾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間,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在原有的體系框架下達到極致,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清朝統治者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並在西南推行改土歸流政策。最終確定了中國近代的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朝統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軍閥袁世凱逼清末帝溥儀遜位,隆裕太后接受優待條件,清帝頒布了退位詔書,清朝從此結束。清朝滅亡後復辟勢力一直存在,二戰末期蘇聯紅軍出兵東北,偽滿洲國徹底滅亡。

基本信息

國號

1616年(明萬曆四十四年),努爾哈赤建國稱汗,國號大金,史稱後金。1636年(明崇禎九年,清崇德元年),皇太極稱帝,改國號為大清 ,史稱清朝;亦稱為大清國、清國。 近代以後在與西方交往中,還短暫的以中華大清國來簽訂不平定條約 ,此後大清國和中國兩詞混用,逐步使中國這一稱呼替代了大清國。 辛亥革命後以及民國期間對其稱呼多為前清

清朝疆域圖清朝疆域圖

歷史

後金時期

努爾哈赤努爾哈赤

明初,女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 後按地域分建州、長白、東海、扈倫四大部分。明朝在東北設立遼東都司、奴兒乾都司作為管理機構,女真各部皆臣服於明朝。清朝統治者為出身建州女真的愛新覺羅氏。建州女真首領猛哥帖木兒 時為明朝建州衛左都督,1433年因部族衝突被害。1440年建州部南移,最終定居於赫圖阿拉。南移後,建州女真部與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會生產力提高,經濟繁榮。

1583年,努爾哈赤襲封為建州左衛指揮使,以祖、父遺甲十三副,相繼兼併海西女真部,征服東海女真部,統一女真各部。 還築城池、設大臣、定法律、理訴訟、建立八旗制度。八旗制度按軍事組織形式,把女真人編制起來,在貴族控制下進行戰爭和生產活動,是一種兵民合一的社會組織。八旗制度促進了女真社會的發展,鞏固了努爾哈赤的統治地位。

1616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建國稱汗,國號金,史稱後金,建元天命,起兵抗擊明朝。1618年,努爾哈赤發布“七大恨”,誓師伐明。1619年,明朝在薩爾滸之戰慘敗,幾年間喪失遼東七十餘城。

1621年,努爾哈赤攻占遼陽、瀋陽。1625春,努爾哈赤遷都瀋陽。當年農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後,便率親族百官自東京(遼陽)起程,夜宿虎皮驛,翌日抵瀋陽。從此瀋陽成為後金的統治中心。不過,努爾哈赤在1626年的寧遠戰役中被明軍的大炮打成重傷,不久逝世。 第八子皇太極繼位,繼續對明朝展開攻勢,並聯合蒙古各部,勢力不斷擴大。

統一全國

1635年,皇太極廢除舊有族名“諸申”(女真),定族名為“滿洲”。1636年,降服漠南蒙古。同年皇太極稱帝且改國號“金”為“大清”,正式建立清朝,改年號為崇德。1637年,降服李氏朝鮮。

多爾袞多爾袞

1640年,松錦之戰爆發,洪承疇在松山被俘,祖大壽在錦州投降。松錦之戰標誌著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在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1643年皇太極病死,福臨繼位,是為順治帝,由其叔多爾袞攝政。

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陷北京,崇禎帝在景山自殺殉國。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降清 。多爾袞指揮八旗兵,以吳三桂為前導,兼程入關,擊敗大順軍,進占北京。同年順治帝遷都北京,祭告天地祖宗,表示是他全中國的君主。

接著,清軍南下剿滅農民軍,北方的漢奸、官僚紛紛勾結清軍,鎮壓農民軍。與此同時,南方的明朝遺臣相繼擁立皇族建立政權,史稱南明 。此外還有李自成的大順政權、張獻忠的大西政權。

清軍進軍江南的過程中,燒殺搶掠,激起江南人民的強烈反抗,特別是剃髮令強制執行,各地燃起抗清的熊熊烈火。1659年,清軍占領西南地區。並遷移湖廣人口填川,以補充勞動力的不足,視為歷史上的第二次“湖廣填四川”。清廷制定的圈地和投充政策使人民放棄土地,增加更多流民。為此又制定嚴禁奴僕逃亡的逃人法,激化京畿地區的民族矛盾。後來清廷下令停止這些政策,並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並且正式開科取士,追尊崇禎帝與明朝忠臣。

李自成死後,大順軍餘部與南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明抗清。1647年大敗清軍於全州,次年幾乎收復湖南全境。江西金聲桓和在廣州李成棟先後反正,出現了第一次抗清鬥爭的高潮。但永曆政權不能團結對敵,給了清軍以喘息之機。1649—1650年,何騰蛟、瞿式耜先後犧牲。1652年,李定國率軍8萬東出廣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廣東,“兩蹶名王,天下震動”。劉文秀亦出擊四川,克復川南。東南沿海的張煌言等的抗清軍隊也發動攻勢,抗清鬥爭再次出現高潮。這時孫可望同李定國之間矛盾爆發,破壞了大好形勢。孫可望投清後,雲貴虛實盡為清軍所知。由於華南反清勢力較大,清帝冊封吳三桂、耿仲明與尚可喜為王以鎮守雲南、貴州、廣東與福建等地,史稱三藩。 1658年,吳三桂率清軍攻入雲南,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滅亡。

1661年,延平王鄭成功收復了當時為荷蘭殖民地的台灣。永曆帝被害後,鄭成功之子鄭經繼續使用南明永曆年號,禮待南明寧靖王朱術桂,但未再擁立明朝宗室稱帝和監國。

1683年,清朝攻克台灣,明鄭結束,1684年設立台灣府。清軍入關後歷經20多年的戰爭,基本占領中國大陸。

步入盛世

•康熙時期

康熙帝讀書像康熙帝讀書像

1662年康熙帝即位,在位期間,平定了三藩之亂。 康熙帝還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社會經濟恢復和發展的措施。1669年,康熙下令廢除圈地令,以後永遠停止圈地,並規定所圈土地應退還給農民。從1671年起,陸續放寬墾荒起科年限,並規定墾荒有成績,據開墾多少,給予不同官職,這促進了墾荒的積極性,到康熙末年,全國荒地基本上得到開闢。1685年,康熙又規定民間新墾田畝,“自後永不許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貴族旗主的經濟擴張,有利於自耕農民。康熙還下令將明朝藩王的莊田改為“更名田”。

1685年和1686年,他命令清軍兩次進攻盤踞雅克薩的俄軍,遏制了沙俄侵略的野心;1689年,他派代表與沙俄代表簽訂了《尼布楚條約》,劃定了中俄東部邊界線;平定了回疆、準噶爾等貴族的叛亂。

康熙中期以後,因戰亂而遭到嚴重破壞的手工業逐步得到恢復和發展。至乾隆年間,江寧、蘇州、杭州、佛山、廣州等地的絲織業都很發達。江南的棉織業、景德鎮的瓷器都達到了歷史高峰。至18世紀中葉,清朝人口也大大增加。

