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刀[兵器]

太刀[兵器]

太刀,具有較大彎曲度,刀身長3尺(1m)以上、5尺(約1.5m)不足的彎刀。其中3尺以下的稱為小太刀,5尺以上的稱為大太刀(或稱野太刀)。折合日本的長度單位,一尺約為29公分,與中國南北朝時期相似。

基本信息

歷史發展

日本太刀

太刀 太刀

太刀其日語讀法“たち”的語源,一般相信是來自於日語“切斷”的同音。不過,根據考古所得及正倉院留下的寶物等顯示,當時“太刀”也被念成“たち”。唐刀傳入日本之後,漸漸演變成了後世的日本刀,但是日本出土的刀劍文物顯示,似乎日本刀與漢代環首刀的關係更加緊密。

太刀 太刀

日本平安時代後期被稱為太刀時代,尤其是武士勢力最活躍的“前九年之役”和“後三年之役”時期,武士門第勢力增大,由此日本刀有了大發展。如出產優質鐵礦砂的伯耆國和備前國,還有作為政治文化中心的山城國,大和國等地,出現了不同流派的刀工,這個時候的日本刀主要被用於馬上決戰,所以多為太刀。這一時期的代表作品有源賴光在大江山斬了“酒吞童子”的“童子切”(伯耆國的安綱制,日本國寶),和傳說讓狐狸幫忙打造過的“小狐丸”(山城國的三條宗近制,二戰時被毀)。除了安綱以外,山城(今京都)的三條小冶宗近,古備前友成等,被認為是現存刻有製作者名字作品的最古的刀工。

平安時代太刀特徵為:鎬造,庵棟,小切先,京反,前窄後寬,刀形優美。

鎌倉時代初期日本刀與平安時代末期相似,鎌倉幕府的武家政治體制的確立,使刀劍界十分活躍。後鳥羽上皇甚至設定了御番鍛冶,月月召刀工鍛刀,積極的鼓勵制刀。

鎌倉時代中期,由於重視使用性的結果,刀幅寬,整體寬窄變化小。刀鋒為豬首切先,品質實在刀風剛健。此時短刀製作開始繁榮。

鎌倉時代末期,兩次元軍入侵以及原有政治體制的崩潰帶來的社會大動亂,使得制刀業繁榮。這個時期的日本刀比鎌倉中期風格更加豪放。繼承和發揚了刀幅廣,刀體寬窄變化小的特點,切先也更長了。短刀,刀,太刀都同樣的出現比其他時期更長的特點。

