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作 者:宗承灝 著
出版社:長江文藝出版社
圖書簡介
不一樣的唐朝,不一樣的歷史! 大唐王朝,曾以其恢弘氣度和開放胸懷書寫了中國歷史最為強盛的一頁,令無數後人追懷仰慕不已。唐王朝如何崛起於隋末農民戰爭之中,為何又由強盛轉向衰落,最終消亡?在唐王朝近三百年的歷史中,李唐皇室演出了一幕幕怎樣的故事?本書以唐朝正史為經、以歷史事件(重大政治事件和個人命運)為緯、以正說”歷史為號召、以解說疑案為重點,力求為讀者解密歷史真相。在表述上,除了側重歷史解釋的故事性和情節性的敘述風格,同時在對史料收集、綜合、分析的基礎上運用歷史邏輯對客觀歷史進行另類的解構與重塑。 大唐近三百年的歷史,有著無數的故事,承載著大唐帝國的滄賞輝煌。回望大唐,讓我們感動和驚奇。 本書從隋朝開始衰亡寫起,到大唐高宗封武則天為後止,將隋亡——李淵雄起和李世民橫空出世——玄武門之變與太宗登基——貞觀之治——武則天封后等大事件以時間為軸線,通過還原歷史細節,充分再現了那段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歷史時代。
編輯評論
歷史本來很精彩,這樣寫才會更好看。本書正說唐朝三百年滄桑與輝煌。它將唐朝歷史以故事的形式加以表達,使那個輝煌時代的人和事獲得最恰當的表現;以是真實還是謊言作為探尋歷史本身的一種方式,並以人心品味大唐的精彩與輝煌,從而呈現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唐朝。
目 錄
引子:“飛蛾撲火”的強國夢
一、隋失其鹿英雄逐之
【二世魔咒】
【李淵:是庸不是雄】
【長安!長安!】
【李密:人生“三段論”】
【瓦崗英雄top4】
二、暴力美學
【放鴿子】
【視覺盛宴】
三、頭號權臣之爭
【並不賠錢的裴寂賺了】
【並不文靜的劉文靜死了】
【冷幽默結局】
四、玄武·懸乎?
【皇帝“護犢子”】
【篡改與真相無關】
【誰的劍快誰有理】
【本是同根】
【一箭定格】
【靠人不靠天】
五、誰比誰更牛
【拔釘】
【收心】
六、砸爛牌坊
七、盛世紅顏
【母雞不打鳴】
【夫人不干涉】
【後宮不添亂】
八、舊瓶裝新酒
【攪屎棍】
【揪辮子】
九、幹部問題
【老江湖新幹部】
【老油條新面孔】
十、英雄時代
【“天可汗”撼四方】
【漢藏一家親】
【最後的戰局】
【軍事性格】
十一、陰謀與陽謀
【龍生九子各不同】
【教育問題很頭疼】
【天才白痴夢】
【墮落的天使】
【懂事的孩子】
十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十三、乾坤大挪移
【馬屁精】
【威風賦】
十四、交鋒
【有毒的花】
【女人的朝堂】
【最後的權謀】
基本信息
·語言:簡體中文
·出版時間:2009-11-01
·版次:1
·總頁數:288
·印刷時間:2009-11-01
·印次:1
·字數:295000
·ISBN:9787535442048
·大小:16開
·裝禎:簡裝
·紙張:膠版紙
圖書摘要
一、隋失其鹿英雄逐之
【李淵:是庸不是雄】
太原起兵(現實版)
如果我們單純地認為太原起兵是因為李淵與宮女傳了緋聞,搞了“一夜情”就去造隋煬帝的反,那也就太侮辱自己的智慧了。
如果真這樣,這大唐的起源就是一場粉色幽默劇。
所以說這只能是無稽之談,茶餘飯後開心解悶的橋段,你可千萬別拿到高知論壇上去顯擺了,丟不起那人。
要探求太原起兵真相,我們還要從李淵來到太原以後說起。
大業十二年(616年),李淵任太原留守。
太原這個地方,是個相當妖孽的地方,自古為河東——山西地區的中心。歷史上無論上古時代政治中心在中原,還是中古秦漢時期西移關中,以致晚近以來北徙京薊,它始終處於中央肩背或者說是肘腋位置。
中央在中原,它隔一條黃河;
中央移關中,它還是隔一條黃河;
