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刀

大太刀

大太刀又稱野太刀,太刀在3尺以上的都屬此類,在日本現代的主流武道中是不常見的。大太刀在軍隊兵器史上經常被提及,主要活躍於鎌倉末期至室町中期這個年代,但在武術史上精於此武器技巧的人則寥若星辰。目前現存的流派以大太刀為主的主要有林崎夢想流的大太刀拔刀術、景流(陰流)野太刀術、古傳圓心流大太刀組討術和柳生新陰流奧傳的大太刀術,而宮本武藏所傳的二天一流(或稱二刀一流)里是沒有大太刀技術的。日本人用大太刀的刀法,是刀和手臂都伸得比較直,從頭頂一刀斬下去,一直至地面再回彈起來。鎌倉武士們以擁有豪邁與腕力為榮,進而可以誇耀威武的武具——具有長大刀身的太刀屢屢出現在戰場上。

歷史

大太刀大太刀

鎌倉武士們以擁有豪邁與腕力為榮,進而可以誇耀威武的武具——具有長大刀身的太刀屢屢出現在戰場上。

小次郎的愛刀"長光"便是長達三尺二寸的大太刀。更長的、五尺左右的刀戰國時層出不窮。有許多誇張描述的『太平記』一書中,對超過5尺(約150cm)的太刀的記述多處可見。而在文獻上記錄的最長的太刀刀長為9尺3寸。另外,現今尚存的最長野太刀,全長7尺4寸2分(約225cm),彎曲部份長3寸1分(約9.4cm),身幅1寸2分(3.6cm)。此刀現存於新潟県彌彥神社中,為日本的國寶之一。

技術

大太刀大太刀

關於大太刀技術,柳生家目前是不予公開的。根據傳承柳生家源自愛洲移香齋所創建的陰流(影流),經過改動後稱柳生新陰流。那么別的以陰流為祖的流派的大太刀技術應該很接近。比如盛行於九州地區的景流(陰流)野太刀就是其一。長久以來,這個流派自稱師承上泉信綱的陰流技術,最早盛行於立花家,為江戶時代佐賀、久留米、蓮池三藩門外不出的秘傳武術。主要使用刃度長於五尺的大野太刀

景流的秘傳技法很多,從大太刀到小太刀的投劍技術一應俱全。這裡特別要提一下他們獨特的納刀術,稱“人字納刀”。

遊戲裡小次郎總是單手從背後拔刀,這是絕不可能的,因為刀身長過四尺。記得荊軻刺秦王里“王負劍”的典故就可以理解了。所以野太刀各流派中都有自己獨特的拔刀和納刀方法,比如圓心流的大太刀要求背負拔刀,胯部納刀。景流野太刀要求肋部拔刀,人字納刀,納刀時手不握柄而握刀背的四分之三處,刀與刀鞘之間正好組成一個“人”字型。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所以在實戰中光有長度優勢是不夠的,所以需要附加一些輔助性技術。其實各個大太刀流派中或多或少都包含了一部分短兵器技術,比如景流野太刀的投劍。

相關介紹

大太刀大太刀

最近《如龍見參》這個遊戲中設定著名劍客佐佐木小次郎使用大太刀,如果小次郎的出身不被遊戲劇情重新演繹的話,這個設定是基於史實的。根據歷史記載小次郎出身越前國(今福井縣大部),受中條流富田景政氏傳授,但中條流里是沒有大太刀技術的,不僅如此,富田氏所擅長的實際是小太刀技術,所以小次郎的大太刀技術實際是自創。根據記載他自號“岸柳”,稱自己的劍術為“嚴流”(有異說)。據傳說,小次郎使用長度超過4尺的大太刀名物備前長船兼光,別稱“物乾竿”(即日本人洗滌晾曬衣物用的竹竿),在瀑布修行後開眼秘劍“燕返”,是大太刀斜向揮動的袈裟斬型技法,但根據文獻,小次郎擅長的其實是被稱為“虎切”的橫斬技術。由於史料繁雜,有些史學家甚至不承認小次郎其人的真實存在,所以其刀術的具體套用就無從查考了。

大太刀大太刀

遊戲中設定小次郎的真實身份是柳生家後繼當主,德川幕府御用劍術教頭,封地一萬石位列藩主的柳生宗矩(宗則),所以至少在遊戲裡他的劍術應該歸於柳生流。對柳生流的技術國內朋友可能有粗略了解,但真正知道柳生家大太刀術的人則少之又少。因為大太刀技術是當時石舟齋親定規則,屬於只許宗家掌握的高等技術,一切皆為口傳秘授,從不示人。目前掌握這門技術的恐怕只有尾張柳生家嫡傳的柳生延春先生了。而且,作為尾張柳生家宗家嫡傳的證明除了傳書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信物,那就是石舟齋曾經使用過的大太刀永則,和遊戲中小次郎用的大太刀至少尺寸十分接近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