•雍正時期

雍正帝雍正帝

雍正初年,青海親王羅卜藏丹津意圖復興和碩特汗國而亂,隔年年羹堯與岳鍾琪等人平定。為此雍正帝占領部分西康地區,又在西寧與拉薩分置辦事大臣與駐藏大臣以管理青藏地區。聽從鄂爾泰建議推行改土歸流,廢除具自治性質的土司,以地方官管理少數民族。將喀爾喀蒙古併入清朝;於1727年與沙俄簽訂《恰克圖條約》,確立中俄中段邊界。1729年雍正帝聽從張廷玉建議,以傅爾丹與岳鍾琪兵分二路於科布多對抗準噶爾汗噶爾丹策零,最後於和通泊之戰戰敗。1732年噶爾丹策零東征喀爾喀蒙古,兵至杭愛山,被喀爾喀親王策棱擊敗。1734年清準和談,以阿爾泰山為界,西北大致和平。

另外,雍正帝對一些制度方面做了些改革。雍正起了“康雍乾”三代承上啟下的作用。 然而他所派遣的特務遍即天下以監控地方事務,還屢興文字獄打壓異己。

1723年雍正帝登基,對朝政採取了一些列改革。

雍正帝在位期間的改革
整頓吏治 康熙晚年,吏治鬆弛,貪污腐敗,已然成風。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他連續頒布11道諭旨,訓諭各級文武官員:不許暗通賄賂,私受請託;不許庫錢虧空,私納苞苴;不許虛名冒餉,侵漁貪婪;不許納賄財貨,戕人之罪;不許剋扣運費,饋遺納賄;不許多方勒索,病官病民;不許恣意枉法,恃才多事等。嚴誡:如因循不改,必定重罪嚴懲。
密折制度 雍正朝密折制度加以完善。皇帝特許的官員才有資格上奏摺。具摺奏事的官員雍正朝增加到1200多人。奏摺的內容,幾乎無所不包,諸如颳風下雨、社會輿情、官場隱私、家庭秘事等。皇帝通過奏摺可以直接同官員對話,更加了解和掌握下面的實際情況。官員之間互相告密、互相監督,強化了皇帝專制權力。
設軍機處 雍正創設軍機處,作為輔助皇帝決策與行政的機構。地點在紫禁城隆宗門內北側。軍機處的建立,標誌著皇權專制走向極端。
改土歸流 在雲、貴、粵、桂、川、湘、鄂等省少數民族地區,雍正全面實行“改土歸流”制度,就是革除土司制度,在上述地區分別設立府、廳、州、縣,委派有任期的、非世襲的“流官”進行管理。這種管理體制,同內地大體一樣。雍正帝的改土歸流,打擊了土司的世襲特權和利益,減輕了西南少數民族的負擔和災難,促進了這一地區社會經濟與文化的進步。
攤丁入地 實行“攤丁入地”制度之後,社會人口,急劇增長。道光年間,人口之數,突破4億。
廢除賤籍 為了緩和階級矛盾。雍正廢除了賤籍。雍正元年(1723年)三月,監察御史年熙上書請除豁山西、陝西樂戶的賤籍。年羹堯之子年熙在奏疏中說她們是忠義之士的後代,沉淪至此,無由自新,請求雍正帝開豁她們的賤籍,準許她們改業從良。雍正帝看到奏摺後,很是贊同,於元年(1723年)四月發出第一道“豁賤為良”的諭旨。雍正帝在下令開豁樂戶賤籍的同時,又令各省檢查,如發現本地也存在類似樂戶的賤民,也準許他們出賤為良。
除以上改革內容外還有一體當差一體納糧火耗歸公秘密立儲等。

全盛轉衰

1735年弘曆繼位,即乾隆帝。乾隆帝執政期間,文治武功方面都有建樹,為鞏固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發展清朝鼎盛局面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也是在他統治期間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國也逐步落後世界的浪潮。

乾隆帝乾隆帝

1757年乾隆帝粉碎了準葛爾貴族割據勢力,統一天山北路。1759年平定天山南路的大小和卓叛亂。1762年,清朝設伊犁將軍,統管包括巴爾喀什湖在內的整個新疆地區。自從1762年起,清朝陸續派遣大批軍隊進駐新疆。永久駐軍的官兵攜帶家眷,主要來自東北、河北等地的達斡爾族、滿族等。這些駐軍為保衛中國、開發邊陲作出了貢獻。

1771年,西遷伏爾加河下游的漠西蒙古土爾扈特部,在領袖渥巴錫的率領下,為擺脫沙俄的統治,踏上了回歸清朝的征途。他們粉碎了沙俄軍隊的圍追堵截,歷經艱險,萬里跋涉,終於回到清朝。土爾扈特部回歸,為鞏固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做出了貢獻。

從1772年清朝開始編纂《四庫全書》,經十年編成,系統的修改了中國歷史文化遺產,也使得很多珍貴材料喪失。然而乾隆帝為維護統治卻嚴厲控制思想,編書期間藉機割裂焚毀大量不符其思想的書籍。此外大興文字獄使如戴名世等人被株連殺害或者流放。這些都讓文人思想受到嚴厲阻礙,遲滯文化的發展。

清朝於1792年打退了廓爾喀對西藏的進犯。1793年,清朝中央政府制定和頒行了《欽定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對西藏地方的人事、行政、財政、軍事、對外關係等各方面做了明確規定,並以法律形式予以確定。主要內容包括清政府掌握確定西藏各大活佛包括達賴喇嘛、班禪額爾德尼去世後認定轉世靈童和批准繼位的大權,一切西藏涉外事宜均由駐藏大臣全權處理等。該章程是中國對西藏行使主權的重要歷史文獻證明。

西方傳教士將中國文化介紹給歐洲人,引發18世紀中國風的熱潮。 歐洲人追崇中國文化、思想與藝術, 到18世紀末,清朝鼎盛進入尾聲,歐洲人出現負面評價。 與乾隆帝不歡而散的英國特使馬戛爾尼認為清朝已經衰落。

烏什酋長獻城降圖烏什酋長獻城降圖

清朝從乾隆末年開始有衰落的現象,乾隆六下江南,並仿製江南園林廣修園林,勞民傷財, 政治日漸腐敗 。當時人口暴增與鄉村土地兼併嚴重,使得許多農民失去土地;加上貪官和珅等官員腐敗,於乾隆晚期到嘉慶時期陸續爆發民變。白蓮教於1770年代舉兵,後來又於1796年爆發川楚教亂,八年後被清軍鎮壓,領袖王三槐被處死。台灣天地會領袖林爽文於1787年發動林爽文事件。1795年乾隆帝禪位於子顒琰,即嘉慶帝。乾隆至1799年去世,嘉慶帝方得以親政。然而嘉慶帝未能解決弊端,清朝繼續走向衰落。 道光帝也失去了早期君主銳意進取的精神,掌政風格日趨保守和僵化 。官場中,結黨營私、相互傾軋、買官售爵、賄賂成風。 軍隊里,裝備陳舊、操練不勤、營務廢弛、紀律敗壞。財政上,國庫日益虧空、入不敷出。階級矛盾激化,民變四起。

開啟近代

由於吏治的腐敗,導致海關走私嚴重,鴉片貿易猖獗, 1839年,道光帝為解決鴉片的弊端,派林則徐到貿易中心廣州宣布禁菸。英國為了打開中國市場,在1840年發動了鴉片戰爭,清朝戰敗,被迫求和。1842年,被迫同英國侵略者簽訂了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開啟了中國近代史。

太平天國玉璽太平天國玉璽

西方各國迫使清政府開港通商,加上地方官吏地主兼併土地,使得傳統農村經濟受到破壞。各地乘機紛紛起事,其中華北以捻亂為主,華中華南以洪秀全的太平天國與雲南杜文秀、馬如龍的雲南回變為主。

