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大圓寺先名子房莊,後名魚盤寺、大寺、大乘寺,大圓寺乃今名,為關中地區歷史最為悠久的古老寺院之一。公元71年,漢明帝夜夢張良,受意建寺,名魚盤寺,至今已近2000年,唐宋明時期寺中高僧大德輩出。實據《戶縣縣誌》記載,該寺建於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因寺僧大園得名。
寺院歷史
寺內舊存唐鹹亨4年《魚盤寺盛事通記》碑,碑文載“永平13年重陽,漢明帝劉莊夜夢留後良,身高六丈余,身披日月光明,在宮殿上空環行一周,停於龍榻前,曰:“吾乃留侯是也,昔時居紫蓋山北莊,擇一福地,形似魚盤。今西方天竺佛法已傳入白馬寺,爾可在吾居處建淨土道場,弘揚佛法,可保國泰民安。”言畢,駕祥光西去。翌年仲春,漢明帝下令修魚盤寺。可見,大圓寺建寺久遠,距今已有1935年的歷史。
六朝時期,此地置大寺,僧眾眾多。有弘覺主寺,曾為姚萇(後秦開國皇帝)講《法華經》,後秦弘始三年,鳩摩羅什入關,先在逍遙園譯經,後入大寺,這裡曾是國家譯經場的一角。
西魏時期,大寺一分為四,大圓寺即為大乘寺。寺院原供奉三尊千斤佛像,一為釋迦,一為彌陀,一為韋陀,均屬六朝之物。
唐代,寺院曾為楚金大和尚的駐錫地,與草堂寺僧飛錫過從甚密,共同研究天台義理。乾元三年(759年)楚金卒,唐德宗臨朝,追憶楚金為“大圓禪師”,大圓寺之名,即因此起。寺院現存二龍戲珠“三尺禁地”石雕一方(應是碑額)。據說,唐太宗拜謁草堂,來魚盤寺住過。鐫此石刻,文武百官朝拜時不得踐越,是謂“三尺禁地”。
萬曆年間(1573~1620)重修。清初僧慧燈、康熙四十二年(1703)僧大峨、先後兩次增修。
民國時期,寺院存佛殿三間,二門樓兩間,東西各有草房三間,四周有石壘的圍牆,住僧二三人,供奉三尊佛像及一尊彌勒佛泥像,有耕地137.20畝。
建國後,尚存大殿3間、銅像5尊,土地劃歸當地民眾,後有東北源海尼師和徒弟湛慧住寺,在亂石中墾荒種地,堅忍不拔,使宗教活動不輟。
不幸,“文革”中紫閣峪口杜家莊的一些村民毀了三尊六朝遺留的銅佛及石碑,實是令人遺憾。
後續覺入寺,幫助師祖修復了三間佛殿,改建了東西廂房,增建了東西寮房,使寺院恢復了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