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背景
天津歷來是北京的門戶,而大沽海口則是津門海防的要隘。英法聯軍為打開中國市場,進行資本的原始積累,於1858年敲響了這次戰役。
戰役經過
另見: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二次大沽口之戰和第三次大沽口之戰
1858年5月20日,英法聯軍以6艘炮艇掩護陸戰隊近千人向炮台側面登入,清軍發炮反擊,殺傷近百位聯軍士兵。直隸總督譚廷襄卻棄守逃亡,炮台守軍孤立無援,清軍大約300多人戰死,南北炮台陸續被英法聯軍攻占。1858年5月26日,英法聯軍沿河到達天津城。1858年6月13日,大學士桂良及吏部尚書花沙納與俄國特命全權大臣普提雅廷首先簽訂《中俄天津條約》。1858年6月23日,桂良和花沙納在天津海光寺與英、法、美三國代表分別簽訂《天津條約》。
1859年6月20日,英、法、美三國公使到達大沽口外,清政府要求公使往北方北塘登入並由清軍保護到北京換約,但遭到拒絕。1859年6月25日,英法聯軍發兵進攻大沽口展開第二次大沽口之戰,英海軍司令賀布親帶領12艘軍艦於下午3時攻擊大沽口炮台,清政府守軍發炮反擊使英法軍艦遭受損傷,有4艘聯軍軍艦被擊沉。此後,英法聯軍屢屢遭受重創於當日夜間撤退。
1860年8月1日,英法聯軍出動軍艦30多艘和陸戰隊5000人在北塘附近順利登入展開第三次大沽口之戰。之後英法聯軍從陸續攻下新河、塘沽,接著從大沽炮台北側進攻,清軍在奮戰後潰敗,北炮台被聯軍攻下。之後僧格林沁以鹹豐命令放棄南炮台,剩餘清軍撤退到天津。自此大沽口完全落入聯軍控制。
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敲響了第四次大沽口之戰的鐘聲。六月上旬各國軍艦二十多艘集結大沽口外,聯軍向大沽口炮台守將、天津鎮總兵羅榮光發出最後通牒,限令他在十七日二時之前交出炮台。羅榮光慷慨陳詞:“人在大沽在,地失血祭天。”侵略軍在沙俄海軍將領海爾德士布萊特的領導下發起進攻,經過六小時激戰,擊斃擊傷侵略者255名,擊沉擊傷軍艦6艘。由於清政府採取不抵抗政策,守台將士雖浴血奮戰,因兵力相差懸殊,彈盡援絕,近千名將士犧牲。大沽炮台也隨之陷落,羅榮光在率部下衝殺中英勇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