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棘之戰舊址

大棘之戰舊址

大棘之戰舊址位於安平鎮大毛村。大棘之戰發生在公元前607年,鄭國和楚國結盟之後為了爭奪中原霸權,同宋國在大棘(今安平鎮西南一帶)展開一場著名的戰爭。這場戰爭的舊址,即在今大毛村一帶。此地靠近渦河,地勢低洼,面積約為15平方公里。

大棘之戰

大棘之戰舊址位於安平鎮大毛村。大棘之戰發生在公元前607年,鄭國和楚國結盟之後為了爭奪中原霸權,同宋國在大棘(今安平鎮西南一帶)展開一場著名的戰爭。這場戰爭的舊址,即在今大毛村一帶。此地靠近渦河,地勢低洼,面積約為15平方公里。該區域內有戰國墓群,楚太子墓和伍員釣魚台遺址。1975年商丘市文物管理部門在此發掘了12個戰國墓葬,出土115件兵器及青銅製品,結合縣誌記載這裡很可能就是大棘之戰古戰場遺址。據《左傳》載:春秋戰國時的魯宣公二年(公元前607年)春天,鄭公子歸生在楚國接到軍令,合力攻打宋國,宋國派大將華元,樂呂出征迎敵。臨戰前,華元殺羊犒勞士兵,而他的趕戰車的車夫羊斟卻不在犒勞之列。作戰時,羊斟趕著戰車投降鄭國。宋國士兵狂狡與鄭國人交戰,鄭國兵跌入井內,狂狡把戟柄插入井內讓鄭國兵出來,結果狂狡反而被鄭國兵俘去了,大棘激戰的結果以宋軍慘敗而告終。華元被鄭國俘虜囚禁,樂呂被殺。鄭國繳獲戰車460輛,俘虜士兵250人,殺死100人,割掉宋國士兵左耳100個。大棘之戰是宋國繼泓水之戰後,沒有認真吸取失敗教訓,仍然因循固守舊制軍規,任用平庸無才的將領,賞罰不明,濫施仁義,違背戰爭之道,導致慘敗的又一戰例。

大棘,據清宣統三年的《寧陵縣誌》記載,在今寧陵縣西南四十里處的己吾城附近。春秋時期,大棘城,屬宋地。而據《後漢書》記載:“己吾,有大棘鄉。有首鄉。”大棘乃己吾縣所轄之鄉,有大棘城。《史記》中也記載:“大棘在寧陵縣西南七十里。”
三輪車拉著我來到睢縣平崗鎮一個叫犁崗村的小村子,一條叫惠濟河的河流傍村而過,在惠濟河的西岸,就是當年大棘之戰的古戰場。
大棘之戰,因為附近有大棘城而得名。今天的平崗鎮一帶,還保留著大棘城遺址。商丘市和睢縣的文物部門曾在這裡進行過考察,該遺址原為高3米的土阜,東西長120米,南北寬80米,位於平崗鎮崗下坡村和犁崗村之間,一部分壓在犁崗村下。1981年被睢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犁崗村村民邢傳平說,新中國成立後,村民在這一帶取土時發現了漢代磚室墓和石棺墓,出土的陪葬品有陶壺、陶罐、陶鼎、陶鍅、銅鏡和五銖錢等。因為取土,原有房子高的土台遺址如今與平地無異。位於崗下坡村和犁崗兩村之間的文物保護碑,前兩年因為修路也移走了,至今沒有復立。
春秋時期,己吾境內曾經發生著名的大棘之戰。這次戰爭只是因為一碗羊肉,但被改變了結局鄭、宋兩國交戰,宋軍主帥華元被俘,一敗塗地。

大棘之戰,晉楚爭霸的“集結號”