洪秀全改造基督教教義,1851年於廣西金田起義,聯和天地會、三合會北伐。兩年後攻陷並定都江寧,並且發動兩次西征;1853年5月8日,林鳳祥、李開芳等奉命率師兩萬餘人北伐。北伐軍雖然一度進至天津附近,因孤軍深入,被清軍圍困。後來曾國藩、左宗棠與李鴻章紛紛組織湘軍與淮軍抵抗太平天國。太平天國發生天京事變後國力衰退,部分勢力轉入捻軍。太平天國最後於1864年被湘軍、淮軍以及外國人組成的常勝軍、常捷軍圍攻之下而亡。

1856年,英國藉口“亞羅號事件”、法國藉口“馬神甫事件”共同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到1860年,英法聯軍相繼強迫清政府簽訂《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俄羅斯趁火打劫,從19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侵吞中國北方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根據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喪失大量領土、主權和財富,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程度大大加深。

改良與中興

李鴻章與英國首相、外交副大臣寇松合影李鴻章與英國首相、外交副大臣寇松合影

1861年載淳繼位,即同治帝。鹹豐帝本任命肅順等八大臣贊襄政務,兩宮太后與恭親王奕訢發動辛酉政變,兩宮垂簾聽政,最後由兩宮之一的慈禧太后獲得實權。被稱為洋務派的奕訢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部分漢臣在消滅太平軍時認識到西方的船堅炮利,並且鑒於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以“師夷長技以制夷”、中體西用為方針展開自強運動(又稱洋務運動) 。

當時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與隨後的北洋通商大臣負責對外關係與自強運動的策劃與推行,先後引入國外科學技術,建立現代銀行體系、現代郵政體系、鋪設鐵路、架設電報網。建立翻譯機構同文館、新式教育(新學),培訓技術人才並派遣留學生到歐美日等先進工業國家,培育出唐紹儀與詹天佑等人才。開設礦業、建立輪船招商局、江南製造總局與漢陽兵工廠等等製造工廠與兵工廠,同時也建立新式陸軍與北洋艦隊等海軍。 洋務運動使得中國社會出現較安定的局面。其間太平天國於1864年滅亡。1865年僧格林沁的滿蒙騎兵(八旗兵)中捻軍埋伏後全殲,賴洋務派左宗棠與李鴻章分別滅西、東捻,捻亂到1868年為止。1862年-1878年間左宗棠先後平定陝甘回變,平定新疆回亂,並收回伊犁。

洋務運動使得清朝的國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恢復和增強,到慈禧太后與恭親王聯合執政的同治年間,清朝一度出現了較安定的局面,史稱“同治中興” 。其間清朝在西方人的幫助下成功消滅內地的民變並收復新疆,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形象因此有相當大的改善。至19世紀80年代,清朝軍隊的裝備和洋務運動之前相比已有了明顯的提高;對外方面,1884年,清朝和法國為越南(安南)主權爆發中法戰爭。清朝失去藩屬國越南,越南成為法國殖民地,台灣也宣布建省。戰後,清朝設立了海軍衙門。 1885年英國入侵緬甸,清朝駐英公使曾紀澤向英國抗議無效,隔年被迫簽訂《中英緬甸條約》,承認緬甸為英國所有。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國力大增,1872年日本強迫清朝藩國琉球改屬日本,清朝拒不承認,中日交惡。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最後以清軍落敗而告終 。

清末時期

清政府於1895年與日本簽定《馬關條約》,割讓台灣和澎湖,失去藩屬國朝鮮。 洋務派李鴻章建立的北洋艦隊全面瓦解,也宣告自強運動最終失敗。 隨後,由光緒帝與梁啓超和康有為領導發動的政治改革運動,戊戌變法又因為慈禧太后和保守派的反對,而軟禁了光緒帝,變法因此失敗,因為只有103天,因此又稱為“百日維新” 。1896年清廷為聯俄制日,簽訂《中俄密約》,列強鑒於清朝已無力自衛,掀起瓜分中國狂潮。清朝長期受列強欺辱,在冀魯地區爆發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慈禧太后欲藉此排外,暗中默許義和團,向十一國宣戰。為保華中華南,東南各行省總督巡撫,不服從清廷對外宣戰的敕命,發起東南自保,義和團事件引發西方列強的報復。

慈禧太后慈禧太后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北京被聯軍占領,劫殺擄掠。慈禧太后率光緒皇帝西逃,慈禧認為此禍乃義和團引起,遂頒布剿滅義和團的命令。最終義和團運動在清軍與八國聯軍的聯合剿殺下失敗。1901年清朝同十一國簽訂了《辛丑條約》。清廷賠償重款、劃定租借地和勢力範圍。1904年日俄兩國在東北的利益衝突爆發日俄戰爭,進一步加深中國的半殖民化。清朝於八國聯軍後國勢大墜,知識分子莫不提出各種方法拯救中國,主要分成立憲派與革命派兩種改革路線。1901年立憲派康有為、梁啓超推動立憲運動,梁啓超發表《立憲法議》,希望讓光緒帝成為立憲君主。而慈禧太后為挽清朝衰落危局,有意效仿歐日的改革而推行清末新政。新政主要推行君主立憲、建立清朝新軍、廢除科舉、整頓財政等一系列改革。而革命派對清廷的改革失望,他們主張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孫文於1894年在夏威夷檀香山建立興中會 、1904年黃興於長沙成立的華興會、1904年蔡元培於上海成立光復會,此外還有其他革命團體。1905年孫文在日本聯合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成立中國同盟會,並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綱領。革命派聯合舊有反清勢力如三合會、洪門等,在華南地區發起十次起事,並將勢力滲入華中、華南的清朝新軍 。

革命先驅——孫中山革命先驅——孫中山

當時立憲派與革命派為改革方式發生爭執,一開始立憲派占上風,清廷也承諾實行立憲。1907年清廷籌設資政院,預備立憲,並籌備在各省開辦咨議局。1908年7月頒布《各省咨議局章程及議員選舉章程》,命令各省在一年之內成立咨議局。同年頒布《欽定憲法大綱》,以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成立代議會。在立憲派成員的請願下,清廷宣布把預備立憲縮短三年,預定在1913年召開國會。同年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皆去世,溥儀繼位,即宣統帝,其父載灃擔任監國攝政王。1911年5月清廷組成由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領導的“責任內閣”,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君主立憲。不過,該內閣中的很多成員為皇族身份,故被稱為“皇族內閣”,引發立憲派的不滿和失望,很多轉向於革命派合作 。

同年5月四川等地爆發保路運動,清廷急派新軍入川鎮壓。10月,革命派於湖北發起武昌起義,南方各省隨後紛紛宣布獨立。清廷任命北洋新軍統帥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成立內閣並統領清軍。袁世凱一方面於陽夏戰爭壓迫革命軍,另一方面卻暗中與革命黨人談判,形成南北議和。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於南京宣布立國,孫中山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2月12日,袁世凱迫使宣統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將權力交給袁世凱政府,清朝滅亡。

後續情況

清帝退位詔書清帝退位詔書

根據《清室優待條件》,清室成員得以繼續住在紫禁城中,宮廷內尊號、待遇、年號保持不變,保留太監、侍衛、宮女,保留內務府、宗人府、慎刑司等機構,依然稱孤道寡,封官賜謚,保持帝王氣派,與民國政府分庭抗禮,儼然國中之國,史稱“遜清小朝廷”。