中央至京薊,它則隔一座太行山。
也就是說,它一向處於與京薊相表里相依托、與首都長安共存亡的地位。李淵後來能夠在諸多反王中一舉成功,與他起兵太原密不可分。作為隋朝的軍事重鎮,它北據幽州,南臨西安、洛陽。而且太原糧草豐足,實在是造反起義募兵退守的絕佳之處。
但是這個地方還有個讓李淵腦袋大的難題就是,敞開懷抱直面北方的遊牧民族,當時最為強盛的當數西突厥。
李淵前往太原赴任,身邊只帶了二兒子李世民。有人根據這個,推測老李這時候對這個兒子還是偏愛有加的。據說當初李淵聽說楊廣要派他去山西任職,高興地屁顛屁顛的,那裡是陶唐故國的發祥地,自己又是唐國公。如果說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運,造反已注定,那么上路是必須的。
在去的路上,李淵和李世民父子還有一番心與心的交流。李淵告訴自己的兒子李世民:“唐固吾國,太原即其地焉。今我來斯,是為天與。”唐是我們的國家,太原就是我們創家業的地方,今天調我到這個地方開展工作,不是皇帝派我來的,是上天派我來的。
這話明顯不是教育自己的兒子如何去忠君愛國的,分明是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李淵剛到太原之初,當地的“歷山飛”農民起義軍正在太原以南幾十里處虎視眈眈,上黨、西河、京都道路均被斷絕。
起義軍有幾萬人,已經占領了西河郡。到任後,李淵率兵進剿,結果帶的五六乾人馬在雀鼠谷(今山西介休西)被敵人的兩萬優勢兵力包圍,差點出不來。好在生了個兒子叫李世民,李世民率領輕騎兵奮勇殺敵,拉弓上弦,彈無虛發,擊破了強敵,像拔蘿蔔似的把李淵從敵人的泥沼里拔出來(“拔高祖於萬眾之中”)。
太原注定不是一個適合當太平官的地方,而是一個是非之地,是非之地偏偏又來了一個是非之人。
不管李淵願不願意,身處此地他都必須要去面對一些必須面對的朋友和敵人,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他真的沒有多少獵槍可以拿,兵力有限。雖然他知道在這個亂世之中,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面對利益,朋友之間有時候翻臉比翻書來得快。此時的他面對的不光有來自隋煬帝的猜疑,農民軍的騷擾,還有另外一支強敵——突厥。
大業十三年(617年)的正月,北方突厥來犯,在太原以北的馬邑郡(今山西朔縣),唐軍與突厥展開了一場激戰。
到了馬邑,李淵與當地太守王仁恭合兵一處,總共還不到五千人馬。
這個王仁恭在這個地方吃盡了突厥人的苦頭,聽說中央派人下來,盼星星盼月亮,結果看見李淵才帶了這么點人來,失望之餘也就有了絕望之心。
那時候突厥人在邊塞像打了雞血似的,倏忽而來,倏忽而去,摸不準脾性,找不準規律。你以為他要來,可他偏不出現,於是你摟著老婆孩子睡安穩覺吧。
對不起,我來了!砍你個措手不及。
李淵經過審時度勢,認為這幫禽蛋的突厥兵沒什麼可怕。
他對王仁恭說:“突厥人的長處,在於他們熟諳騎射戰鬥。這些蠻族以弓矢為爪牙,以甲冑為常服,隊不列行,營無定所,本性喜於劫掠,得勝大搶,敗也不慚。現在,我們應學習突厥人的戰法,以己仿彼,然後找機會給他們以致命性地打擊。”
隋軍選出精於騎射的兵士兩千多人,完全按照突厥兵的習性來訓練,來去如風,砍人沒商量。
一段時間後,這幫訓練有素的“山寨版突厥兵”完全吃透“山寨文化”的精神,比突厥更突厥,比瘋更瘋。見到真正的突厥小股部隊,沒等對方反應過來兄弟們抄傢伙上去就砍,砍過拍拍屁股走人。喘口氣,回頭再砍。
經過一段時間的較量,真突厥遇見這些假突厥,心裡也發怵。看來在任何年代,任何形式的“山寨文化”都不容小視。
搞到後來,突厥大部隊與隋軍相遇,總覺得對方是自己人穿了隋軍軍裝。
他們吃不準是應該上去一頓猛捶,還是轉身一頓猛跑。
猶豫之間,對方提著馬刀就呼嘯著砍過來了。
兄弟,自己人!