公元前607年,楚國命自己盟友鄭國討伐晉國盟友宋國,鄭、宋雙方在大棘展開戰鬥,晉楚爭霸中原的序幕由此拉開。
大棘之戰發生在周匡王六年(公元前607年)。當時楚國和鄭國結盟之後,為了和晉國爭奪中原霸權,楚莊王命鄭公子歸生伐宋,同宋國在大棘展開血戰。
其實,戰爭也非兩國本意。此時中原的局勢是:晉國經過文公、襄公兩代的經營,成為霸主。可南邊的楚國,雖然在公元前630年的城濮之戰中敗於晉,但由於楚莊王的勵精圖治,越來越威脅到中原諸國,開始挑戰晉的霸主地位。雙方一南一北,夾在晉楚中間的國家,特別是宋和鄭,不斷受到雙方的脅迫。因為城濮之戰時晉曾救宋,宋在相當長時間裡,都堅定地與晉結盟。鄭距楚最近,受到威脅也最多,因此,感受到楚國壓力的鄭穆公,在一年之前選擇了與楚結盟。於是,宋國成了晉國的代言人,而鄭國則是楚國爭霸中原的先鋒,鄭、宋之間摩擦不斷。
公元前607年春天,鄭軍在執政公子歸生(親楚的鄭國實權人物)的帶領下,率兵車三百乘,進攻宋國,宋國文公子鮑遂命大尹(宋國官職的一種)華元迎戰鄭軍。
大棘之戰最終以宋國大敗而結束失去戰車460乘,被俘250人,死者被鄭軍割去左耳100人,主帥華元被生俘。
宋文公子鮑聽說宋國慘敗,華元被俘,又從敗兵口中得知華元作戰英勇,心中有所不忍,遂命人以百乘兵車和四百匹駿馬要求贖回華元。沒想到這些車馬還沒來得及抵達鄭國,華元就趁看守不注意,跑了回來。子鮑又驚又喜,遂任命華元為睢陽城的百工令,負責商業和手工業。
鄭國公子歸生率軍擊敗宋軍後,楚莊王自信滿滿,認為宋軍不過如此,遂準備大舉攻伐中原。由此,大棘之戰成為楚國發起爭霸中原攻勢的“集結號”。

“各自為政”,黑色幽默的結局

大棘之戰以宋國慘敗而告終。而宋國失敗的原因,說起來很讓人不可思議,竟是緣於一碗羊肉戰前,宋國將領華元宰羊犒賞三軍,但他卻忘了給自己的司機羊斟分食羊肉。戰爭開始後,憤怒的羊斟駕著戰車衝進敵陣,於是,華元被擒,宋軍大敗。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宋鄭之戰,華元之所以打了敗仗,跟他被俘自然關係很大。但他被俘,竟然起因於一碗羊肉。
由於華元先前曾經參與過國內的叛亂行為,他拚命想通過戰勝鄭軍,來消除自己在民眾中的不良印象,因此對於此戰極為重視。在兩軍正式開戰的早晨,華元命令廚師宰殺肥羊犒賞三軍,慷慨激昂地表示要誓死戰勝鄭國。
聽說要飽食羊肉美酒,宋軍官兵也士氣高漲。
華元端著盛滿羊肉的爵器,意氣風發地對將士說:“今天作戰大家都要聽我的號令行事!一鼓作氣,把鄭軍擊敗!”
華元很高興,官兵們也很高興,但只有一個人不高興,就是華元的司機當時都是駕著戰車打仗,負責駕駛戰車的人叫馭手華元的馭手叫羊斟,大家都吃著羊肉喝美酒,偏偏華元沒給他分羊肉。
華元為什麼不給羊斟分羊肉吃呢?是忘了還是故意的?史籍上沒記載,我們也不好亂猜,但司機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都說秘書是二號首長,司機是三號首長,到了戰場,司機可就不僅僅是三號首長了,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一號首長了。
鄭宋兩軍開戰,戰車齊出,殺聲震天,華元的戰車一馬當先,沖在最前面,指引宋軍殺入敵陣。
就在華元指揮作戰正酣時,羊斟發飆了他扭頭幽默地對華元說:“昨天分羊肉,你說了算;今天駕戰車,我說了算。”(“疇昔之羊;子為政;今日之事;我為政”這也是成語“各自為政”的出處)
沒等華元反應過來,羊斟猛抽幾下馬鞭,戰馬受驚,拖著戰車頭也不回地衝進鄭軍陣中。鄭軍將士分外驚喜,一下子上去把華元的戰車包圍了,宋軍統帥就這樣稀里糊塗地做了俘虜。
就這樣,一碗羊肉斷送了一場戰爭的勝利。

大棘之戰,以一種黑色幽默的形式結束了。

《左傳》中的記載

最有趣的事情發生在華元回到宋國以後。據《左傳》記載:“華元逃歸。立於門外,告而入。見叔牂,曰:‘子之馬然也?’對曰:‘非馬也,其人也。’既合而來奔。”按杜預註:“叔牂,羊斟也。卑賤得先歸,華元見而慰之。”即羊斟地位較低,故贖出容易,所以先歸宋國。他大概沒有想到,華元那么早就跑回來了。華元見到他的司機羊斟,按常理應該十分憤怒才對,但他卻用一個老練政治家的語氣安慰他:“是你的馬太不聽話,才讓我當了俘虜吧?”華元想給自己的司機一個台階下,但羊斟偏偏並不領情,回答說:“跟馬沒有關係,就是因為我的故意,你才被俘的。”最後的結局,當然是司機害怕華元殺他,加上全國人民的紛紛譴責,只好隱名埋姓逃到魯國,苟且偷生。
後人談起大棘之戰,首先痛罵的是羊斟這個小肚雞腸之人,以私害公,把一碗羊肉看得比國家都重要。《左傳》對他的評價是:“以其私憾,敗國殄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