1917年張勛組織辮子軍,於北京擁護宣統帝溥儀,復辟清朝(史稱張勛復辟),但只持續12天而終。 1924年11月5日,溥儀被馮玉祥驅逐出紫禁城,皇帝尊號被正式廢除,依舊被部分清朝遺老舊臣尊為皇帝,在北平什剎海、天津張園、靜園等居住地內依然繼續維持著的一個微型小朝廷,史稱“後遜清小朝廷”。

日本於九一八事變占領中國東北,1932年扶持溥儀建立偽滿洲國,其最終隨著1945年蘇聯的八月風暴行動而亡。

疆域

領土範圍

清朝疆域變化圖清朝疆域變化圖

1760年,平定準噶爾汗國的清朝疆域達到極盛,東北與俄羅斯帝國分界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與外興安嶺,這條疆線直到鄂霍次克海與庫頁島;正北與沙俄分界薩彥嶺、沙畢納依嶺、恰克圖與額爾古納河;西北與哈薩克汗國等西北藩屬國分界薩彥嶺、齋桑泊、阿拉湖、伊塞克湖、巴爾喀什湖至帕米爾高原;西南與印度莫臥兒帝國、尼泊爾、不丹等國分界喜馬拉雅山至野人山;正南大致上與現今中華人民共和國與東南亞國家的分界相近,但清朝尚獲得緬甸北部的南坎、江心坡等地;東與日本、琉球分界日本海與東海,與朝鮮王朝沿圖們江、鴨綠江分界;清朝還領有台灣、澎湖、海南及南海的南海諸島(時稱千里石塘、萬里長沙、曾母暗沙),極盛時期總面積可達1316萬平方公里 ,至晚清1908年縮水至1135萬平方公里 。

行政區劃

•內地

清朝內地行政區劃
直隸省、江蘇省、安徽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 陝西省、甘肅省、浙江省、江西省、湖北省、湖南省 四川省、福建省、廣東省、廣西省、雲南省、貴州省 1884年(光緒十年)置新疆省 1887年(光緒十三年)置福建台灣省 1905年(光緒三十一年)置江淮省後鏇即撤裁

•土司

雲南、貴州、廣西、四川、湖南、湖北、甘肅等省設有土司,分為宣慰司、宣撫司、招討司、安撫司和長官司(長官為武職),與土府、土州、土縣(長官為文職)。土司的長官以當地各族頭人充任,可以世襲,由朝廷或地方官府頒給印信,歸所在地方之督撫、駐紮大臣管轄。宣慰等司的長官隸屬於兵部、土知府、土知州等官隸屬於吏部。雍正年間,雲南、貴州、廣西等省的土司開始改行流官制,史稱改土歸流。光緒、宣統之際,趙爾豐出任川滇邊務大臣,四川西部的藏人土司、西藏東部的宗也開始改土歸流 。

•東北

清朝前期疆域(1820年)清朝前期疆域(1820年)

東北為清朝龍興之地。入關後,以駐防八旗留守盛京瀋陽,並嚴禁內地漢人出關耕種。 康熙至乾隆年間,逐漸形成三個相當於行省的將軍轄區:盛京、吉林、黑龍江。將軍之下設專城副都統分駐各城,並管理各城的臨近地區。副都統下有總管統領各旗。在漢民聚居之處,置府、州、縣、廳,如同內地。居於黑龍江、嫩江中上游的巴爾虎、達斡爾、索倫(鄂溫克)、鄂倫春、錫伯等族,編入八旗,由布特哈總管、呼倫貝爾總管管轄。黑龍江、里江下游及庫頁島的赫哲、費雅喀、庫頁、奇楞等漁獵部落則分設姓長、鄉長,由三姓副都統管轄 。1907年(光緒三十三年)改奉天、吉林、黑龍江三個將軍轄區為省。

藩屬國

清朝藩屬國最多時有19個,早在皇太極、康熙時期就有朝鮮與琉球國。到乾隆時期擴充到東南亞地區的安南(越南)、南掌(今寮國)、緬甸、暹羅(今泰國)、高棉、蘭芳共和國(今加里曼丹島西部)以及呂宋、蘇祿(於西班牙統治菲律賓群島後相繼消失);南亞地區有廓爾喀(尼泊爾)、哲孟雄(錫金)、不丹與拉達克(歸駐藏大臣管轄)等國;中亞地區有哈薩克汗國、布魯特汗國、浩罕汗國、布哈拉汗國、愛烏罕(今阿富汗)、巴達克山與乾竺特等國。

政治

國旗與國歌

清朝沒有法定的國旗與國歌。近代以後,隨著與西方國家的交往,逐漸引入西方國家的一些概念,其中就包括國旗與國歌。光緒十四年(1888年),清政府認定“黃底藍龍戲紅珠圖”(即俗稱的清朝“黃龍旗”)為大清國旗。

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清朝曾先後使用《普天樂》、《李中堂樂》、《頌龍旗》作為半官方國歌或代國歌 。直到1911年,清政府定《鞏金甌》為正式國歌,由於辛亥革命爆發,《鞏金甌》後來沒有流行開來。

三角黃龍旗 黃龍旗
大清帝國[中國歷史朝代] 大清帝國[中國歷史朝代]
大清帝國[中國歷史朝代] 大清帝國[中國歷史朝代]

決策機關

•南書房

康熙十六年(1677年)設立南書房,起初是為了與翰林院詞臣們研討學問,吟詩作畫而設。由於南書房“非崇班貴檁、上所親信者不得入” ,所以它完全是由皇帝嚴密控制的一個核心機要機構,隨時承旨出詔行令,這使南書房“權勢日崇” 。南書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議政王大臣會議權力,同時將外朝內閣的某些職能移歸內廷,實施高度集權的重要步驟 。

•軍機處

軍機處軍機處

雍正七年(1729年),清軍在西北與準噶爾蒙古激戰,為及時處理軍報雍正帝始設軍機房,雍正十年改稱軍機處 。乾隆帝即位後安排數位“總理事務王大臣”進入軍機處,故改名總理事務處。乾隆二年(1737年)乾隆服滿親政,總理事務王大臣等自請罷職,恢復軍機處名稱,自此遂成定製,軍機處成為直接對皇帝負責的核心權力機構,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地位更被削弱至幾乎可忽略不計,政治權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成為清代中央集權制度的頂峰。直至宣統三年(1911年)四月初十清廷宣布成立“責任內閣”,軍機處廢止 。

•責任內閣

宣統三年四月初十(1911年5月18日),清政府宣布廢除軍機處,實行內閣制,任命內閣總理大臣和諸大臣組成內閣。由慶親王愛新覺羅·奕劻組成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內閣。然而,由於內閣成員中過半數為皇族或滿人,時人譏之為“皇族內閣”。該內閣在辛亥革命後倒台,由袁世凱組成的新內閣所取代 。

執行機關

清朝前期重要官員清朝前期重要官員

六部(吏、戶、禮、兵、刑、工)為清朝最高執行機關,各部長官 稱尚書,副長官稱侍郎,以前尚書均由滿人擔任,順治元年(1644年)規定尚書及侍郎滿、漢各一。在六部之外和六部並立的中央行政機構有: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太僕寺、鴻臚寺、國子監、欽天監、翰林院、太醫院、理藩院、宗人府、詹事府、內務府、都察院。清朝官員等級分“九品十八級”,每等有正從之別,不在十八級以內的叫做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 。