南北朝時代,大量出現了和以往不同的稱為大太刀,野太刀的大型刀。

中國橫刀

《唐律疏議》卷八衛禁律“諸宿衛者兵仗不得遠身”〔疏〕議曰:兵仗者,謂橫刀常帶;其甲、矟、弓、箭之類,有時應執著者並不得遠身。宿衛時,“橫刀常帶”,故而高宗對為千牛衛將軍的王及善說:“他人非搜辟不得至朕所,卿佩大橫刀在朕側。”可見橫刀為宿衛官兵的主要兵仗。橫刀的形狀和太刀相同。府兵戰士自備橫刀,宿衛時常佩橫刀,唐橫刀是兵土普遍所佩之刀。橫刀,最初傳到日本的唐刀,其刀形是直形的刀,發展到後來逐漸被日本人變為了帶著弧度的彎曲著的刀形,而現在的日本刀其刀形在刀身上是帶著弧度的彎曲著的刀形橫刀,也就是現在所稱的“唐大刀”。橫刀,為雙手刀,是在漢朝的“環首刀”的基礎上加以改進而研製的,去掉了在漢朝常見的刀柄尾部的環,並延長了短柄改為可以雙手使用的長柄,使其變為可以雙手使用的窄刃厚脊的長直刀,基本形狀和現在的“日本刀”很象,但唐朝橫刀的刀身及刀鋒基本上都是直的,不象現在的常見的“日本刀”是帶著弧度的彎曲著的,唐朝橫刀的形狀為直刀形狀。可以說現在的“日本刀”的形狀總體上就是學習中國的唐朝的“橫刀”式樣,並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使刀身具有一定弧度,更加適於劈砍。橫刀的鍛造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極為先進的,鍛造出來的刀鋒銳無比,而且步騎兩用,但必須指出的是,作為一種複合鋼刀,唐橫刀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是以兩種三塊鐵坯鍛造而成,使刀身剛柔並濟,削鐵如泥,因而成本自然相當高,影響了這種刀普及率(估計這也是失傳的原因)。製造橫刀的技術後來被日本學去,並加以改良,在逐步滿足日本戰爭需求的同時降低了生產成本,進而成就了日本刀後世的聲名。但這並不能說明日本刀或是唐大刀哪一個更為精良,事實上,二者的設計本質是不同的,要闡明這一點,需要從鎧甲的製作說起。當時日本士兵的標準裝備是一種藤甲(日本濟源匱乏,不可能人人裝備鐵甲,故以藤甲作為彌補,使之具有對弓箭的基本防禦力,然而卻無法達到鐵甲的對刀砍和槍刺的有效防禦),所以日本刀的設計宗旨就是以能砍開藤甲為優,因而便不需要像唐刀那樣削鐵如泥,反而是切肉如泥更實用;而唐朝士兵的標準裝備是鐵甲(可以參考明光鎧),尋常刀劍難以擊穿鐵甲,所以唐刀的設計以削鐵如泥為優。所以說二者並無本身優劣之分,只是適應各自戰爭的需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二者一樣優秀,都是凝聚了本民族的智慧和創造力的產物。最後,關於唐刀的末路,就是大家很快就發現,一把削鐵如泥,製作精良的大刀,遠遠沒有一把做工粗糙,但是質量更大(例如大錘,戰斧,陌刀)的武器,更具備穿甲能力(對於作為動量武器的冷兵器來講,出擊能量相同時,動量越大,傷害越大,即質量越大,傷害越大),所以昂貴的唐刀,就這樣走上了歷史的末路,並再也沒能走回來。

結構特點

太刀結構圖解 太刀結構圖解

太刀與同屬刀劍類的打刀稍有不同,其區別之一在於刀鞘,太刀刀鞘上有兩個金屬環(稱為“足金物”:靠近鞘口的一個稱“一足”,另一個稱“二足”)用緞帶相互穿插編織成型,使之便於攜帶。緞帶與足金物之間又用一小塊金屬(稱為“革先金物”)連線。刀鞘頭部由金屬包裹(稱為“石突金物”)。拔刀時必須要下壓刀鞘口的條狀金屬物(稱為“口金物”)。太刀早期作為騎兵用刀基本單手持太刀的。而根據南北朝時期所常見的戰爭方式“一騎討”可見,當時的武士以擁有過人膂力而自豪,而其恰恰表現出了太刀作為單手使用的特點。太刀的刀身彎曲的形狀使揮下斬擊更為有效,這繼承了較早出現的毛抜形太刀的那種彎曲形狀。這類刀劍的出現,使合戰的方式從徒步向騎乘轉變。

冶煉過程

(一)在鐵砂中摻入適量的石英粉和木炭粉,並以腳踏式風箱(註:後改為手拉式)將其送進熔爐燃燒。經過三晝夜的持續燃燒後,鐵砂即變成半熔解的粘稠狀,這時再除掉浮於表面的一層雜質,並使之冷卻凝固成板條狀的生鐵。

