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平房鎮

大平房鎮

大平房鎮位於朝陽市西部,大凌河北岸,距朝陽市區四十公里。北與聯合鄉和楊樹灣鄉毗鄰,西臨東大道鄉,南至大凌河。大平房鎮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大平房鎮交通便利。全鎮共有9個行政村,77個村民組,人口為24735人。面積111.5平方公里。全鎮經濟總收入6749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100元。該產業及特色農業豐富。小城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基礎設施完善。 社會總面積156000畝,耕地面積 55000畝,其中水澆地面積23000畝。7504戶,23500口人,轄12個行政村,79個村民組,縣直屬單位12個,其中有遠近聞名的省重點高中 ——大平房高中、朝陽縣第三人民醫院。

基本信息

地理環境

大平房鎮地處東經120°16',北緯41°25'。大平房鎮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 雨熱同季,日照充足,日溫差較大,降水偏少,無霜期為158天,年平均氣溫為8.4℃,年平均降水量為489毫米,年平均風速3米/秒,最大凍土深度為1.5米,常年主導風向為西南風。鎮域有大凌河和老虎山河兩條水系,在鎮西北的黃花灘村交匯,在鎮區東南香么村建設有閻王鼻子水庫,庫容量為2.7億立方米,大平房鎮交通便利,東西有朝大公路,南北有朱饅公路,距“101”國道僅七公里,錦承鐵路在鎮域經過有火車站一處,屬四等站,年客運量7.5萬人次,貨運量8萬噸。

行政區劃

全鎮共有9個行政村(分別是八棱觀村、公皋村、黃花灘村、東街村、西街村、秦趙家溝村、東平房村、大板村、香么村),77個村民組。

歷史文化

大平房鎮三座遼塔修復前後 大平房鎮三座遼塔修復前後

大平房鎮今有遼代古塔三座,分別是:八棱觀塔、黃花灘塔、東平房塔。

大平房鎮所在的大凌河谷,是遼代時期興中府(今朝陽)地區溝通遼中京和遼東京的交通要道,沿途州縣密布,佛教文化昌盛,經濟繁榮,這種狀態一直持續至金元時期。

大平房鎮自遼代至明初為建州地。遼初,遼太祖置建州保靜軍節度使,轄永霸、永康、永和(981年—1014年,之後屬於榆州)、阜俗(986年—998年,之後屬於利州)四縣。遼代設州之後,金、元、明沿襲,治所即今大平房鎮黃花灘村古城(註:早期曾另治它處,自遼聖宗時因避水患方遷至此地)。金代建州沿襲遼代,隸屬興中府(今朝陽),元朝時期屬遼陽行中書省大寧路管轄,為大寧路九州之一。明初設營州右屯衛駐建州城,隸屬於大寧都指揮使司(今寧城)。永樂年間,大寧都司各衛所或遷或廢,軍民內遷,此後包括建州在內,東至柳城(今朝陽)西至大寧(今寧城),皆為蒙古兀良哈部牧區,陸續有蒙古牧民遷來。清朝時期,遼西地區自關內流入新移民,蒙漢雜處而居,此時自明初到清代,經過二百多年的斷層,建州之名早已不存,當時的新居民便約定俗成地給這片土地取了新名字,也就是現如今的大平房鎮。雖然建州地名不再傳承,但是當年的古蹟依舊在,歷史記載依舊在,古城裡古塔下發生的故事我們依舊可以在歷史中感受和探知。遼西的悠久歷史和特色文化更依舊需要今天的人們繼續傳承下去。

建州古城遺址位於大平房鎮黃花灘村,今有夯土城牆遺蹟和古塔一座。《塔子溝紀略》載:建州城“附近蒙古居民,多在城內舊房基處創挖磚石,亦有掘得他物者,維時附近之家,歲有火災,蒙民居住不安,地主台吉俄木河圖,延請番僧善堪輿者,問以歲歲失火之故,番僧雲‘掘動古基,故遭回祿,台吉率眾蒙民,宰牛祭禱,至今永無水患’”。調查時附近村民介紹,在城址內建房,挖井時曾出土有古錢幣窖藏,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在城址內挖出過帶有“建州”款的銅鏡,現在建州城已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此外,八棱觀村和東平房村各為遼代建州屬縣所在地,各遺存有遼塔一座。