刑律

順治四年(1647年)《大清律例》編修完成。《大清律》基本上承襲《明律》的內容。後經康熙、雍正兩朝屢次增刪,並於雍正五年公布。但清朝最經常起作用的是例,而不是律。胡林翼說:“《大清律》易遵,而例難盡悉。”胥吏都諳熟例案,常可執例以壓制長官。《大清律》還表現出民族歧視和壓迫的特色。滿人、漢人在法律上不平等。清廷對各少數民族地區還有各種特訂的法律,如蒙古族有“蒙古律例”,維吾爾族有“回律”,藏族有“番律”等等,以加強對各少數民族人民的統治 。

光緒三十三年修訂法律館“專以模範列強”為宗旨,制定大清新刑律草案。草案分總則、分則兩編,主刑、從刑兩類;並制定了有關國交、選舉、交通、通訊等方面的犯罪條款,確立了緩刑、假釋的制度。在新刑律頒行前,修訂法律館刪修大清律例,以《大清現行刑律》作為過渡,於宣統二年頒行。現行刑律頒行不久,清朝即覆滅,現行刑律中的民事條款被中華民國時期北洋政府所援用。

文字獄

清初和中期,屢興文字獄以控制士大夫的思想。文字獄之案件常是無中生有,小人造謠所為。其特徵是:罪狀由權力人物對文字的歪曲解釋而起,證據也由權力人物對文字的歪曲解釋而成。一個單字或一個句子一旦被認為誹謗元首或諷刺政府,即構成刑責。較大規模的文字獄甚至可以牽連成千上萬人受害。柳詒徵稱:“前代文人受禍之烈,殆未有若清代者。故雍乾以來,志節之士,蕩然無存。……稍一不慎,禍且不測。” 。順治四年(1647年),發生第一起文字獄“函可案”。一位法號函可的和尚因藏有“逆書”《變記》而被逮捕,後來流放到瀋陽。順治末年又發生莊廷鑨明史案,並驚動朝廷中的輔政大臣鰲拜等人。清朝諸例文字獄中,有名的有康熙時期的南山案、雍正時期的查嗣庭試題案和呂留良案等。

清朝歷史中,順治、康熙時期的“文字獄”還只是個別現象,到雍正時則成為一種普遍的“制度”。在文字獄浪潮中表現得最為瘋狂的則是乾隆,共發生一百三十餘案。

簽訂條約

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平等條約
條約名稱 時間 國家 內容
尼布楚條約 1689年 中俄 劃定中俄東段邊界
布連斯奇條約 1727年 中俄 劃定中俄中段邊界
恰克圖條約 1728年 中俄 劃定中俄中段邊界
圖們江中韓界務條款 1909年 中日,日代韓 明確中國對間島(吉林延邊)的領土主權,中韓以圖們江為界
近代清政府與西方國家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一覽
條約名稱 中方簽約人 失地 賠款 時間
中英廣州和約 余保純 六百七十萬兩 1841年5月27日
中英南京條約(舊稱江寧條約) 耆英,伊里布 香港島 二千一百萬圓 1842年8月29日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耆英 六百七十萬兩 1843年7月22日
中美五口通商章程 耆英 1844年7月3日
中英虎門條約 耆英 1844年10月24日
中法黃埔條約 耆英 1844年10月24日
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 麟桂 上海租界 1854年7月5日
中俄璦琿條約 奕山 60萬平方公里 (黑龍江以北) 1858年5月28日
中俄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1858年6月13日
中美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1858年6月18日
中英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四百萬兩 1858年6月26日
中法天津條約 桂良,花沙納 二百萬兩 1858年6月27日
中英通商章程善後條約 桂良 1858年11月8日
中英北京條約 奕欣 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 一千叄百萬兩 1860年10月24日
中法北京條約 奕欣 八百萬兩 1860年10月25日
中俄北京條約 奕欣 40萬平方公里 (烏蘇里江以東,含庫頁島) 1860年11月4日
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明誼 44萬平方公里 (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 1864年10月7日
中美天津條約續增條約 蒲安臣 1868年7月28日
中日修好條規 李鴻章 1871年8月13日
中日北京專條 奕欣 五十萬兩 1874年10月31日
中英煙臺條約 李鴻章 二十萬兩 1876年9月13日
中俄伊犁條約 曾紀澤 7萬平方公里 九百萬盧布 1881年2月24日
中法會議簡明條款 李鴻章 1884年11月5日
中日天津條約 李鴻章 1885年4月18日
中法會訂越南條約 李鴻章 1885年6月9日
中英煙臺條約續增條約 桂良 1885年6月9日
中葡北京條約 奕劻 1887年12月1日
中英會議藏印條約 升泰 1890年3月17日
中美華工條約 楊儒 1894年3月7日
中日馬關條約 李鴻章 3.6萬平方公里 (台灣及澎湖列島) 二億兩 1895年4月7日
中日遼南條約 李鴻章 贖回遼東半島 叄千萬兩 1895年11月8日
中俄密約 李鴻章 1896年6月3日
中德膠澳租借條約 李鴻章 1896年6月3日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專條 李鴻章 新界 (租借九十九年) 1898年6月9日
八國聯軍辛丑條約 李鴻章 十億兩,實際賠付約60% 1901年9月7日
中英續訂藏印條約 唐紹儀 1904年7月9日
中日滿州善後條約 又稱《會議東三省事宜正約及附約》 奕劻 瞿鴻禨 袁世凱 1905年12月22日
中俄滿洲里界約 宋小濂 1400平方公里 (額爾古納河北部) 1911年12月20日
表格來源

軍事

八旗軍

清前期清軍主要分為八旗和綠營二種。八旗制是努爾哈赤在女真牛錄製的基礎上創立的一種兵民合一的制度。八旗又分為滿洲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旗設都統(固山額真),由中央八朴詡統衙門掌握,地方督撫無權徵調。政治權力集中於王公貴族,重大決策由貴族共同討論決定,是為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後皇太極於天聰五年(1631年)仿明朝制度設立六部,試圖逐漸削弱滿洲貴族權力。皇帝試圖實行中央集權的努力主要集中於清朝前期。

順治七年(1650年),順治帝對八旗制度進行改革,由自己親自掌握正黃、鑲黃、正白三旗,形成了“上三旗”和“下五旗”,改變了以前八旗由不同王公掌握的局面,同時加強上三旗的實力,滿洲議政王大臣會議的權力有所削弱。

八旗軍旗八旗軍旗

經濟上由於把關外落後的奴隸制帶入中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逃人等惡政,強抓人作奴隸,以供八旗子弟白白吃餉,他們常年寄生蟲般的生活造成了清朝武力的退步,也使清朝越來越依靠漢軍。

綠營和團練

綠營兵,主要是清軍入關後收編的明朝降軍和各省改編的隊伍,用綠色軍旗,故稱綠旗兵或綠營兵。兵種有馬兵、步兵和水師。在各省者,由總督、巡撫、提督、總兵等所統轄。

清中葉以後,又有漢族地主自募自練的團練鄉勇。後因太平天國運動興起,由於八旗長期由政府供養,遊手好閒,不習武事,逐漸喪失了戰鬥力,在鎮壓太平軍時屢敗,於是各地地主團練武裝迅速發展,曾國藩的湘軍便應運而生。還有李鴻章組織的淮軍,左宗棠的楚軍等,這些地主團練武裝後改編為練軍與防軍。光緒中葉後,因甲午戰爭慘敗,防、練軍均又改為次要的巡防隊,由袁世凱編練新軍,作為主要國防力量。

