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大季,讀作dà jì(ㄉㄚˋ ㄐㄧˋ)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黃帝軒轅氏後裔春秋鄭國公子段之後,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公子段,名姬段,亦稱共叔段,鄭武公的次子,鄭莊公的弟弟,黃帝軒轅氏之後,史稱鄭恭叔。
史書記載:軒,姓也,黃帝號軒轅,後因為氏。軒氏,軒轅之後。按史籍《姓解》、《姓苑》中的注釋:軒氏、轅氏、軒轅氏,皆黃帝之後。黃帝之後以號為姓,軒轅即黃帝,姓公孫或言,姓姬。黃帝,少典氏之子。黃帝共二十五子,十二子各有別姓。
著名東漢後期的思想家、政治家王符在所著《潛夫論·志氏姓》中記載:黃帝後裔傳至西周,周宣王姬靜(姬靖)之子姬友封於鄭(今河南鄭州地區),為鄭桓公,公元前806~前771年在位,締造了鄭國。春秋初期,鄭武公娶了申侯的女兒武姜,生了兩個兒子。因生大兒子姬寤生時難產,武姜當時受了痛苦和驚嚇,便因此對姬寤生一直不大喜歡。武姜後來又生了一個兒子叫姬段,人們稱他“叔段”。姬段(公子段)長得儀表堂堂,勇武善射,因此很得武姜的偏愛。
據史籍《左傳》的記載,鄭國的後人對姬段卻普遍都是很愛戴與尊重的,在典籍《詩經·叔于田》、《詩經·大叔于田》等鄭國古詩歌中,也有許多對姬段的歌頌,因此,有許多史學家一直懷疑姬段的遭遇實際上是鄭莊公的一樁政治陰謀。
姬段逝世後,家人子孫四處逃散。一直到周桓王姬林二十年(公元前700年),鄭莊公的兒子姬突(鄭厲公)繼位後,對叔叔姬段一族人的態度有所改變,鄭厲公曾對臣下說:“不可使共叔段無後於鄭。”於是在周釐王姬胡齊三年(公元前678年),將流亡在衛國的姬段之孫公父定叔及其家人迎回鄭國。公父定叔的父親名叫公孫滑,定叔回鄭國以後,姬段的後裔子孫們始稱太叔氏、公孫氏、段氏、京氏、公父氏,其中的公文氏一族後來到衛國去發展壯大,還分衍有文氏、公氏,大季氏也是由公文氏分衍出來的。
大季氏,即為鄭國公子段的嫡傳子嗣,應當屬於正支的黃帝後裔。隨著歷史推延,大季氏後多省文簡改為單姓季氏,亦有稱大氏者。
第二個淵源
源於順序,出自古代家族世序排序,屬於以次第排序(年齒)稱謂為氏。 宋朝的姓氏大家鄭譙在《通志·氏族略》中這樣說道:“以次為氏有孟、仲、種、叔、季、伯、丁、祖、舅、稚、太伯、第五、南伯、大季等三十氏。”其實,在古代對家族後裔世序的次第排序,有各種次序描述的符號化方法,用文字進行描述的就有很多,遠不止鄭譙所考證和記錄的三十氏,諸如:
按順序:“伯(孟)、仲、叔、季、少、丁、土、末”,註:嫡系長子稱“伯”,庶系長子稱“孟”,嫡系次子稱“仲”,但有罪於王室者改稱“孟”,以示警懲;
按方位:“東、南、西、北、蒼、玄、白、朱”;
按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按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按世系:“子、孫、重、玄、元、弘、榴、忽、微、塵、沙、渺、莽、輕、煙”;
按時辰:“夜、鳴、旦、出、食、隅、日、昳、晡、入、黃、定”;
按數目:“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
按邏輯:“上、下、本、末、中、甘、刃”;
按年齡:“蔭、襁、提、角、蔻、笄、冠、立、惑、知、甲、稀、耋、耄、頤”;
按歷史:“天、玄、地、黃、宇、宙、洪、荒”;
按季節:“春、夏、秋、冬、和、煦、饒、寒”;
按音韻:“宮、商、角、徵、羽”;
按爵位:“公、侯、伯、子、男”;
按物候:“松、梅、竹、菊、牡、菏、蘭、荀”;
按星宿:“星、宿、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虛、危、室、壁、奎、婁、胃、昴、畢、觜、參、井、鬼、柳、星、張、翼、軫”等等,這些都是在中國歷史上出現過的按年齒進行排序的姓氏用字,而且有很多一直沿用。比較而言,按“伯(孟)、仲、叔、季、少、丁、土、末”進行年齒排序,其使用歷史是非常悠久和通用的。其中的季、大季、太季等,就是一種很早即出現的年齒排序方式。“季”,本指第四子,但在無“叔”的情況下(即只有三個兒子),則“季”提排為第三,一般都要頂替“叔”字,以避免與行輩用字沖忌;“大季”,則是指第三支系之年長者,通常為嫡支,或年長於嫡支的庶支;“太季”,則是指第三支系之先首,即該支系的第一人。因此,古人按“伯(孟)仲叔季少丁末土……”進行子嗣的排序,具有明顯的泛政治意義,即人類繁衍的社會化規律之總結。一直到今天,在對抗、競技等體育類比賽中的第三名,仍被稱為“季軍”,因為在古代諸侯們的軍制中,季軍就是下軍,在上中下三軍中排在最末,不是指其作用與地位排在最末,而是在作戰過程中一律由下軍殿後,因此稱“季軍”很是貼切。
所以,在中華大地上很早即有以“大季、太季”來記錄自己在嫡系旁支或庶系之中的世系與年齒排序,並因以為氏,稱大季氏,成為該支系的沿襲姓氏,後大多逐漸省文簡改為大氏、季氏,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