(二)先以鐵錘將第一階段的成品(即板條狀生鐵)打碎,重新摻入石英粉與木炭粉後,加熱冶煉,經過此一階段所冶煉出來的,乃是含有大量碳成份的“玉鋼”。

(三)經過反覆的[淬火冶煉],玉鋼即會慢慢變成純度和彈性俱佳的“軟鋼”,這就是太刀原始的刀蕊部份。

(四)經由第三階段所冶煉出來的刀蕊,雖擁有適切的彈性,但卻大大降低了原有的硬度,因此第四階段時,就先在刀蕊兩側包上了一層硬度較高的玉鋼(稱做皮鐵),再在刀背部份覆上碳含量較多的玉鋼(稱做棟鐵),然後反覆進行[淬火冶煉],以完成武士刀的初步雛型。

(五)當刀身成型後,即開始進行[黏土冶煉],以使刀鋒部份達到堅硬銳利的境界。

經過上例五階段的冶煉打造,武士刀尚需通過研磨、雕飾、裝置套柄等細部作業,方算大功告成,由此可知一把太刀的完成,實是包含了刀匠的無數心血。

主要種類

大太刀

(おおだち),大太刀又稱野太刀(のだち),是一種長大的太刀,長5尺以上。鎌倉時代武家掌握了實際的政權,武士們以擁有豪邁與腕力為榮,進而可以誇耀威武的武具——具有長大刀身的太刀屢屢出現在戰場上。有許多誇張描述的『太平記』一書中,對超過5尺(約150cm)的太刀的記述多處可見。而在文獻上記錄的最長的太刀刀長為9尺3寸。另外,現今尚存的最長野太刀,全長7尺4寸2分(約225cm),彎曲部份長3寸1分(約9.4cm),身幅1寸2分(3.6cm)。此刀現存於新潟県彌彥神社中,為日本的國寶之一。

小太刀

(こだち),小太刀特指2尺(66cm)以下的太刀。除大小相異外,其它與太刀基本相同。

毛抜形太刀

(けぬきがたたち),毛抜形太刀是平安時代中期出現的一種刀柄與刀身一體化的刀劍。別名又稱“野劍(のだち)”。其特徵是刀柄在設計上有清晰的雕刻,這些雕刻在握手處和刀柄頭部位都可見到。刀柄與刀身均成彎曲狀,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関東常用的蕨手刀的影響,多適用於馬上的斬殺。毛抜形太刀原本是武官佩用的,後來成為只限於作公卿的兵杖使用。

使用方法

太刀 太刀

在日本刀法中,握太刀時,掌中不能有空隙,無名指和小指緊握劍柄,拇指和食指輕捏,而中指則不繁不松地搭於柄上。一旦出刀,唯一的想法就是該如何擊倒敵人。當一刀砍向對手時,應保持太刀的握法不變,手不能抖動,也不能有絲毫遲疑猶豫。在你出手攻擊,格擋或壓低對手之刀時,應僅僅使拇指和食指的握法稍作改變;但是,無論何種情況,握刀的目的都是為了擊倒對手,這是不能改變的。

握刀的方式在試刀持相或真正格鬥時都應該是一樣的。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用準備擊倒敵手的心態來握刀。通常,人刀的動向和手握刀的方式不要固定不變。固定就意味著死路,靈動才是活手。這一點需要好好理解。

明曉太刀之道意味著可以隨心所欲地控制手中之刀。這樣,即使只用兩指輕握著太刀,也能輕鬆靈活地揮動。以日本刀法快速地掄揮太刀勢必會造成揮刀的困難,不是正確的人刀刀法。要想靈活自如地控制手中之刀,軌必須以冷靜平緩之勢將其揮出。快揮是搖扇和舞小刀之法,而不是太刀用法。如果你把這種方法用到太刀上,就偏離了正確的太刀刀法,不利於揮刀。快揮法可稱之為﹁碎刀法﹂,不適於用太刀斬殺敵人。當你持刀下劈時,應通過最便捷的手法將之上舉。當你持刀側揮時,應先將其側移,然後順勢收回。正確的人刀使用之法就是在揮劈的時候,盡力伸展手肘,然後強勁一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