清末新軍

清末新政時,袁世凱在華北組建新建陸軍(即北洋軍),張之洞在南方組建自強軍。 到清滅亡前夕,其陸軍可以號稱100萬,但大概只有60萬戰鬥人員,其中只有17.5萬人是現代化的正規軍。並非所有新軍均效忠清廷,部分暗中支持革命軍。

海軍

1651年順治帝令沿江沿海各省循明制,各設水師,此為清朝水師之始。內河防務以長江為主體,沿岸各設水師。 洋務運動時期清朝才有新建海軍的動作。為建立船艦自制能力,1866年清廷在福州馬尾成立總理船政事務衙門,以沈葆禎為船政大臣。同年,李鴻章要求其江南製造局建造炮艦。1868年8月,第一艘中國製造的蒸汽軍艦,“恬吉”號下水。隨後的中法戰爭與甲午戰爭分別摧毀南洋艦隊與北洋艦隊,這也標誌自強運動的失敗。

對外戰爭

對外戰爭
時間 戰爭 交戰國 結果
1627年 丁卯之役 朝鮮(李朝) 朝鮮敗,求和,約為兄弟之國
1636年 丙子之役 朝鮮(李朝) 朝鮮敗,成為清朝附屬國
1685年-1686年 雅克薩之戰 沙俄 沙俄敗,《尼布楚條約》
1765年-1770年 清緬戰爭 緬甸(貢榜王朝) 簽訂和約
1788年-1789年 清攻安南阮惠之戰 安南(西山朝) 安南求和
1788年-1792年 廓爾喀之役 廓爾喀 中國勝,保衛了西藏領土
1840年-1842年 第一次鴉片戰爭 英國 英國勝,《南京條約》
1856年-1860年 第二次鴉片戰爭 英國、法國 英法勝,俄國漁利,《天津條約》、《北京條約》
1875年-1878年 清軍收復新疆之戰 浩罕國 中國勝,收復新疆
1883年-1885年 中法戰爭 法國 中國不敗而敗,《中法新約》等
1894年-1895年 中日甲午戰爭 日本 日本勝,《馬關條約》
1900年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英、法、德、俄、美、日、意、奧 八國勝,《辛丑條約》
1900年 東北軍民抗擊沙俄入侵之戰 沙俄 沙俄勝,但未能實現其“黃俄羅斯計畫”,《中俄收交東三省條約》

經濟

農業

清代中前期國內及國際貿易通道清代中前期國內及國際貿易通道

清朝採取開墾荒地、移民邊區及推廣新作物以提高生產量。由於國內與國外的貿易提升,經濟農業也較發達。清初為緩和階級矛盾,實行獎勵墾荒、減免捐稅的政策,內地和邊疆的社會經濟都有所發展。至十八世紀中葉,清朝的封建經濟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峰 。有一種說法是清朝的經濟和人口的增加主要歸因於美洲作物番薯,稱所謂的“康乾盛世”為“番薯盛世“。 於是中央集權專制體制更加嚴密,國力強大,秩序穩定。清朝初期大力推行圈地、投充等惡政,極大破壞了中原地區的經濟;重農抑商,制約資本主義萌芽的發展。

手工業

手工業方面改工匠的徭役制為代稅役制。產業以紡織和瓷器業為重,棉織業超越絲織業,瓷器以琺瑯畫在瓷胎上,江西景德鎮為瓷器中心。

商業

清朝商業發達,分成十大商幫。其中晉商、徽商支配中國的金融業,閩商、潮商掌握海外貿易 。清朝曾實施海禁政策,直到占領台灣後,沿海貿易才稍為活絡,貨幣方面采銀銅雙本位制。康熙晚期為防止民變,推行禁礦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工商業的發展。

人口

清朝的人口數也是歷代王朝最高,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紀末,已達到三億以上,晚清時突破四億。

文化

清朝在編撰古籍時大肆銷毀古籍,明末可以和百家爭鳴相比的晚明思潮在清代終結。知識分子不敢發表獨立見解而是鑽進故紙堆去考究古書,這就是所謂的乾嘉學派。

小說

清朝小說以曹雪芹等著《紅樓夢》被認為代表。《聊齋志異》、《儒林外史》和晚清譴責小說均有很大影響。

詩歌

清朝詩歌在中國歷史上影響不大。早期,納蘭性德的《飲水詞》為後人稱頌。乾隆帝酷愛作詩,但很少有佳作。被成為“詩界革命”的詩歌改良運動產生於戊戌變法前後,其代表有黃遵憲的詩,其餘如譚嗣同、唐才常、康有為、黃遵憲、蔣智由、丘逢甲、夏曾佑均有作品。

京劇

同光十三絕同光十三絕

京劇源於明朝的崑曲和京腔,形成於乾隆、嘉慶年間。京劇之名始見於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系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而成,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

繪畫

郎世寧《百駿圖》(局部)郎世寧《百駿圖》(局部)

清代的畫壇由文人畫占主導地位,山水畫科和水墨寫意畫法盛行,更多畫家追求筆墨情趣,在藝術形式上翻新出奇,並湧現出諸多不同風格的流派。清初朱耷、石濤的山水花鳥畫,中期的“揚州八怪”,清末任伯年,吳昌碩的仕女花鳥畫及楊柳青、桃花塢和民間年畫均對後人有很大影響。

建築

圓明園大水法復原圖圓明園大水法復原圖

清朝皇帝熱愛修建園林,數三山五園最為著名。北京西郊的圓明園也是十分奢華,圓明園擁有150多座精美的宮殿、台閣、寶塔等建築。前後經歷一百五十餘年,耗費白銀約二億兩。

圓明園最初是康熙帝賜給皇四子胤禛的。雍正即位後,拓展原賜園,乾隆在位期間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除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併入了萬春園。 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對綺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道光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1860年英法聯軍洗劫圓明園,文物被劫掠,同治時欲修復圓明園,後因財政困難,被迫停止,改建其他建築。八國聯軍之後,又遭到官僚、軍閥巧取豪奪的毀滅打擊,終變成一片廢墟。

科技

清朝科技雖有成就,但是從清初漸漸落伍。也沒有讓科技知識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起什麼作用,大多是坐而論道、禁中清談。

醫學

乾隆時官修的《醫宗金鑒》九十卷,徵集了不少新的秘籍及經驗良方,並對《金匱要略》、《傷寒論》等書作了許多考訂,是一部介紹中醫臨床經驗的重要著作。清代名醫王清任在醫學上有突出的成就,著有《醫林改錯》一書。他強調解剖學知識對醫病的重要性,並對古籍中有關臟腑的記載提出了疑問。他通過對屍體內臟的解剖研究,繪製成《親見改正臟腑圖》二十五種,改正了前人的一些錯誤,為祖國解剖學的發展做出了有益的貢獻。

地理

清朝皇輿全覽圖(部分)清朝皇輿全覽圖(部分)

康熙時,曾組織人力對全國進行大地測量,經過三十餘年的籌劃、測繪工作,製成了《皇輿全覽圖》。這部地圖“不但是亞洲當時所有的地圖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當時所有的歐洲地圖都更好、更精確” 。最後在《皇輿全覽圖》的基礎上,根據測繪的新資料,製成了《乾隆內府皇輿全圖》。在這份地圖裡第一次詳細地繪出了中國的新疆地區。

農學

清代的農書約有一百多部,尤以康熙、雍正兩朝為繁盛。有《欽定授時通考》《廣群芳譜》《補農書》等著作。 其中大型綜合性農書《欽定授時通考》,是乾隆二年(1737),由乾隆帝弘曆召集一班文人編纂的。全書規模比《農政全書》稍小。因是皇帝敕撰的官書,各省大都有復刻,流傳很廣。