小子,砍的就是自己人!
幾次折騰下來,突厥兵崩潰了,隋軍興奮了。發展到最後,隋軍見到突厥兵人人都想上去撂倒幾個方才過癮(眾心乃安,鹹思奮擊),就連平時膽子最小的士兵,三天不砍翻幾個突厥兵就手癢。
見局面穩定住了,李淵就領兵放心地回到太原。
馬邑留下了王仁恭等人,突厥兵真是像李淵說的“敗也不慚”,這邊李淵剛撤走一部分隋軍,那邊厚著臉皮又貼上來了。
隋煬帝聞訊,下詔派太原副留守高君雅率兵前往馬邑,與王仁恭共抵突厥。結果被突厥兵打得滿地找黃板牙。
按照隋朝的法律,戰敗是要受到制裁的,江都(揚州)隋煬帝派人前來,要處決王仁恭,同時也限制了李淵一定的自由。所謂限制自由,就是相當於監管起來。這還不過癮,隋煬帝在監管前面又加了一條就地免職,等候下一步處理。
下一步,下一步到底是哪一步?李淵也陷入了恐慌,老大,人嚇人會嚇死人的!
等候是最讓人煎熬的一種過程,因為你不知道等候來的最終結果是什麼,這就好比是拿一把鈍刀子去殺人,讓人來得很痛苦不痛快,不痛快往往比死更讓人受煎熬。
有愛較真的史學家們這時候站出來為李淵喊冤,說失敗的原因是因為高君雅自恃是隋煬帝的親信,不把李淵放在眼裡,不聽號令才導致失敗的。
當時李淵身邊有兩個副手,一個是王威,另一個就是高君雅。
這兩個人都是隋煬帝派來監視李淵的親信。
李淵因此受到羈押,他開始變得抑鬱了,他抑鬱是因為那個反覆無常的皇帝楊廣對他失去了信任和耐心。
先前隋煬帝對自己就起過疑心,好奇會害死貓,疑心會害死人。
李淵對李世民說,他擔心就此“家破人亡,為英雄笑”。李淵還是很好面子的,他居然這時候想到自己“為英雄笑”。
這是官場混的人的通病,把臉面看得重於一切,而臉面又往往連著屁股下面的座位,位置丟了,那剩下的就只有讓人笑的份了。
……
媒體評論
這就是唐朝,雖然它韻命運不是永遠的榮華,我依然將唐朝留在我的記憶深處,因為我相信,永恆的王朝不老! ——不死鳥(學者部落格文字) 《大唐帝國》尉歷史的敘述正式而輕鬆,文字的流暢、故事的生動和見解的獨特,讓我讀來如同身臨其境、心潮澎湃! ——大唐不敗(網友,歷史學博士) 將唐朝歷史以故事的形式加以表達,使那個輝煌時代的人和事獲得最恰當的表現;以是真實還是謊言作為探尋歷史本身的一種方式,並以人心品味大唐的精彩與輝煌,從而呈現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唐朝。這是我讀該書的最直接的感受。 ——唐皇(唐史愛好者) 穿越歷史的風口浪尖,大唐帝國的強盛與繁華,厚重和大氣,總讓後人有著無限的嚮往。寫唐朝的歷史就應該用如此的氣魄來寫它的人與事。在這一點上,《大唐帝國》的作者做得很好,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了大唐帝國的真實氣息,這是歷史的幸事,更是我們的幸事! ——李家後生(文史研究者)