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史
宋代熙寧六年(1073年)章惇經制溪洞,該地始納土,屬於富州。元代為大翁迦洞,屬於師壁洞安撫司。
明玉珍置大旺宣撫司。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因之, 田驢蹄為宣撫,屬四川,永樂五年(1407年)改置安撫司,轄兩個蠻夷長官司:東流司,洪武八年因之置東流安撫司,後廢,宣德三年(1428年)五月改置;臘壁峒司,宣德三年(1428年)置。 土家語稱“分開”、“分支”為“塔皮”,“臘壁”乃“塔皮”的變音或誤記,“臘壁司”意指大旺土司的分司。《明太祖實錄·卷九十七》記載洪武八年被授予大旺宣撫、東流安撫官職的土官姓名分別為驢獨、果出。據學者考證,“驢蹄”是土家語,“驢”指“老虎”,“蹄”指“大”,意思就是“大老虎”。
明萬曆年間,大旺安撫田養民、臘壁長官田洪、東流長官田盡忠,皆曾領土兵赴貴州參與明廷的“平播之戰”。
明末清初,大旺與唐崖、忠路等土司常寇犯彭水縣等地。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忠路、唐崖、大旺、散毛土官被湖廣總督問罪。 另外的原因是,反抗清朝統治的孫可望的總兵王光興曾入唐崖大旺等地調兵攻打彭水等地。
清代康熙初年,大旺安撫 田永封歸附。
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歸流。乾隆元年(1736年),大旺安撫 田正元、東流長官田堯封、臘壁長官田封疆都被安插到孝感縣,都封世襲把總。乾隆四年(1739年),建大旺縣丞署。
衙署舊址
大旺土司衙署,最先設在今舊司鄉集鎮,清朝時遷往新街(在舊司鄉集鎮西南3.5公里處)。1949年後曾在舊司鄉財稅所後面發現一塊大石碑,上鑿“衙署”字樣,此地即衙署舊地。在新街,還曾有一棟“大旺書院”。 司治前為芭蕉溪、東為達車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