鐵路

清朝末年的交通事業有所發展。詹天佑是箇中國第一位傑出的鐵路工程師,他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工程之艱巨是當時世界鐵路史上罕見的。詹天佑克服了一道道難關,創造性地設計出“人”字形軌道,減緩了坡度,降低了造價,比原計畫提前兩年完工。京張鐵路是中國人利用自己的技術力量修成的。

民族

華夷之辨

通過《大義覺迷錄》和《清帝遜位詔書》可以看出清朝為實現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的合一所付出的艱辛和努力。這一過程,既讓清人完成了由“夷”到“夏”的身份轉變,同時以“華夷一家”為核心的“中華大義”還進一步演變為蒙古、新疆、西藏及西南諸民族等“非漢世界”認同“大中華”價值的共同依據,為實現文化和疆域意義上的“中華”最大化,做出了貢獻。中國在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理念衝擊下不但未被肢解,反而引發出“中華民族”的一體性回應等事實,既彰顯了清朝內部凝聚之功,亦突出了《清帝遜位詔書》所發揮的歷史作用。這兩份首尾呼應的歷史性文獻,構成了嗣後中國政府表達國家主權和領土訴求的主要法理依據。

首崇滿洲

作為統治族群和八旗軍隊中的主要組成部分,滿人尤其被視為國家根本、朝廷柱石。滿洲將士為清朝定鼎中原、以及之後平三藩、滅回部等戰役中立下汗馬功勞。故終清一代,“首崇滿洲”(又稱“滿洲根本” )是清朝的既定國策。

清朝時期,滿洲子弟在政治或生活領域主要享有一下幾類特權:

•教育:清廷為宗室子弟特設宗學;覺羅子弟有覺羅學;普通八旗子弟有鹹安宮官學等八旗官學;內務府子弟有景山官學等 ;

•科考:除科舉之外,另有筆帖式供滿洲子弟進入仕途 ;

•補缺:清朝高級文武官職一向有滿(旗)漢缺之分。滿洲人可任漢缺,反之除個別情況外 ,理論上是不可能的;

•律法:清代滿漢(旗民)不同刑。例如正身旗人 犯充軍、流刑罪者有免發遣以枷號代替的特權 。此外,旗人司法權也獨立於民人之外。如駐防旗人觸法不歸當地督撫管制,而由該地區駐防將軍、都統負責。京旗子弟由步軍都統衙門處理、宗室則由宗人府全權裁決。

•生活待遇:清廷分撥滿洲子弟以旗地,免賦稅。旗地受國家保護,不得私自買賣 。除了旗地之外,清廷還負責分配房屋以供居住。此外,滿洲子弟未成年者有養育兵政策,按月可得一定薪資 。

•隔離居住:清廷在全國各處八旗駐防地均設定“滿城”供兵丁居住,漢人不得隨意出入滿城。 東北滿洲故地無滿城之分則設定柳條邊,防止漢人進入“龍興之地” 。

首崇滿洲政策和給旗人寄養的特權,使滿人的風俗從騎射民族的勤儉樸實變為奢華糜廢 ,以至於可用於國事之人越來越少。隨著國力日衰,清政府對滿洲人的生計問題已然鞭長莫及。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帝遜位,民國建立,“首崇滿洲”之國策也隨之壽終正寢。

蒙古政策

清政府對內蒙古實行特殊管理。一方面以聯姻來籠絡蒙古各部首領,以宗室女外嫁各部首領及其子侄。另一方面在政治上實行分而治之的“扎薩克制”,亦即盟旗制度。

按照這種制度,原蒙古各部稱為盟,是內蒙古地區最基本的行政單位,旗設旗長,即“札薩克”,為世襲之職位。旗下設佐、什,受旗長管制。若干相鄰的旗為一盟,盟有盟長,由中央直接任命,多選旗長中勢力大、威望高、與中央關係親密者任之。盟為監察區,不屬行政單位。當時主要有哲里木、昭烏達、錫林郭勒等盟。各盟旗直接對中央負責,受中央理藩院的管理。另外,在內蒙古地區設熱河都統、察哈爾都統和綏遠副將軍,率軍駐防要地,以加強軍事控制。但各都統、將軍不干涉行政事務。

清統一了蒙古各部後,對蒙古的統治策略是,既要使其不再成為朔方邊患的勢力,又要籠絡其奴隸主們統治蒙古族人民,使蒙古成為清政府統治全國的一支重要軍事力量和清帝國北部疆域不設防的屏障。包括在蒙古大力扶植推廣喇嘛教,有效的收服了人心,維護了蒙古地區安定局面。

清朝時期蒙古各部盟圖清朝時期蒙古各部盟圖

清廷還頒布諭旨嚴禁漢人進入蒙古地區開發耕種。所以整個清朝時期,蒙古地區農業化是在嚴密的朝廷監督之下進行的。

西藏政策

清朝對西藏管轄的舉措是冊封制度、駐藏大臣和金瓶掣籤制度。

•冊封制度

五世達賴見順治帝五世達賴見順治帝

清朝初年,五世達賴來京朝賀,順治帝隆重接待並正式賜予他“達賴喇嘛”的封號;後來,康熙帝又冊封五世班禪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並賜以冊印;從此,“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的稱號正式固定下來,以後歷世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冊封成為定製。

•設駐藏大臣

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設駐藏大臣,辦理西藏事務;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駐藏大臣的設定,標誌著中央政府對西藏管轄的加強。

•金瓶掣籤制度

加強了清朝中央政府對達賴、班禪轉世的監督和任授權力。此乃清王朝改革西藏行政管理體制,確立系統治藏法規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一制度一直延續至今。

乾隆年間。清政府陸續頒布《西藏善後章程》和《藏內善後章程二十九條》,確定了駐藏大臣與達賴喇嘛共同處理政務的平等地位,鞏固了中央政府對西藏的統治。

清政府振興西藏經濟的措施有改革烏拉、租賦、錢法、貿易制度;活躍民族貿易;創報、興學、發展農牧工礦業和加強交通、郵電事業的開發等。

漢族政策

•剃髮易服

外國人眼中的剃頭風景外國人眼中的剃頭風景

滿族在關外已然推行“剃髮易服”政策。對被征服的漢人一律強令改變髮式、更換服裝,投降的明朝將士也必須剃髮易服,作為臣服的標誌。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衣冠服飾。《孝經》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漢人成年之後就不可剃髮,男女都把頭髮綰成髮髻盤在頭頂。

清軍入關時曾頒發“剃髮令”,因引起漢人的不滿和反抗,於是公開廢除此令。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攝政王多爾袞提出重新頒發“剃髮令”。於是規定清軍所到之處,無論官民,限十日內盡行剃頭,削髮垂辮,不從者斬。其執行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漢人為保護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進行了此起彼伏的鬥爭。清朝統治者對此進行了血腥鎮壓,1645年發生的嘉定三屠即與“剃髮易服”有關。此起彼伏的鬥爭歷經幾十年,最終結果是滿族統治者取得勝利,漢族大部分生者都剃髮結辮,改穿滿族衣冠;堅持不願改換衣冠者要么被殺,要么逃到海外,要么遁入空門,帶髮修行 。針對當時各地漢人的抗爭此起彼伏的情況,當時的陳名夏曾說過:“留髮復衣冠,天下即太平” 。然而不久他就因為說了這句話而被滿門抄斬。