人口民族

總戶數為7100戶,總人口為24735人,鎮區由東街村西街村組成,現狀總人口為7767人,其中農業人口4423人,非農業人口1724人,暫住人口1620人。全鎮土地總面積111.5平方公里,有耕地26.68平方公里,林地36.39平方公里,草地1.74平方公里,果園6.77平方公里。全鎮經濟總收入67498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100元。

自然資源

大平房鎮稱得上依山傍水。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有著優越的交通條件。北有錦赤鐵路線東西貫穿,鎮中心設有三級火車站;東西有朝大北線公路,南北有朱饅線公路在大平房交匯,並與101國道對接。有著充足的水利資源。大凌河和老虎山河在大平房境內交匯;朝陽市重點水利工程閻王鼻子水庫座落在大平房境內;兩條自流灌渠控制著23000畝水澆地。有著較肥沃的土地資源。全鎮有機能耕、水能灌、集中連片,便於集約經營的方田近2萬畝;3萬多畝二坡地土質相對較好,適應各種作物生長。有著豐富的生物資源。有尚需治理的荒山、荒坡、荒溝近8000畝,適應種草,發展畜牧業生產。有著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全鎮青壯勞動力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廣大民眾善於科技推廣與套用。經過多年來的各種形式培訓與實踐,廣大民眾積累了豐富的農業實用技術,並較好的套用於生產中。新技術、新產品、新項目得到了不斷的推廣。

經濟概況

新的農業產業格局基本形成。幾年來,大平房鎮始終堅持農業的基礎地位,確定了新的農業產業格局,成為朝陽縣的糧食主產區。小麥、玉米、旱菸、水稻、小雜糧物產豐富,無公害蔬菜、乾鮮果和畜禽產品有著較強的發展優勢。已成為當地民眾開發致富的主導產業。

鄉鎮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堅持“你發財,我發展”的原則,以項目建設為核心,出台了“三讓”(讓名、讓利、讓權)、“四優先”(優先入戶、優先入學、優先劃撥宅基地、優先辦證)、“五不限”(不限身份、不限地位、不限區域、不限產業、不限規模)的優惠政策。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大力招商引資。現有鄉鎮企業69家,有商貿、建材、運輸、加工、修理、餐飲、服務、娛樂等門類齊全的個體私營業戶近千家。其中大平房新星機械鑄造廠生產的系列產品有150多個品種,產品出口到西班牙、東南亞。年創匯額達40萬美元。木材加工廠生產的高科技密度板遠銷省內外,年利潤達30多萬元。投資450萬元的聖運畜禽屠宰有限公司、液化汽站、朝陽“康佳彩電”銷售公司、朝陽五交化公司、菸草經銷公司、市鋁合金裝簧公司、朝陽大藥房等20多家企業相繼在大平房安家落戶。鄉鎮企業總產值近億元,稅金達100多萬元,2002年招商引資額達到了1100萬元。

小城鎮建設步伐不斷加快。從1999年開始,大平房鎮按照一環、二區、三街、四路、五大建設項、六大配套設施的小城鎮建設發展目標,先後投資2500萬元,建設樓房近百幢,開發房屋面積24000平方米;完成了“世紀大街”、“凌河路”、“豐田路”、“希望路”的改造,新鋪黑色路面20公里;建成環島轉盤一處;裝路燈100盞;改擴建能容納3萬人的半封閉農貿市場一外,建設旱菸批發市場、蔬菜批發市場各一個;鎮區內商貿小區、工業小區基本形成;基礎設施較為完備,功能齊全的小城鎮雛形已經形成。是朝陽縣西部經濟中心、物流中心、貿易中心、文化中心。

社會事業

教育、文化、衛生事業健康發展。大平房鎮多年來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高中、國中、國小全部實現了微機化教學。7所學校進入了“四星級”學校,大平房國小進入了“五星級”學校標準。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不斷加大對文化事業的投入。基本上滿 足了民眾求樂、求美、求知、求技、求健康的多層次文化需求。鎮區內建有2000平方米的文化廣場,並配有齊全的音響設施。全鎮12個村全部配齊標準的文化活動室,基本上滿足了民眾學科學、用科學的需求。

以朝陽縣第三人民醫院為依託,全鎮建立健全了醫療衛網路。縣三院設有較先進的CT室、心電圖室、化驗室、X光室,有遠近聞名的中醫骨科、外科、婦科、兒科、內科、五官科。全鎮人民的身心健康得到了保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