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集群區

許多大都市和城市在發展中逐漸擴張甚至彼此連線而形成的多核城市體系。表現為占地面積大、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交通方便、彼此聯繫密切的城市群,是現代城市形態的一種新類型。

大城市集群區

正文

許多大都市和城市在發展中逐漸擴張甚至彼此連線而形成的多核城市體系。表現為占地面積大、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交通方便、彼此聯繫密切的城市群,是現代城市形態的一種新類型。
這一名詞最早由法國地理學家J.戈特芒於1957年採用,又可譯為巨大城市帶或特大城市區等。他通過對美國東北部濱海地區的研究,認為該區是高度城市化的大城市集群區的典型;並認為大城市集群區區內最低人口規模為2500萬,如美國東北部自波士頓至華盛頓長965公里,寬48~160公里的地區,集居了3700萬人口(1960)。當前世界各國中超過2500萬這一人口規模,可列為大城市集群區的地區還有美國五大湖沿岸區、日本東京大阪地區、英格蘭地區、西北歐地區(指從荷蘭阿姆斯特丹到聯邦德國的魯爾區和法國北部工業區),以及中國東部以上海為中心的滬、寧、杭趁鎮群集聚地區。
形成大城市集群區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①自然地理位置。世界上的大城市集群區基本上位於中緯度的平原地帶,並分哺在河口海岸或大湖沿岸,這樣的地方為城市及城市間交通的發展,提供了良好條件。②城市化和郊區化程度。世界上的大城市集群區均有一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由於衛星城鎮和新城市不斷填充在各大城市之間,當城市範圍擴大和城鎮數目增多到城市地域相互銜接時,形成巨大的城市帶的初步格局。
大城市腐群區的形狀不一,但其中都有主要交通軸線聯接各核心城市,構成區內外交通網路的骨幹,並擁有國際性海港(僅大湖區為通湖航道)承擔繁忙的貨運任務。核心城市往往是全國性或國際性的技術、貿易、文化和人口交往的樞紐。大城市集群區與城市群相比,除人口、面積不同外,在國內或國際的政治、經濟、社會地位,城市化發達程度以及各城鎮間聯繫的密切程度等方面,都比城市群更高、更強,但兩者之間並無得到公認的具體明確的界限。無論從規模還是職能方面來說,大城市集群區都是城市化進程中高於城市群的一個新階段。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