“剃髮易服”是清初主要的社會矛盾之一。清朝推行“剃髮易服”的原因:一般認為,滿族統治者希望通過剃髮易服來打擊、摧垮廣大漢族人民尤其是上層人士的民族精神,保持滿族的統治地位,保持滿族不被漢族同化。後來的歷史表明,滿族統治者的這一措施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漢人逐漸淡忘本民族服飾,習慣了滿族的髮式和服裝。到辛亥革命推翻清帝國,號召民眾剪去辮子蓄起前發時,仍然有許多人不願意剪,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害怕剪去辮子後被官府殺頭,可見“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的“剃髮易服”政策對漢族影響極深。剃髮易服割裂了漢族的文化習俗傳統。

•任用漢官

晚清重要官員晚清重要官員

清朝為奪取和鞏固對全中國的統治,除 起用范文程等漢奸外,在入關過程中先後招降了前明漢族重臣還有洪承疇,將領吳三桂、李成棟、尚可喜、耿仲明及其統領的漢族軍隊。後因其叛亂而由康熙剪除其中三個主要的藩王,被稱為平三藩。帶兵收復台灣的施琅也是漢族前明軍官。

清政府為了長久統治中國,大力尊崇儒學,按歷代漢族王朝傳統開設科舉,從中選拔士人以贏得漢族知識分子的支持,預防反抗。

晚清的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漢族重臣在平叛太平天國及洋務運動中起到了關鍵作用。甲午戰爭後清廷實行新式練軍,亦以漢族官兵為主。其中如袁世凱、留學普魯士學習軍事的段祺瑞、馮國璋、留學日本的王士珍,和黎元洪均在推翻清朝的辛亥革命中起到關鍵作用,並成為後來中華民國北洋政府的核心人物。

西南土司

土司制度是在唐宋時期羈縻州縣制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其實質是“以土官治土民”,承認各少數民族的世襲首領地位,給予其官職頭銜並承擔賦役以進行間接統治,朝廷中央的敕詔實際上並沒有能夠得到真正的貫徹。但有些土官以世襲故,恣肆虐殺百姓,為患邊境,“漢民被其摧殘,夷人受其荼毒。” 。

康雍乾時期,國力強盛,中央政府已經有足夠的力量加強對少數民族地區的統治。雍正四年(1726年),鄂爾泰大力推行改土歸流政策, 即由中央政府選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直接管理少數民族地區的政務,“改流之法,計擒為上策,兵剿為下策,令其投獻為上策,敕令投獻為下策。”,“制苗之法,固應恩威並用” 。

回族政策

清代是歷史上回族反抗統治者最頻繁的一個朝代,回民起義“從清朝初年繼續到它的復滅的那一天,方告停止” 。回族人反抗清朝,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清朝推行歧視回族的法律法規,是引發回族起而反抗的一個重要原因,“清政府對穆斯林,由歧視而壓迫,清律上有若干條文,對穆斯林之犯罪者,特別加重處罪。” “從1762年起,清帝頒發了歧視他們(回族)的嚴厲的法律,使得回族人在一些情況下所受處罰比同類案件中的漢族人要重得多” 。

《大清律例》中的回族立法無一不充斥著對回族歧視與壓迫,顯示出回族在法律面前所受到的不平等待遇。清廷一方面“回人久隸編,即與百姓元異” ,“回豈非民乎?” 針對普通百姓的法律均可適用於回族,另一方面又誣稱“回民獷悍成習,結黨為匪,僅照常辦理不足示懲” ,還要特別制定更嚴酷的法律,回族可謂苦難深重。

實際生活中,官府欺壓回民的事屢見不鮮,一些漢族士大夫也頗有感慨,“向來地方官偏袒漢民,凡爭訟鬥毆,無論曲直,皆抑壓回民” ,“官吏既袒漢民,又以回之易與也。輒任意出入其法,回眾殺漢者抵死,漢殺回者,令償斂銀二十四兩” ,清帝也不得不承認:“該回民等久隸中華,同受國家覆育之恩,含毛賤士二百餘年,其間登仕版者,亦復不少,豈無天良?何至甘為叛逆?推原其故,始則由地方官辦理不善,遇有互斗等事,未能持平辦妥,以致仇釁日深。” 嚴酷的法律再加上不公正的司法,回民如雪加霜,認識到這一點也就不難解釋清代回民頻頻起義的原因了。

帝王世系

清朝君主畫像
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 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
太宗文皇帝皇太極 太宗文皇帝皇太極
世祖章皇帝福臨 世祖章皇帝福臨
聖祖仁皇帝玄燁 聖祖仁皇帝玄燁
世宗憲皇帝胤禛 世宗憲皇帝胤禛
高宗純皇帝弘曆 高宗純皇帝弘曆
仁宗睿皇帝顒琰 仁宗睿皇帝顒琰
宣宗成皇帝旻寧 宣宗成皇帝旻寧
文宗顯皇帝奕詝 文宗顯皇帝奕詝
穆宗毅皇帝載淳 穆宗毅皇帝載淳
德宗景皇帝載湉 德宗景皇帝載湉
遜帝溥儀 遜帝溥儀
廟號 諡號 姓名 在位時間 年號 皇陵
追尊大清皇帝先祖
清始祖 - 布庫里雍順 - - -
清肇祖 原皇帝 猛哥帖木兒 (1370-1433) - - 永陵
- 純皇帝 充善 (?-1467) - - 永陵
- 興皇帝 妥羅 (?-1502) - - 永陵
- 正皇帝 錫寶齊篇古 - - 永陵
清興祖 直皇帝 福滿 - - 永陵
清景祖 翼皇帝 覺昌安 (1526-1583) - - 永陵
清顯祖 宣皇帝 塔克世 (1543—1583) - - 永陵
後金大汗與大清皇帝
清太祖 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追尊) 努爾哈赤 (1559-1626) 1616年~1626年 天命 福陵
清太宗 應天興國弘德彰武寬溫仁聖睿孝敬敏昭定隆道顯功文皇帝 皇太極 (1592—1643) 1626年~1643年 天聰 崇德 昭陵
清成宗 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追尊) 多爾袞 (1612—1650) 不久廢廟號諡號 - 和碩睿忠親王園寢
清世祖 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福臨 (1638—1661) 1643年~1661年 順治 孝陵
清聖祖 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玄燁 (1654—1722) 1661年~1722年 康熙 景陵
清世宗 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 胤禛 (1678—1735) 1722年~1735年 雍正 泰陵
清高宗 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 弘曆 (1711—1799) 1735年~1795年 乾隆 裕陵
清仁宗 受天興運敷化綏猷崇文經武光裕孝恭勤儉端敏英哲睿皇帝 顒琰 (1760—1820) 1796年~1820年 嘉慶 昌陵
清宣宗 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 旻寧 (1782—1850) 1820年~1850年 道光 慕陵
清文宗 協天翊運執中垂謨懋德振武聖孝淵恭端仁寬敏莊儉顯皇帝 奕詝 (1830—1861) 1850年~1861年 鹹豐 定陵
清穆宗 繼天開運受中居正保大定功聖智誠孝信敏恭寬明肅毅皇帝 載淳 (1856—1875) 1861年~1875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清德宗 同天崇運大中至正經文緯武仁孝睿智端儉寬勤景皇帝 載湉 (1871—1908) 1875年~1908年 光緒 崇陵
- - 溥儀 (1906—1967) 1908年~1912年 宣統 華龍皇家陵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